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西湖将建我国首个水下城市 地铁直达-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长沙西湖将建我国首个水下城市 地铁直达
[日期:2009-12-01]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大约四到五年后,我国首个“水下城市”将诞生在长沙西湖文化园内。昨日,随着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一声令下,长沙市西湖建设集团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开进位于岳麓山北的西湖渔场,备受市民关注的长沙市西湖文化园正式动工。

  长沙城投河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达承诺,拟用四五年时间将西湖文化园建成长沙的城市客厅和展示平台,建成深受市民欢迎的人性化活动空间。

  地处河西城区中心腹地

  西湖文化公园原是西湖渔场,是岳麓山向北延伸的自然山体,主要由传统的方格鱼塘组成,道路两侧有生长良好的树,为长沙市区内少有的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自然景观

  规划中的西湖文化公园地处长沙市河西城区的中心腹地,属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三级景区。该地块南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山水相连,西、北与龙王港风光带相依,东与湘江滨水区隔路相邻,东北角、西南角分别与王陵公园和规划中的石佳岭公园隔河隔路相望;南临枫林路,西北以龙王港大堤为界,东至湖滨路,地块呈扇形,规划总面积约为130公顷。

  西湖文化园与湖南烈士公园年嘉湖有城市空间上的对应关系。随着营盘路过江隧道的加速建设,将极大方便西湖文化园与湖南烈士公园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城市重要的旅游轴线、长沙城市“形象标杆、景观要冲”。

  湖底下造一个约1000亩的“城市”

  水下城市即在保持规划中的西湖文化园总体风貌不改变的前提下,在湖底下打造一个面积为1000亩左右的“城市”。内设水下商场、水下游乐场所、水下酒店和其它公益设施。

  “西湖文化园东北侧的营盘路过江隧道和南侧地铁站,已将车流和人流引入地下,为水下城市交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长沙城投河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专家说,顺应道路四通八达、湘江隧道出口和地铁站南北合围这一趋势,打造水下龙宫(水下城市)顺理成章。

  规划建设中的西湖文化园内水域现为渔场,打造西湖文化园需对渔场进行全面改造,水下城市的建设可结合改造一起完成,这样合二而一施工难度和成本相对较小。

  相关专家分析,地球上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未来的城市将向海洋、向天空、向地下发展,水下城市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水下城市建设,将对长沙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水下城市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水下建筑可做到冬暖夏凉,可为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的长沙城,提供一处难得的避暑场所。

  水下城布局“一心一环多细胞”

  据介绍,水下布局包括“一心”“一环”“多细胞”。位于湖面水底中央的景观核心——水下公园,利用水下植物、动物、地形、人工景观等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水底景观,成为立体游览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游人提供全新的水下游览活动场所。一环指环绕水下活动外围的机动车交通环道。多细胞是指一系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下建筑细胞单元,细胞单元围绕水下公园这一景观核心沿湖岸周边布置。

  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外,西湖文化园确定了水下建筑及四个入口广场范围作为特色照明区。水下建筑利用高科技光影技术,营造神秘虚幻的海市蜃楼效果;入口广场则重点考虑光色、照度、灯具造型等应根据自然生态和个性特征设计。北岸滨水区是整个规划范围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在灯光气氛的处理上以色彩变化、活跃、热闹为主。照明考虑建筑——水体——灯光三者的综合效果,尤其是要利用水的倒影效果,整体渲染出一种色彩明亮丰富、动感、热闹的气氛。

  南岸滨水区根据区域景观特点,营造一种照度较低、色彩朴实淡雅、宁静安详的氛围,和北侧商业街形成鲜明的对比。

  规划解读1

  “水墨蜃影”两大奇景荟萃

  西湖文化园的资源主体是水,以水为核心打造水空、水面、水下、水岸、水岛、滨水区相结合的立体体验空间。相关专家透露,未来几年内,在引入湖湘文化、低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打造水下休闲MALL。

  从岳麓山往西至桃花岭,山体界面是连续的,往北连续到牛形山,再往北有王陵公园的扇形山、狮子山和象鼻山,从牛形山到扇形山之间有约600米的缺口,东面陈旧、零乱的住宅楼暴露无遗。规划拟在牛形山与扇形山之间通过微地形矗立处理和种植密林,形成东面连续的山体界面。这样就在东南面方向形成了约2.5公里长的连续山水界面,并在此界面上营造湿地坡、港湾、小岛等多种自然景观,形成纯净、连续而又壮观自然山水景观界面,成为麓山北湖公园乃至长沙市的一道标志性景观。水下奇观的开发与大尺度的山水景观,形成“海市蜃楼”和“自然山水画”两大奇观,共同构成“海市唇蜃影”。

  规划解读2

  以步行为主机动车禁行

  公园内除满足特殊情况下消防、救护车辆通行外,禁止机动车通行,以步行交通方式为主,辅之以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方式,以满足各类交通需求。三种交通方式结合防洪堤及竖向和平面位置的变化,使三个系统有机联系又不相互干扰,共同构成公园地面舒适多样的绿色交通网络。

  沿湖一周及利用公园西部小岛形成公园两个主要游览环道。这两个环道将公园入口广场、创意秀场、创意文化街等串联起来,同时通过次游路及支游路构成公园各功能区内的游览线路,三类游路构成不同级别的多个游览环道,满足各类游人游园要求。

  由于公园沿水面东、南两侧设置了多处水下建筑,为避免水上活动对水下建筑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西湖文化园不将水上交通作为公园的辅助交通,只作为一种水上活动方式。水上活动区域主要在北部及西部水域开展,环湖共设置了6处游览码头,用于开展如水上自行车、划船等活动。

  规划解读3

  将成为长沙中央游憩区

  “地面部分以开敞空间为主,打造大众化休闲游憩场所;水下部分以高端消费为主,将成为长沙高端休闲娱乐活动集结地。”中央游憩区是一个创新概念,通过生态景观资源或城市文化的注入形成核心吸引物,凸显城市特色。

  规划解读4

  分水底水中水面三个区

  长沙城投河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湖文化园地面功能组织分三部分,即南岸滨水区、北岸滨水区和水空间体验区。

  南岸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自然景观界面,以“芦苇迷踪、湿地天堂”为主题,湿地、草坡、小岛等各种自然景观互现,主要有生态涵养、景观缓冲滨湖生态休憩等功能。北岸景观条件最佳,以“大众休闲、文化传承”为主题,在西入口与北入口之间利用高差设置创意文化街,设置时尚店铺、艺术广场等室内外空间场所,实现传统文化、创意文化与游憩产业的结合,并赋予其生命力;利用水上舞台、创意秀场、传媒中心等场所,借助在国内和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媒体,吸引其娱乐版块节目在这里举行,打造时尚文化基地。同时,北岸还布置沙滩、死海漂浮等滨水休闲游乐项目,将北岸滨水区建设成以商业休闲、创意流行文化、滨水休闲游乐等功能为主的大众休闲游憩场所。

  水空间体验区包含水底、水中、水面。水底即水下建筑,水中是指通过水下公园的打造,可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水下过山车、水下汽车、潜水等水中活动。水面则包括结合滨水岸线布置的死海漂浮、沙滩等滨水活动,还有水上自行车、水上悠波球等水面活动。

  水下部分由水下观光游览、水下休闲娱乐两大功能组成。水下公园为奇妙的水下观光之旅提供场所;水下建筑为休闲娱乐业态聚合提供条件,规划设置水下酒店、水下餐厅、水下酒吧、水下SPA、水下足馆等六大水下概念店。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