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湿地保护困境求解-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成都湿地保护困境求解
[日期:2009-11-27]  来源:搜狐  作者: 许夏颖   发表评论(0)打印



  湿地的生态、社会、经济多项价值已逐渐为人们公认,保护条例也在各地相继出台,但湿地保护事业仍将面临与地区发展、开发的博弈,在保护与破坏的反复较量中前进

  湿地保护困境求解

  □本报记者 许夏颖 发自成都

  碧色的江面上,五六只白鹭时而轻掠水面,时而在半空滑翔。偶有一两只略感疲倦,停歇在岸边围栏的方形石柱,梳理着羽翅,丝毫不理会经过的路人。石柱顶的斑斑白色印迹,是发干的鸟粪。

  十多年之前,这里曾沦为垃圾漂浮、污水泛黑、恶臭熏天的排污沟,河岸两侧是密集狭窄的棚屋,和砖墙内工厂凸起的烟囱。

  临湖小区边,白色条幅铺就开来,原本并不相熟的青年,因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为已经萎缩、将再度被填埋的湖泊抗争。

  而这一切都跟两个字有关:湿地。

  日渐消逝的城市水泊

  沼泽、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等,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这些均被纳入“湿地”的范畴。

  自李冰都江堰鱼嘴“二八分水”的创举而始,成都因水而兴,“翡翠项链”环抱二城,干渠沟脉交错,二江支流横贯东西,湖泊堰塘星罗棋布,蓉城市井,“家家流水,户户炊烟”。

  如今的城区中心,熙攘的天府广场所在地,曾经是一个方圆数十公顷的天然湖泊。

  最近的二三十年,城市化进程的大幅加速,成都城区面积不断拓展,从一环、二环、直至三环而外。道路的延伸、楼房大厦的拔地而起,市政工程的兴建,有限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不可避免地,成都陷入了“城市建设的周期率”——建设最盛,亦是破坏最深之时。

  到上世纪90年代成都治水之时,城中大小池塘已被悉数填埋,河流数量急剧减少。原本每平方公里1.22公里的河网中,自然河流或被填埋、加盖,或被截断、改建,沦为生产、生活污水的下水道和雨季时节的泄洪沟。

  河流治理使成都赢得“最佳人居”的美誉,绿地得到恢复,新建了一批生态公园,部分河流“重见天日”。

  但有限的成就难掩严峻的现实:2005年,由成都市水利专家陈渭忠、市水利局负责人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对成都凤凰河、摸底河等百余条河流状况进行调查,得出三环内52条河流濒临死亡的结果。

  陈渭忠指出,以2002年的数据分析,成都中心城区湿地面积已下降到2.2%左右,成规模的天然沼泽湿地已几近消失。

  迫在眉睫的保护条例

  城市的天然湿地在人为破坏下几近消亡,野外成片的大型湿地同样岌岌可危。

  位于川西北的若尔盖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黄河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一块块沙地,如同伤疤在绿色中蔓延,草场沙化面积在以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递增。

  旅游胜地九寨沟,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样面临局部地段水量明显减少,海子(湖泊)枯竭,瀑布水量萎缩的问题。

  根据国家湿地办的相关资料,目前我国湿地正遭受四大威胁:农田开垦、资源开发等活动对湿地的蚕食,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萎缩;湿地环境污染、质量恶化、功能消减;生物多样性降低;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湿地办调查处负责人认为,湿地保护的立法滞后,法律缺失导致相应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难以建立起来。

  近日,在实地调研、拟定、修改之后,《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获省政府通过,在省人大审议后,有望于明年正式出台。

  依据《条例》,对非法占用湿地,擅自在湿地范围内采砂、采石、采矿、挖塘等破坏湿地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

  今年六月,湿地保护的国家立法,终于在多方艰辛努力下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条例(送审稿)》将在修改完善后,报送国务院法制办。

  对湿地界定的分歧是《条例》难产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各省出台的地方性保护条例中,对湿地的法律定义,因各省的实情而有所差别。部门之间的协调,则是立法的另一难点。以成都市为例,市水务局、林业局、园林局等部门均涉及湿地的管理,但权责不清,没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和协调机制。

  任重道远的保护之路

  尽管我国早在1992年就加入了《湿地公约》,并将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等七块湿地纳入首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但直到近几年,各地才普遍重视湿地的重要价值,采取保护措施。

  湿地所具有的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流量调节等多项生态、经济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公认,据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对全省湿地的检测和评估表明,仅水分调节一项的价值就超过1500亿元。

  四川省湿地保护中心,刚刚成立于去年。其主任王玉琳介绍说,过去关注的重点主要在对于森林的保护,全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

  湿地保护条例的制定,只是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支持,《条例》中的规定能否切实执行,诸如生态补偿制度、湿地占补平衡制度等保护管理制度能否逐步建立,湿地保护的观念能否高于眼前政治、经济利益,都是尚待求解的疑问。

  事实上,此类的质疑并非杞人忧天,在《成都市总体规划》被列入“五江七河”重点保护水系的西郊河,同样难逃“加盖”的命运。

  就在两个月之前,市规划局的一纸公告,将东三环最后一块天然湿地——大观堰拉入生死边缘。原本已缩小一半,仅余70亩的湖泊,拟被填埋三分之二。

  在志愿者、小区居民的努力、媒体的关注、专家的介入之下,大观堰才暂时免于了消亡的厄运。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天然或人工湿地,都将在与城市建设、资源利用、土地开发等的权衡中,经历保护与破坏的反复起伏。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