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十大争议建筑榜-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2008中国十大争议建筑榜
[日期:2009-01-05]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淮安“中国南北分界”标志性建筑

  上榜理由:

  将文化、历史与建筑三者捆绑的事件在近些年的中国并不少见,然而江苏淮安用超低花费,赢取了超高关注度,从而奠定了其2008年度在社会、建筑领域最具戏剧性的双重江湖地位。

  提名:中华文化标志城

  不得不承认,地处江苏省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城市淮安在2008年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它用这折腾的举动将“南人”的精明与“北人”的憨实发挥得淋漓尽致。与榜单上其余建筑动辄几十亿元、几百亿元的造价相比,该球体建筑不足500万元的花费实在过于吝啬,而它所引起的关注却并不比那些“大腕”差多少,甚有过之无不及之势。在“关注度”等于“美誉度”的当下,争议就等同于荣誉。虽然有媒体毫不客气地称“很南北,却不是东西”,但当地官员仍异常委屈:用低花费做民生、赚眼球发展经济有何不对?

  整座建筑的命运可以谱写成闹剧三部曲。

  闹剧第一折,是一本正经地声称要做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与娱乐圈内的辟谣类似,又称无厘头。2007年,淮安的一网站论坛发起了一场讨论,名字叫“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纪念碑之争淮安如何应对”。此时该市与河南信阳市已大打口水仗,虽然在外人看来,这并没有任何可以争的必要,而随后两市也逐渐偃旗息鼓,事情似乎已经终止。

  闹剧第二折,是义无反顾地实施行动,比任何人都理直气壮。悄无声息一年多之后,今年8月,淮安市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开工建设此南北分界建筑,选用的设计方案是在一座桥的中间筑起一球形建筑,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喻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行人从球中穿过之时,据说可以感受到跨越南北气候带的感观变化。这样一个先斩后奏的方式直接导致了信阳的极度不满,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频频在各媒体表达自己才为正宗的“事实”,并且也开始轰轰烈烈地调研论证,而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则抛出“淮安建的只是一个主题公园,并不妨碍信阳重新规划”的论调。不过,此时更为失落的则是安徽蚌埠。早在淮安与信阳两地热热闹闹争论之时,蚌埠就已经静悄悄地做了园区及雕塑,以明证它为南北分界的真正嫡传。然而在前两市的光芒之下,蚌埠则显得被冷落了。蚌埠的加入也使得闹剧更加充实。

  闹剧第三折,则为整个事件的高潮。淮安本以为自己先行一步抢得先机,却一跟头栽在了设计之上。今年9月,施工被迫停止,停工原因是标志工程中间的横梁太低,标志建好后超过1.60米身高的人行走就会碰到横梁。

  可以预见的是,相比于之前的纷扰,本应重点关注的建筑在落成之日或许只会成为鸡肋,因为所有的戏剧冲突在此前已悉数上演。闹剧只有两个结局,寿终正寝或更闹更荒唐下去。下一个创造争议的闹剧难道是“中国东西分界标志性建筑”?

  专家点评

  该建筑的诞生反映了很多的问题。在国内,建筑似乎非要有一个象征意义不可。我把这个建筑看作是一个伪装的东西,它会非常短命,也非常恶劣,为社会带来许多不良的效果,是一座挺可怕的建筑。(姚京)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