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博:750万吨碳排放公众自购-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低碳世博:750万吨碳排放公众自购
[日期:2009-08-13]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碳排放交易不是一种漂亮概念的游戏,而是一种有榜样作用的实践活动。碳排放交易平台是一个可行的措施,会有具环保意识的公众意愿购买。

  打造“绿色世博”又出新招。据估计,世博开展期间会产生900万吨碳排放。其中,世博会将通过节能减排技术自行承担150万吨碳排放,其余750万吨碳排放,将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打造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开放给全球公众,自行支付购买。

 


  公众可自愿购买碳排放

  8月4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对外宣布,已正式启动“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的构建,准备在世博会会展期间,由各国参观者通过这个平台来购买支付自己行程中的碳排放,实现自愿减排。

  所谓购买碳排放,实质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CDM(清洁发展机制),大多限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发达国家在本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京都议定书》引入了CDM。承担减排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的方式,在没有确定减排指标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环保项目,通过购买经认证后的预期减排量来抵消发达国家自身的排放量。个人购买碳排放,“在国内还是比较创新的。”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说。

  据上海世博局的预计,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会展期间,上海将接待约7000万人次前来参会的游客,同时产生900万吨的碳排放。其中,世博会将通过节能减排技术自行承担150万吨的碳排放,其余750万吨碳排放将通过公众自行购买。不过,上海世博局宣传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900万吨只是一个初步的估算值,这一数据可能还会有变化,今后会有更精确的数据发布。

  “上海世博会要办成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盛会,我们将全力打造一个面向国际的自愿减排系统。”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

  据记者了解,该机制主要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主导,最终将以网站形式面向全球参与者,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试运行,在明年5月1日世博会开始时正式启动,在这半年时间内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公众可登录这个网站,以电子支付方式购买。这些都是自愿减排,具体不定价,价格也是自愿,整体是公益性的。”林健说。至于所集得的资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用来购买碳排放权,平抑世博期间的碳排放,达到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数量的平衡。而从长期来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希望更多宣传减少碳排放的意识,并且最终形成一个相关的碳排放基金。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陆小姐告诉记者,自愿减排机制和平台尚未完全建成,“目前进程已过半。”

  需要公众意识自觉

  “碳排放交易不是一种漂亮概念的游戏,而是一种有榜样作用的实践活动。碳排放交易平台是一个可行的措施,会有具环保意识的公众愿意购买。”日本爱知世博会环境工程顾问尼克.勒克曼对交易平台表示赞赏,“公众购买碳排放在发达国家是有先例的,不过这需要公众有相当的意识自觉。”

  “发动公众参与减排,这在意识上是一件好事。”李雁说。在她的理解中,公众自主购买碳排放,意味着在自己生活中作出减排承诺,在别的地方抵消掉相应的排放量。比如购买了一吨碳排放,就在个人生活中节约能耗,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如果公众意识到节约一度电,或是少用一升汽油,能带来减排的效果,这是很好的事情。当然,现在并没有很多的公众意识到这一点。我认为认领排放的这种设计能够驱动公众减排,有激励作用。但,公众参与能在多大程度上减排,还很难说。”

  在李雁看来,世博会减排的“大头”,还是要在提高能效上做文章,譬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地提高场馆能效,以及绿色出行等等。“提高能效应该是决策者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现在已有不少城市在思考低碳城市的话题,有些地方已开始试点。建设低碳城市对上海等发达城市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可以抢占新的产业制高点。这需要决策者的决心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打造最绿色的一届世博

  在750万吨的碳排放交易之外,世博局会利用节能减排技术,自行消化会展期间产生的150万吨碳排放,打造“绿色世博”。

  “打造绿色世博是2010年世博会的一个主题。”上海世博局官员朱先生告诉记者,“可以相信,这届世博有决心打造成最绿色的一届世博会。我们早就注意到了碳排放的问题,在场馆建筑、设施以及交通等方面都已经考虑到了降低排放,采取了不少节能减排技术。此外,在正式开展时,我们也会宣传绿色理念,希望参观者也能建立这样的观念。”

  7月28日,世博局对外发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报告称,世博会将成为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示范。世博场馆建设积极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世博园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7兆瓦左右,装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太阳能屋面;有1000辆清洁能源汽车将于世博会召开前投入使用,园区内将实现公共交通“零排放”;城市最佳实践区将着重诠释全新生态居住理念并集中使用LED光源,世博轴阳光谷自然采光,中国馆斗拱造型自然遮阳,世博主题馆西侧4000平方米墙壁上将出现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立体绿化生态墙。

