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盈利的只有15% 主题公园的“主题”到底在哪-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能盈利的只有15% 主题公园的“主题”到底在哪
[日期:2009-12-02]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庾康 马薇 蔡炜 李仲勋 樊万朝   发表评论(0)打印



  ――从迪斯尼落“沪”看主题公园发展(中)

  “一年兴,二年平,三年衰,四年关”。充满着“宿命”味道的魔咒,啮噬着众多主题公园脆弱的心脏。开开关关之间,主题公园的“主题”到底在哪里?

  热钱流动,欠缺可持续盈利模式

  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最新监测表明,目前我国约有1000家主题公园,其中30%处于亏损状态,45%持平,15%有盈利增长。

  仅在长三角地区,1998年至2007年,就先后有投资10亿元的江苏福禄贝尔、投资4亿元的上海环球乐园、投资3亿元的上海美国梦幻乐园、投资2.6亿元的杭州未来世界等多个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倒闭。

  资金不足是最致命的一击。业内人士透露,一个运作良好的主题公园,需要依托高科技对环境、项目、设施不断创新和投入。光从国外引进一套过山车设备动辄就要上亿元,这还不算后续的维护、保养和更新。

  “主题公园真正缺的不是钱,缺的是优质的经营者,开发具有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专家介绍,迪士尼的门票收入只占30%,更多的是以租赁、服务、衍生品销售等获得的溢价收益。而国内的主题公园收入80%以上来自门票,衍生产品和其他盈利渠道的开发仍处于启蒙阶段。

  算一笔数字账,一家大型的主题公园建设投入大致需要10亿元。而以客流量200万人次、100元门票计算,每年门票收入最多只有2亿元左右。如果因项目单调、设施老化,再低价的门票也吸引不了客流。“如果不能解决盈利模式的问题,投再多的钱,也堵不住亏损的黑洞。”

  克隆成风,难见持久的创意

  “国内的旅游市场足够养活几个迪斯尼。问题是不能像以前那样重复建设,抄袭克隆成风,这将会重蹈覆辙。”说这话的,是一位曾经经历过央视无锡影视基地沉浮兴衰的业内人士。

  以传统园林、古建筑景观以及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静态展示的多,但参与的项目少。而单纯以游乐为中心的公园,尽管集中了各种动感游乐设备,给游客带来了生理、心理刺激和欢乐气氛,但这类公园没有明确的主题,更缺少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人物故事的演绎,仅仅停留在“尖叫公园”的感官刺激上,让人深思回味的东西很少。随着消费者旅游心理的逐渐成熟,这些传统旅游方式渐渐落伍。再加上后续投入不足等原因,大量的主题公园迅速衰败。无锡影视基地后续开发的亚洲城、欧洲城等也相继宣告倒闭。

  无锡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多数失败的主题公园,根源在于主题不明、跟风严重。哪里出来一个赚钱的项目,就马上复制一个。结果全国出现了太多低质量、重复建设的公园。”

  更有专家尖锐指出,只有持久的创意才能为主题公园注入旺盛的“生命力”。而大部分乐园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消费者来说,诉求点太多,必需品太少,没有可以牵一发而带动全身的龙头。

  常州龙城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波说,恐龙园从化石科普向主题游乐、动漫、商业、演艺、旅游地产的品牌延伸,这个转型升级依靠创意。创意无限,市场无限,品牌无限。恐龙本身是一个集神秘性、历史性和知识性于一身的经久不衰的主题,能够给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恐龙园具有排他性的核心竞争力。

  独特文化,链接时代需求体现张力

  今年元旦,一座被称为“东方卢浮宫”的灵山梵宫,在太湖之滨耀目现世。纷至沓来的海内外游客,在惊叹于梵宫美轮美奂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为她所展现出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所深深折服。

  无锡灵山胜境,是新一波主题公园热潮中一个独特的样本。无论是宏大的灵山大佛,神奇的“九龙灌浴”,还是独特的灵山梵宫,灵山佛教文化主题园区始终走的是一条文化创新之路。专家指出,灵山景区重申了主题公园是以旅游方式经营文化产业的判断,将中国主题旅游景区文化表现推上了一个制高点。

  独特的旅游文化是主题公园的核心和灵魂,而她又需要链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要求。迪斯尼乐园在法国一度遭到失败,这与美国式的快餐文化与法兰西文明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直接相关,本质上是文化认同风险所导致的运作失败。

  早在2006年,中华恐龙园就与“中国第一卡通创作团队”合作进军文化创意产业。今年9月,由恐龙园原创的52集动画片《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开始在央视播出。恐龙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波表示,精美的建筑和新奇的项目可以赢得一时的热闹,但只有文化才能让主题公园变得悠久。恐龙园还将发展音像、图书、网游、手机动漫、玩具、快速消费品甚至食品和日用小商品等主题连锁。

  专家预言,当前,中国的主题公园群落正处在一个由观光区向文化体验区转型的时期。以文化为核心,以品牌运作为主题,最终将完成从人造景观到人文景观的嬗变。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