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沙岗:由公园带起来的西部商圈-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碧沙岗:由公园带起来的西部商圈
[日期:2008-11-12]  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碧沙岗,一个和北伐烈士陵园联系在一起的名字,建国后,这里又逐渐变成郑州西区市民休闲购物的场所。改革开放后,历经30年的风雨变幻,随着商业连锁企业纷纷布点,加上西区原有商业项目本身的不断调整,碧沙岗商圈愈来愈沸腾。虽然郑州新商圈不断涌出,但东二七,西碧沙,仍是省会最亮的聚焦点。

  渊源

  1928年兴建的北伐烈士陵园

  8月29日早晨,碧沙岗公园内。微风清凉,晨练的老人们有的舞剑,有的唱歌,京胡、板胡拉得韵味悠长,别有一派安逸的氛围。

  提起碧沙岗,郑州人首先想到的是公园,虽然不少人知道碧沙岗的前身是一座陵园。在郑州生活了一辈子的王宝军老人,则对碧沙岗的演变如数家珍。

  去过碧沙岗公园的市民都会注意到,在公园正中间处,建有一座亭子。亭中央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碧血丹心”4个大字。这也正是碧沙岗公园的由来。

  “现在的碧沙岗公园,前身是北伐阵亡将士墓地,是当时冯玉祥将军一手建设的。这‘碧血丹心’4个大字还是冯玉祥的手笔呢。”公园内,满头银发的王宝军老人一边悠闲地打着太极拳,一边述说碧沙岗的来历。

  史料记载,1928年春,冯玉祥拨款13万元,随后追加7万元,责成当时的交通司令许骧云在郑州选择地方建造北伐战争阵亡烈士陵园。后来选中了郑州以西8里、一个叫做“白沙岗”的地方。这里原来是一个黄土岗,由于长期风沙弥漫,形成了高低起伏的沙丘。陵园选址既定,一次购买400亩,于1928年3月动工,同年8月竣工。

  关于当时碧沙岗的原貌形态,著名作家张恨水曾经写过一个《碧沙岗游》,进行了描述:

  “进门是一条很宽的人行路,穿过一架如船篷式的葡萄架,长约十尺,这点很有意思。南行,有一道池子,池上架有石桥,迎面一架东西,挡住了眼帘,便是纪念塔了。塔前三角式,建有三个亭子,用花木陪衬着。若是在中国文人脑筋里,必定题上大招、千秋等等名字。冯将军脑筋里,如何会放进这一套,所以这三个亭子的名字,是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亭后,有一个纪念堂。穿过这个堂,后面就是阵亡将士的灵堂了,里面供了无数牌位。”

  尽管那时郑州不像现在这么车水马龙、人口众多,加之那时碧沙岗距离市区4公里,参观的人寥寥无几,但碧沙岗陵园当时被称为“郑州第一建筑”。

  变身

  1957年辟为市民公园

  “碧沙岗从陵园变成公园是在上世纪50年代。1956年,郑州市政府决定将碧沙岗辟为公园。1957年,碧沙岗公园正式向游人开放。”王宝军老人回忆说。

  记者采访获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国家领导人也是念念不忘长眠在碧沙岗的将士,杨成武、杨得志、方毅等30多位将领和领导人先后为碧沙岗陵园题词。

  “文化大革命”时,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郑州市的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要各有一个公园。当时嵩山路以西是中原区,没有公园,就把碧沙岗划了过去,改名为“劳动公园”。可惜汉白玉碑上冯玉祥题写的“碧血丹心”4个字被磨掉,民族、民权、民生3块石碑被砸。

  1986年,碧沙岗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4月,国务院拨款15万元对墓地、烈士祠进行了修缮。此后,市政府多次拨款进行修葺和改造。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战争纪念碑”。纪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纵跨碑体的浮雕,由北伐军将士群像组成。今天,从北大门进碧沙岗公园,这座纪念碑是最醒目的建筑。

  “历史真的是说不清楚,谁能想到现在的情形呢?”王宝军老人说,1928年修建碧沙岗陵园时,负责筹建的许骧云就曾说过:“你们不要看碧沙岗现在远离郑州城区,但再过几十年之后,郑州的人口可能发展到一二百万,那时候这碧沙岗就成为城市中心了。”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