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绿色增长的新领军城市-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唐山:绿色增长的新领军城市
[日期:2009-10-16]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作者:王琳   发表评论(0)打印



   当前,一场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绿色经济革命正拉开帷幕。唐山这座昔日以钢铁、煤炭、水泥闻名的重工业城市,正踏着绿色经济革命的节拍,循着科学发展的轨迹,实现着资源型城市的“漂亮转身”。

 

 

  近几年来,我市致力改变人类推进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确立绿色增长的理念,进一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科学发展更加深入人心,使绿色增长形成广泛共识。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托起了一个“绿色”的新唐山。绿色增长也成为了唐山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侵袭的最有效武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左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0亿元,同比增长7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10.3%。

  绿色港口:用生态思维打造曹妃甸

  曹妃甸,渤海湾众多小岛中的一个。如今,这个曾经籍籍无名的小沙岛被科学发展的大潮推到了时代的最前沿。

  探访曹妃甸,你会惊诧于它多重颜色集于一身的完美结合。曹妃甸是蓝色的,是唐山这座资源型城市转身向海,从蔚蓝色的海水中拎出来的一个水灵灵的希望;同时它更是绿色的,绿色港口、循环产业、生态城市的定位,使其成为我市用生态思维寻求绿色之变的一个鲜明注脚;曹妃甸又是火红色的,建设热、投资热、产业聚集热,把这片土地烘托得发烫,10万建设者正在把这里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

  从2003年正式建设,曹妃甸工业区至今累计完成1000多亿元投资,被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建设工地”。今年曹妃甸计划完成1000亿元投资,这意味着每天的投资达到3亿元。今年1至6月,曹妃甸共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1173亿元,涉及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2009年,曹妃甸工业区续建和开工项目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202个。

  曹妃甸开发建设的红红火火,有赖于科学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这块“绿色”的金字招牌。曹妃甸新区管委会的负责同志说,“曹妃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逆势而上,缘于在这里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魅力。因此,任何时候,曹妃甸的开放开发必须坚守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的理念,不能给未来留下一丝遗憾!”

  于是,到处绿意婆娑的曹妃甸并不是“看上去很绿”,绿色已经浸透在了曹妃甸的“骨子里”。随着《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获批,以精品钢铁、大型炼化一体化、海水冷却发电项目为龙头,曹妃甸打造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步伐日益加快,力争在每个产业链上,形成企业间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实现上下游企业间“无缝链接”和清洁生产,同时在每个产业之间也形成循环链接。

  究竟什么产业项目能够落地曹妃甸?记者得到的是一个不留余地的回答:“这要看它是否达到曹妃甸循环经济的门槛,如果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既使投资再大、挣钱再多,我们也不允许落地。”2008年以来,被曹妃甸工业区拒绝的投资达100多亿元。为把好项目的绿色关,曹妃甸工业区还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门制定了曹妃甸工业区主导产业的准入标准,成为全省第一个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标准”。

  绿色、循环的理念同样体现在了曹妃甸新城的建设中。作为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的组成部分,曹妃甸生态城建设于今年3月开工。在开工仪式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说:“未来一百年,未来三百年,世界上的城市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在这里会交出一份答卷,会描绘一个新的画卷,来引领人类城市化的进程。”曹妃甸生态城给出的答卷,就是要建成“深绿之城”,就是打破能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的格局,强调循环协同效应。这就是与中国其他生态城的最大不同。“我们按照‘世界一流、中国气派、唐山特色’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建设一个低能耗之城,生态城的能源消耗大部分来自工业区的废物再利用。”曹妃甸新城的同志介绍说。曹妃甸新城“成长”速度惊人,今年谋划项目53个,总投资达977亿元,其中,今年开工项目35个,计划完成投资206多亿元,目前18个项目相继开工。8月18日,曹妃甸新城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同日,唐海至曹妃甸新城班车也正式开通。随着人工运河工程、通港大道工程、“三河一路”绿化工程、海岸花园项目、央企生活服务基地项目的逐步展开,一座美轮美奂、推窗见海、出门见湖,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城市将崛起在渤海之滨。

