灾后重建生态城镇纲要-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灾后重建生态城镇纲要
[日期:2008-08-21]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作者:仇保兴   发表评论(0)打印



  生态城的人居环境比一般城市更好,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消耗的能源更少,更适宜人居住。这类生态城,一般来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建成期只有8年到10年;以实用技术而不是高端技术作为技术主体,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循环利用、风力和生物质发电等等;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为城市产业主体,可谓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TOD即把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与土地的密集型使用密切组合起来,以获得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效益的均衡;以可复制、可持续和可改进为目标主体。也就是说,适用宜居型的生态城市是低成本的,可复制的,城市自身发展是可持续的。同时这类城市也是可以改进的,因为所采用的技术的适用性不是一定终身的。 

  3、逐渐演进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生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基本元素在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互交织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就成了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正如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所演示的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到现代化城市进程那样,城市是一步一步自动演化过来的。生态城市的战略能够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使人们可以把握住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让它偏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机动化和市场化相重合的特殊时期,机动化和市场化大大扩大了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先行国家的实践表明,此时城市低密度的蔓延几乎是难以制止的。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我国面临机动化、市场化和城镇化重合时期,防止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 

  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求我国所有城镇都要朝着生态城镇的方向去努力,首先要在条件比较好的城镇中实行生态城镇的战略。对于那些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的城市,如已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等称号的城市,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动地向生态城镇演进。 

  这类城市,应要求其产业转型与生态化改造同步进行。从发展阶段上看,这些城市应着眼于产业结构转型,力争率先步入后工业时代;城市的领导和市民群众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始终是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城市生态化改造的目标和措施明确而扎实;能够及时安排生态城项目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本身面临的污染、缺水、耗能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4、灾后重建改造型的生态城市(镇) 

  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非常注重把握重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所以,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多难就是危难,每一个城镇领导人都要学会在克服这些危难中来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够使受灾城镇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城镇始终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任何关于居住地的美好梦想都必须经历城镇的检验和改正。有生态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生态良好的城镇,而不会等待上帝或上级的恩赐。所以,因循守旧的思路就会丧失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四川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后重建生态城,城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2-10万人,而且这些城镇从诞生的时刻起,都与自然环境有较好的融合。从震后的汶川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图3),这些城镇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组团、分割式的空间格局,与自然山水联系较为密切。

图3:汶川县城震后航射影像图 

  灾后重建要与原来的“三线”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镇产业结构转型与城镇灾后重建同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灾之后这些城镇的环境生态足迹是减少的。虽然有一些人口死亡、一些企业迁移了,但并不是说城镇要搬迁。国内外地震以后城镇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原址重建的,一般都可以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当地文化习俗,可以延续原有的文脉,人民群众对当地的地理特征比较熟悉,重建工作就较为成功。所以,只有极个别的城镇,由于面临现代工程技术无法克服的地质灾难,需做局部的迁移以外,一般来说,不应该做长距离、大规模的异地重建。 

  灾后重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旦把这些基础设施确定为生态型的基础设施、抗震型的生命线工程,那这个城镇的抗灾保障能力就可以有飞跃性的提高;国家财政与对口支援城市的投资力度也非常大,每一个城镇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投资的历史总和的外部投资,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式重建,从而有条件实现城镇服务功能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灾后重建可以快速地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和抗震的技术。 

  (二)明确的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 

  安全、舒适、活力、生态友好之城应成为本次灾后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后的城镇,抵抗环境灾害的自适应能力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的可靠性显著改进;捕获外部发展机遇的能动性有所改进;居住者与观光者的舒适度感受进一步改善。 

  (2)分项目标 

  灾毁建筑重建后要达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污水的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的水质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在20%以上;绿色交通使用率达到25%以上,而且要求持续不断地提高;绿化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30%到40%;所有建筑都应该达到高标准抗震的要求;中小学校舍和城镇生命线设防标准比一般建筑还要高一些;城镇风貌特征更具地方性,更具特色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等等。 

  三、灾后城市(镇)重建的实用技术——明确的项目 

  哪些项目适应于在这些灾后重建的城镇里扎根落户? 

  1、扩建与节能生态和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通过绿化、扩幅、联网等方面的治理,将道路、河川、公园等建设成为可达性良好的城镇防灾生态图。再加上小型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露天停车场、河滨等开阔的空间构成防灾避灾据点。重建后的城镇使人们从住宅楼出来就可以快捷地到达避难场所。此外,城镇绿化与建筑节能、停车场和道路遮阳相结合,就能达到美化和节能双赢的效果。 

  2、可步行的城镇。城镇道路系统中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离或脱离,并单独成线联网,再配合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镇绿色交通更畅通便捷,促使居民减少小汽车出行的愿望,交通能耗也可以下降很多。 

  3、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水吸收系统(图4)和建设与公园绿地系统相结合的雨水储蓄池,大面积应用可渗透地面,至少要达到30-40%的比例。也就是说生态城镇是将人工系统“轻轻地”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对原来自然的地表雨水泾流量和生态系统干扰比较小。低冲击开发模式也使得经建筑、小区、环境接纳的雨水成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

图4:“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水收集利用

 

  4、雨污分离管道系统和污水再生利用(图5)。灾区许多县城和集镇原先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这次重建要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达到90%以上,就要在设计阶段推广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集装箱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图6),占地少、效率高,经处理后排出水还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城镇规模扩大,可以用数个集装箱式污水处理系统并联运行。农村住宅和城镇边缘的散户可充分利用沼气池进行生活污水净化变成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村庄可采用微动力或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图5:雨污分离与雨水收集利用           图6:集装箱式污水处理单元

 

  5、有地方风格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应成为建筑的主体。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可循环利用材料,并结合本地特殊小气候和传统民居进行精心设计的抗震节能楼宇。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等于节能节材环保。正如日本近期提出让住宅使用寿命延长至200年计划。这些都可以在灾区推广应用。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