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宏: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文明新村-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陈俊宏: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文明新村
[日期:2009-10-23]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 10月19日,第二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主办,论坛的主题是“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文明新村”。人民日报副总主编陈俊宏做了“弘扬生态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演讲报告,以下是报告的内容。

尊敬的江泽慧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午好!

  今天,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举办第二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弘扬生态文化问题,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次高峰论坛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去年10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我因公在外,未能参加,很为抱憾。得知在协会成立之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非常欣慰。江泽慧会长作了《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报告,强调了弘扬生态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生态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功能,指明了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工作任务和基本路径。认真学习了江泽慧会长的报告,很受教育,很受启发。

  在多年的理论工作中,经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创新有一些思考和研究。这段时间对弘扬生态文化又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有一些收获和感悟,向大家作一汇报。谈三个问题:

  一、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种文艺形式,还包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等等。

  从历史渊源来看,生态文化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自古就有"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和生态观念。"阴阳五行"就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天人合一"就是天人相应,顺应天时;"道法自然"就是因顺自然,合乎自然。中国也有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儒释道的融合,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融合,就是包容,就是和谐。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三家虽各有侧重,但又共存共荣,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国还有"林七贤"的说法:七贤有嵇康、阮籍、刘伶、向秀等。七贤常在山林中饮酒吟诗,也常在竹林中谈古论今。竹子虽是自然界的植物,但有昂首挺拔的气势和刚柔相济的品德,人们与竹子相处时就寄予了人的情感,这就是竹文化,也是生态文化的内容之一。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生态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我们很好挖掘和整理,并注入时代内容加以发扬光大。

  从理论渊源来看,生态文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来源。马克思当年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100年时间里创造了比人类以往总和还要多的社会生产力,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贪婪和不人道行为,揭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规律。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时虽未提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富有预见性地指出,未来理想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我以为,自然主义真正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道主义真正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就告诉我们: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可见,生态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阐发。

  从科学进步来看,生态文化得益于当代人们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切反思。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最先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人类新的价值指向,从单一的生态环境领域,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形成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文化观、生态伦理观等。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一个物种,就是因为人类有文化。人类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或者说人类不同的文化是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不同方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人类就要协调文化来适应这种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具有全球性。世界著名生态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切利指出,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要弘扬生态文化,就是要改造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进行人类价值观念的革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生态文化变成世界上最先进、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文化。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文明理念上的重要创新成果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的过程中,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这就使文明理念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胡锦涛同志在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总结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把文明理念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们国家在文明建设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体系。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艰巨。建设生态文明是紧迫任务,更是刚性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它们相辅相成、相长相生,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保有量、生态环境承载量的制约越来越大,建设生态文明是别无选择也是最好选择。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三、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有在同一个意义上用的,也有不在同一个意义上用的。在同一个意义上用的,就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前三个古文明没有延续下来,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其实就是中华文化延续至今。

  弘扬生态文化(DevelopandExpandEcologicalCulture),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要求是大力维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去做。弘扬生态文化,最核心的就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学习大家的研究成果,再经过自己的思考,我感到,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五大基本理念。

  一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改变了周围环境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果却带来对所有生物的伤害。我们要大力倡导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坚决扭转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彻底改变那种征服自然的文化观,从每个人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从小就要学会和自然相处,坚决同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作斗争。

  二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我们不能说,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森林过度砍伐、原过度放牧、资源过度开发,还有二氧化碳排放、生产生活垃圾排放等,都是人类自己所为的。由此而带来的沙尘暴、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生物物种灭绝、城市热岛效应、能源资源危机等等,谁都无法置身于外。我们一定要支持和监督企业减排降耗,推动政府鼓励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是绿色生活、绿色休闲的理念。我完全赞成江会长提倡的五R生活,(Reduce、Reevaluate、Reuse、Recycle、Rescue)节约资源,环保选购,多次利用,循环再生,救助物种等。旅游休闲也已成为时尚,同样应该五个R,当然现在也有休闲文化,休闲文化加上生态,就全是绿色的了。我完全赞成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织开展"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四是当代公平、后代公平的理念。当代人的生态环境,必须靠当代人来保护,从城市、社区到乡镇、村庄应该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千万不能只管当代尽情享受、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当代人一定要自觉行动,自律行为,保护好子子孙孙永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五是全民参与、全球参与的理念。生态问题既有区域性问题,更是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我们的同胞一起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先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办好。当然在气候变暖问题上,也有国际斗争。今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已经表达了我们国家的立场和建议,提出了"履行各自责任、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确保资金技术"的原则,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作出郑重承诺,充分显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我们一定要呼吁世界各国都来参与,共同保护好自己生活的地球,保护好人类自己的家园,在这方面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可以多同各国非政府组织加强交流和合作,把生态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打造成最大多数人赞成的全球文化。

  陈俊宏,1954年3月生于江苏省姜堰市,汉族。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2004年10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7月到中央宣传部工作,先后任理论局副处长,政策法规研究室处长、副主任、主任,2002年5月任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兼理论局局长。2004年10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在中央和地方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著作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发展》等。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