  绿色产业:追求没有污染的GDP

  我们欣喜地看到,唐山推进绿色革命的脚步坚实而有力。无论是从破除“GDP崇拜”到追求没有污染的GDP,还是从不计能耗、污染的发展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均在传递着一个鲜明的信号:唐山正在重塑经济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要GDP,更要绿色GDP。

  就在几年前,唐山人还会沾沾自喜于全市的GDP占据全省的五分之一,却无视另一个数字——这五分之一是用占据河北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今,在这个“煤都”“钢城”,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通过实施重点企业排污在线监测、重点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矿山综合治理等七大工程,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401万吨、钢1257万吨、水泥1156万吨、造纸35万吨,关闭非煤矿山996家。全市工业企业累计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项目430项,节约标煤332万吨;全市工业增加值能耗三年内累计降低了23.24%。

  从黑到绿,绝非节能减排如此简单。唐山产业的绿色之变,还突出体现在由内陆资源型经济向沿海开放型经济转变、三次产业各自发展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单一产业支撑向多门类产业拉动转变、总量扩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经济转变、产业节点向产业链条转变、产业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

  仅以工业为例,全市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全市启动实施“三百计划”,即培育100种优质、高附加值、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用100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引进100名产业结构调整领军人才,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精品、专业化、深加工方向发展。中国动车城和高速动车组研发基地建设,为我国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洗选煤装备制造研发基地的建设,使我市成为了全国重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已形成规模效应;国内首台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在我市诞生,标志着我国煤炭安全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方兴未艾,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先后培育了曹妃甸工业区、司家营生态工业园区、三友化纤等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建了迁西、迁安、唐海湿地、南湖4个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园区和8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这些园区已经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样板。“循环经济”的理念,正让这座资源型城市经历一场绿色之变。

  设环保“高门槛”,划发展“绿杠杠”,使全市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8万多吨、烟粉尘7万多吨、化学需氧量1.6万吨、悬浮物0.9万吨。到2010年末,唐山市各县(市)区万元GDP能耗有望比2005年下降20%,能源消耗由目前占全省三分之一降到四分之一。唐山以理性务实的行动回答了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城市: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市绿色增长理念下的城市定位。

  “过去我们为唐山的傻大黑粗而难堪,现在我们为有了南湖而感到骄傲。”南湖的开发建设,让730万唐山人民亲身体会到了家门口的“绿色之变”。一年间,在28平方公里的采煤塌陷区上植树180多万株,清运2000万立方米垃圾和工业废料,扩充水面11.5平方公里,一座烟波浩渺、花红柳绿、鸥鸟翔集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掀开面纱。随着环城水系的开工,城区内现有的陡河、青龙河等将与南湖的诸多湖泊相连,形成57公里的环城水系。一座“华北水城”呼之欲出。

  如今,采煤沉降区内丑陋破败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水清了、天蓝了、地绿了。今年“五一”期间,南湖开园,日均游客超过10万人。刚刚结束的“十一”长假,南湖公园共接待游客52万余人次。南湖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由生态破坏到生态修复,南湖也由此成为新唐山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张名片。

  南湖只是这座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花园化”,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绿化攻坚行动,我们的城市被绿色浸染。截至2008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1%、38.4%和10.5平方米。老工业基地的生态欠账加速偿还,唐山人过上了绿意盎然的日子。

  绿色也给农家的生活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原来,走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喝的是没有净化的地表水,用的是臭烘烘的旱茅坑,烧的是烟熏火燎的玉米秆。如今,红顶白墙的新农居绿树环绕,宽阔的水泥路一尘不染,整洁的农家院瓜菜飘香……绿色之风吹进了农家院,“生态、和谐”成为农民们挂在嘴边的时髦词。

  在乐亭县赵蔡庄,通村路、园林路、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使村民的生活毫不逊色于城市社区的居民;平房加装了红色彩钢脊屋顶,家家建起沼气池,按照“猪—沼—果(菜)”生产模式,利用猪粪生沼气,用沼气做饭照明,用沼液沼渣为果菜施肥,配套改厕、改厨、改圈,构成了完整的生态循环链,实现了生产的无害化、农家院的清洁化。村民说:“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我们农民真正换了一种活法!”

  唐山的绿色之变,许给了730万人民一个美好的未来。继在地震废墟上重新崛起之后,绿色增长正在给唐山带来第二次凤凰涅槃。

编辑:xuzj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