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农民斥资八千万建梅山文化生态园-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湖南安化农民斥资八千万建梅山文化生态园
[日期:2009-12-09]  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1)打印



  农民张青娥斥巨资8000万元建造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现已经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安化十里八乡传为美谈。

  张青娥是安化仙溪镇双富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她和丈夫姚志斌在外经商办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些年,张青娥夫妇一直在思考着,应该为家乡建设做点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发了他们:梅山文化源远流长,而仙溪正好是梅山文化的中心,我们何不在家乡建设一个梅山文化生态园,为深入挖掘、弘扬和再现古代梅山文化提供一个交流和活动的平台?他们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从事梅山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该项目现已正式定名为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湖南大学陈飞虎教授得知这一消息,欣然领衔为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张青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梅山文化生态园从2007年年初动工建设。园区建设的整体思路是,根据古代梅山地区的历史、人物、文化、艺术、民俗、居住和生活习俗等,模拟古代梅山山民生活方式,再现梅山文化。整个景区内容包括古代梅山民俗建筑、地方民族战争用的土炮楼、猎枪、火铳、弓箭、野猪林、客栈、古戏台、筒车、钓鱼水坝、水碾房、油榨房、武术馆、巫术馆、梅山历史博物馆、梅山古典文化讲习室等80多处景点及风火山墙式宾馆(接待楼)、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建成后的梅山文化生态园将极富诗情画意,成为集梅山文化研究、文物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公园,四方游客可以在这里一睹“梅山峒国”风采。该项目已被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为湖南省文化产业重要项目。

  张青娥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十分顺利。目前,通往景区的公路已经全部硬化,景区内高低压线路、移动通信基站、烽火台、接待楼、供排水系统等已基本竣工;梅山历史博物馆已开工建设,并收集了大批再现古代梅山文化的历史文物,包括陶器、雕塑、猎枪、弓箭、书籍、字画等,集饮水与水景于一体的水景项目即将动工。景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山体绿化已全部竣工。园区整体建设预计2010年年底基本竣工并对外开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山文化生态园初具雏形,就已吸引大批国内外民族文化爱好者前往参观,大批国内外大学生到此实习和写生。目前,已先后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院等挂牌为实习教育基地。(记者谭绍军通讯员罗艳群)

  相关链接:

  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发源于与黄帝同时代并被黄帝尊为战神的九黎族酋长(部落首领)——蚩尤故里,在湘中地区和湘西、湘西南、湘西北地区,尤其是安化、新化、涟源、冷水江、怀化、溆浦、桃源等地,都属梅山文化的普及地区。它的发源地在安化,因而自古代至1956年止,安化的县城一直在梅城。1956年因县境辖区变化,为便于管理,将县城迁至现在的东坪镇。梅山文化发源于湘中地区,但传播于湖南全省及贵州、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湖南的其他地方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了湖湘文化。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9-26 21:06:07
希望办好,不要浪费国家的钱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