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绿廊”景观设计呈异彩-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世博绿廊”景观设计呈异彩
[日期:2009-08-31]  来源: 上海青年报  作者: 梁峰 孔亮   发表评论(0)打印



  眼看着世博会日益临近,刘滨谊博士面对世博会场地建设现状感到十分高兴。

  作为中国培养的首位景观学博士和留美博士后,在留美归国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刘滨谊与同济大学景观系的师生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景观规划与设计项目。小到城市公园,大到新疆四分之一土地,从沿海发达城市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园、广场、街景、旅游度假地、风景名胜区,都留有着他们引以为傲的规划设计成果。

  在权威部门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景观设计师已经成为了一门新兴行业,在中国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相应对行业专业水平、质量、人才都提出了非常高的需求。对此,作为该行业的开拓者、倡导者和教育者,刘滨谊“有许多话要说”。

  【世博】

  突出“科学性与生态环保”

  在刘滨谊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令他体会最深的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团队性,其典型的项目是2004年在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天山山脉为新疆南部喀什、阿克苏、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四个地州所做的旅游战略发展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是很缜密的、很讲究逻辑的科学。”刘滨谊说道。为此,如同刘滨谊做的所有项目一样,面对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天山山脉一带恶劣的气候条件,他们要做的是艰辛的实地考察。“过程除了美景人文的欣赏,更多的还是地质地貌踏勘、历史文化的发掘,是十分理性而严谨的。景观规划设计与纯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需要纯艺术类的创意,景观师所需要的是广泛、多行业的科学和工程性知识,景观师既需要艺术类的创意,更需要科学创新的想象力,而将这两种能力结合于一身,则是一名景观师应达到的境界。

  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在2004年,数十家世博会规划方案竞赛中,刘滨谊率领的同济景观学系师生的世博会景观总体规划方案中标。其中蕴含了许多城市“生态环保”的理念,包括立体绿化、降低场地环境温度、加强自然通风等:“我们完全可以依靠景观生态技术来降低园区内气温,从而不必利用空调,耗费大量能源来降低温度。黄浦江本身就是个天然的通风廊,同时在世博园区内,利用绿地和建筑的合理布局,形成‘排排站’的模式,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黄浦江上带来最自然的‘穿堂风’,让整个园区通风降温。以上这些都是生态景观的设计成果,迎合了大众的需要。”

  除此以外,刘滨谊打开展示图向作者解释道:“世博园内有一条净化浦江水的小河,游人玩踩水车、跳水床等实际上都是在参与曝氧、增压渗透等净水过程,在快乐的活动中游人加强了生态意识、增长了环保知识、参与了生态实践。这才是‘生态世博’。”

  【现场】

  设计永远需要“原创”

  “这个是原来老入口的方案。”

  “这个还要改。我知道你们原来是计划沿着这条边,估计廊的起头在这儿(刘滨谊比画着),走到这儿,廊和路口就接上了。”

  ……

  “按你说的处理这条边,我可以考虑,这边的廊从这儿走,但这边可以翻过去。不太好处理。”

  “我的设想是朝这面,用镂空的还是做透?往那边看到绿地,往那边看到里面。这个距离没问题的。那我们就把这个廊做成这样的,对,就这样。”

  走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办公室,进门就可以望见一张大桌子上铺满了几种设计图纸和直尺,墙上则是景观系的师生们设计的规划图。在一张不起眼的电脑桌前,刘滨谊和几位学生正在探讨一家公园大门的设计效果图。

  7月末,安徽马鞍山市中心的城市公园南入口区和大门需要改建。之前已经请了几家公司设计了若干方案,几经周折,数轮方案后,仍不能令大家满意,此案成了“疑难杂症”和“急诊”。为此,当地政府找到了刘大师。

  从接到任务到方案通过,短短的两周中,刘滨谊率队先后3次亲临现场带,在经过两轮四五个方案的构思设计后,终于酝酿形成了一个具有原创性的令人满意的方案。

  【灵感】

  于生活中寻觅答案

  “景观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规律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第一准则。将一个公园内的游览步行道路设计成50米宽,沿路绿化的树间距设计成20米,显然是违背日常生活实际的。作为当今为大众设计的景观,其不能脱离大众的生活常理,规划设计的答案首先在生活中,其次在书本里。”

  有一年,刘滨谊为一个名为“新江南”的别墅项目规划。设计中,如何将“新”和“江南”的理念充分融合,成为设计的难点。

  “江南的韵味作为一个有了多年南方景观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来说并不难构造,可以通过植被、地形和水系来逐一刻画。而如何表达出新意。”

  刘滨谊认为,只能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上找到答案。“将业主所欣赏的,有代表性,有符号特征的世界性的文化和艺术加载其中,比如从欧洲现代艺术三杰的身上寻找灵感,将画家毕加索、雕塑家米罗和建筑师高迪的艺术特征应用到我们的景观设计上,表达我们现在的生活,这自然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刘滨谊自信地说。

  靠着长期的努力,迄今为止,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室已经完成了100多项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他所领导的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于2006年,经国务院、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次创立了“景观学”本科(工学)专业,同济景观在全国综合类理工科院校中名列第一。“我们的就业需求绝对是200%。”

  但谈到目前国内景观设计师的现状,这位中国第一个景观学博士也表示出了一丝的忧虑。“这个专业涵盖面实在太广,要做一名出色的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景观设计目前刚刚兴起,人才稀缺。目前数量和质量还不十分理想。”

  对话

  未来应实现“三转变”

  青年报:在市劳动保障局最新公布的10个新职业中,景观设计师就位列其中。有报道称景观设计师的年薪可达20万。

  刘滨谊: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景观设计人员。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为标志,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为推动,以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为根源,这些都在促使国家、地方、百姓对于景观的需求日益扩大和提高,从而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千载未逢的机遇。无论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还是针对中国国情,景观设计的需求是不断扩大的并深化细化的。景观设计行业前景广阔毋庸置疑。

  青年报: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景观设计师与国外景观设计师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刘滨谊:就设计实践方面来看,我们是最近一二十年逐渐热起来的,经验上有欠缺。我国景观设计师是接受传统教育,视野应该拓展开。如此以外还要主动去补充各方面的知识。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画画图纸就行的,它必须辅以生态学、植物学、地学、环境艺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行。

  青年报:您对景观设计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如何看的?

  刘滨谊:现在我正负责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部景观学学科的“十二五”和中长期研究战略规划。

  从未来20年甚至50年的发展来看,我们提出了三个决定性的转变,即空间上改变以往立足城市园林的思路,要把中国景观学重点转换到乡村景观上来;内容上把以城市绿地、公园建设、绿地空间规划为主的思路转换到以景观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思路上来;使用上把风景园林景观的美学欣赏为重点转换到满足环境安全、满足人类生存与精神需求上来。按照这样的转变,放眼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未来远景,其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都将大大超越我们以往和目前的水平。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