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桐柏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日期:2009-08-10]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桐柏文化历史悠久,早在50万年以前,“回龙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桐柏是淮河的发源地,也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桐柏商贾遍及天下,富冠海内,为我国六大都会之一。桐柏曾是盘古之乡,淮河之源,悠久的历史使桐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种类丰富的文化资源。有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藏品2万余件,文物丰富,古迹众多,是河南省文物大市之一。县委、县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文物工作,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注重健全文物管理机构,不断加大文物经费的投入,狠抓落实,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注重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四有”工作,对重要的大遗址如大张畈冶铁遗址、围山城冶银遗址等制订了专门的保护规划,并通过了省文物保护专家组验收。在博物馆建设上,现有桐柏县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 “九五”以来,又新建了中原局旧址展馆。此馆(2007年开放)总投资达4258万元,桐柏县博物馆新馆建设列入了桐柏县“十五”发展规划。注重文物的合理利用。淮渎庙殿基遗址、七七工作团诞生地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保护,使其成为桐柏县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成为桐柏县对外开放的窗口。

  2、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协调发展。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把文物事业发展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平衡,有效投入,桐柏县文化(文物)局,博物馆、文物保管所的事业经费逐年有所增加,逐步加大对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如桐柏县古台寺建设,在原计划投资650万元的基础上,于1999年又追加投资500万元,全面进行修复,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人。2001年以来,县政府又投资对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桐柏中共中央原局旧址等进行修葺、修建。在中共中央原局旧址建没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等领导多次到桐柏,对旧址的修复规划、修葺等进行现场指导。桐柏县政府立了由时任县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政府办、计委、建委、财政、文化、土地、房管、工商、公安、旅游、电业、电信、规划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修复指挥部,拆迁、搬迁院内外住户230户,拆迁面积近万平方米对中轴线上的古建筑进行了维修。

  3、把文物工作尤其是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县城建设规划,走依法保护之路。

  目前,桐柏县建城区面积已达19平方公里。已成为豫东南区域性中心县城。县政府先后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天津规划设计院帮助完成了“桐柏县旧城改造改建规划”,“桐柏县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中,坚持旧城改建与县城总体规划相结合,旧城改建与县城经济发展相结合,旧城改建与古城保护相结合。桐柏县规划部门在1994年编制的县城总体规划中,将“桐柏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一个专项内容列入规划,划定了“淮源保护区”、“太白寺保护区”、“回龙遗址保护区”、“水濂洞保护区”等,在每个保护区内,又界定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区,1998年河南省政府批准的《桐柏县县城1995—2015年总体规划》(豫政文[1998]252号)中含上述保护区,为桐柏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有序、依法管理奠定了基础。依照总体规划,对回龙遗址保护区、淮源保护区等保护区内的建筑严格审批,并对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2001年,对回龙遗址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拆除院外违章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工作团诞生地门院外拆迁违章建筑10000余平方米,美化了周围环境,使这些单位成为桐柏对外开放和展示的窗口。对县城区内所有基本建设项目,依法进行文物钻探和考古发掘,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施工,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文物。

  4、不断完善文物管理机构,确保文物事业的发展。

  健全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在近几年机构改革中,桐柏县在普遍压缩机构人员的情况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不仅没有削弱和减少,反而有所加强和增加,成立了桐柏县文物管理局,增加科室和人员。

  5、文物保护工作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能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始终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历届县政府都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桐柏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县城区也都相应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在七七工作团诞生地修复工程中,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常务、分管县长任副指挥长,多次召开协调会,现场检查,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七七工作团诞生地内住户搬迁、违章建筑拆迁、修复得以顺利进行。在桐柏县人大二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县政府把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桐柏县红色廉政文化展馆建设列入“十五”发展规划。

  6、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近几年,我县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抓住关键,狠抓落实,为实现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组织完成了全县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调整和报请省政府公布工作,对中共中央原局旧址、桐柏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旧址等二十余处古建筑进行维修,古建筑维修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淮源景点建设也跃上一个新台阶。县淮井亭台基、太白顶会议旧址、中共信桐确县委旧址等备受市民关注的城区古建筑也修葺一新,重现风采。馆藏文物已逐步推行科学化管理,全县一、二级品馆藏文物和部分三级品文物已建立文物数据库。博物馆“三贴近”工作成效显著,仅县淮源景点共举办各类展览和共建活动就达50余场(次),承担并圆满完成盘古祭拜活动。

 

 

编辑:renjinghui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桐柏县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