  而早在6月,第3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上海世博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根据《指南》要求,世博局办公管理过程中提出了“绿色办公”的倡议,采取纸张双面打印、空调限温、垃圾分类投放、设置节能贴士等措施。

  尼克.勒克曼很认同“绿色世博”这个概念,更乐见将这个概念真正地实施。“我觉得,首先在硬件上,世博的建筑要做到绿色。我不主张豪华的建筑,要知道如果建筑的豪华级别呈算术级增长,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就会呈几何级别增长。上届日本爱知世博会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建筑并不豪华,并且还采用了许多节能减排技术,如冷却塔等,来降低能耗。其次,在交通的安排及办公上,也应尽量绿色。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呼吁无纸办公,希望上海世博也能做到这一点。”

  尼克.勒克曼还提醒世博局,场馆的建设期是碳排放最厉害的时期,应加以注意。而李雁的建议则是,建设本身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基建的同时,就要考虑到场馆长久的“碳足迹”,尽量争取减少排放的最高效率。“建设的时候固然应该采用节能材料,建好以后,在运转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低排放。比如你花了很少的能耗建一栋楼,但建好后又漏风,又不保温,那它的‘碳足迹’就不佳。”

  独家专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

  购买碳减排量,提升世博形象

  碳排放交易在我国主要以CDM形式存在,而我国的CDM项目目前已居全球第一,堪称“CDM大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CDM国际谈判及适应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国代表、有“中国CDM第一人”之称的吕学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后京都时代”的CDM市场前景很乐观。

  解决碳排放最终手段

  时代周报:最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启动“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的创建,在世博会展期间,由各国参观者自行购买支付碳排放,以达到减排目的。您认为此举效果如何?个人购买碳排放,是否可通过在生活中抵消相应的排放来实现?

  吕学都:确实有机构或个人购买碳减排量,但真正购买经联合国批准的项目的碳减排量的很少,因为它的价格比较高。不同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的价格有很大差异,就像产品一样,名牌产品,质量可靠,价格也高,杂牌产品、地摊货,价格就低。

  就目前来看,有些机构购买碳减排量,主要是出于公关、提高形象的考虑,而不是履行联合国规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义务,这些机构通常以购买类似“地摊货”的碳减排量居多,这些碳减排量一般情况下不是联合国签发的。也有个人购买碳减排量的,但这样的群体还非常少。世博会开放公众购买碳减排量,将有助于提高公众保护气候意识,但不要对公众购买期望太高,最好做些工作,有若干个机构达成购买意向,成效会比较好。公众、个人也可以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实现降低碳排放。不过这有个问题,就是无法监督、无法核实他是否真的抵消了相应的排放。因此,这样减少的碳排放量难以进行交易。例如,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是天天走路上班的,不坐车,从而减少了碳排放。核实一个人这样的行为还勉强可以做,但要核实大众这样的行为就不现实了

  时代周报:CDM项目毕竟只是解决全球碳排放问题的一个手段,真正解决碳排放的最终手段是什么?

  吕学都:其实我们并不期望发达国家只通过CDM完成减排义务。我们要求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国内行动实现减排温室气体,而不能把完成减排任务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CDM上,说到底CDM只是权宜之计。发达国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用于减排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并将先进的减排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那样才会是地球村的前途,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最终方法。

  中国不应征收碳关税

  时代周报:目前,美国和欧盟正在推动以行业为基准的碳交易国际抵偿办法。如果这样的方法得到通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也有可能承担减排义务?

  吕学都:这个我们是不能够接受的,我们会坚决反对,因为这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的政治原则,是变相地要发展中国家承担CAP(排放上限)义务的方式。

  时代周报:中国目前已成碳排放大国,您认为中国是不是应该承担有限额的减排义务?如果应该的话,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吕学都:应该会有一天,中国将承担减排义务。但我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我想这一天应该还比较遥远。这要根据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据我估计,中国在未来第一步可能考虑承担的应该是限排义务,第二步才是减排义务。但这些都不是现在谈判的问题,不是哥本哈根会议谈判的内容。

  时代周报:我国为什么不能同意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

  吕学都:美国如果征收碳关税,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动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气候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个政治原则。这不但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也有可能引发贸易大战,无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会使得全球贸易受损。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