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地标”到矿山公园--煤矿涅槃-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从“工业地标”到矿山公园--煤矿涅槃
[日期:2009-06-09]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   发表评论(0)打印



    亚洲最大露天矿涅槃

  在1960年发行的5元人民币背面,印的是一个露天矿。如今,这个亚洲最大的露天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矿已闭坑破产,留下一个长4公里、宽2公里、深320米的大坑。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整合工业遗产资源,推动全市经济转型,经过中外专家论证,阜新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海州露天矿建成集旅游休闲、科学普及、科研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矿山公园。

  日前,阜新市旅游局局长赖化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海州露天矿旅游项目构想,三五年内,年轻人就可以坐着热气球在露天矿上空举行浪漫的婚礼,或者庆祝生日。

  海州露天矿是中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之—,截至2002年末,累计生产煤炭2。08亿吨,完成工业总产值96。98亿元,上缴利税33.45亿元。是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上的“金钉子”,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百年发展历史,记录了人工挖掘——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煤炭开采技术全过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2005年,伴随着阜新整座城市的煤炭资源枯竭,海州露天矿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以往这个装满了“黑金子”的“大坑”立即成了全市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地下无煤,脚下有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阜新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利用10年时间,将海州露天矿建设成为集“地下森林”、“坑底水库”、“科研基地”、“采煤博物馆”等为一体的国家矿山公园,把旧工业时代遗留下的“城市疤痕”,注入“怀旧”“时尚”的元素,打造成文化旅游的“大观园”和“聚宝盆”。

  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5年海州露天矿矿山环境治理项目获得国家批准。按照先治灾、后恢复、再利用的原则,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海州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环境恢复。08年9月15日,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该博物馆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多媒体大型投影馆、安全生产馆、沙盘馆、矿石馆、生产工具馆和矿工馆,全方位展示煤炭开采的历史、文化和生产过程,是再现海州露天矿辉煌历史的全景图。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