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上海“80后”在哥本哈根宣传“温和环保”-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四名上海“80后”在哥本哈根宣传“温和环保”
[日期:2009-12-09]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同济大学“观察员”黄静水和李敏霞

“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严晓玮(左)和黄磊

  在15000多人汇聚的哥本哈根会议现场,我们惊喜地捕捉到四个上海“80后”,他们年龄不大,面对这样的国际会议却毫不怯场。在全世界面前发出中国青年、上海青年的声音,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上海小囡严晓玮

  宣传“温和环保”

  严晓玮,一个典型的上海小囡,刚工作没多久的她仍然喜欢阿拉蕾和哆啦A梦,这次来到童话之国丹麦,参加一场“拯救人类的气候变化会议”,貌似更像一个卡通片的剧情。不过,她自己的环保理念却一点都不虚幻。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一员,她希望能用更温和、更有趣的方式来减缓气候变化。

  严晓玮说,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纯属偶然。今年10月,严晓玮向一个朋友推荐找工作的网站时,注意到首页上像一团乱麻的标志(注:即COP15的logo),旁边写着“中国青年代表团招募中”。从小就喜欢黑猩猩并参加过一些环保活动的她,觉得能到“决定地球未来命运会议”的现场,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但她也很清楚,气候变化议题与普通人之间的巨大鸿沟。“气候变化就像一大盆冷锅鱼。”严晓玮用了一个不常见的比喻,“环保主义者、快被淹掉的小岛国民如同热油里的鱼肉,觉得这是个炽热滚烫的话题;而对于‘站在锅边’的围观人群,比如一个上海的老阿姨,却可能根本感觉不到里面的热度。”

  这时候我们能做什么?严晓玮觉得,与其说教倒不如送老阿姨一个买菜的环保袋,说不定效果会更好。同样,她也认为,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为了减少碳排放而刻意不打出租车也未必适宜。因为出租车即便不载客,也会在路上空跑。“这次会议,中国青年可谓首度亮相,也不可避免地保留一些中国特色,比如强调集体主义,个人创意活动较少。”如果照严晓玮的愿望,以后中国的青年能用更有个性和趣味性的方式来宣传环保,那就更好了。

  严晓玮还有自己的“稍微环保一点点生活指南”。比如,吃饭的时候尽量少换吐骨头的盆子,这样可以节省一点点资源;扯手纸的时候,想想地球上每个人都少扯一张,就可以留下多少片森林。◆24岁“小老板”黄磊

  15天甘当“许愿树”

  24岁的上海男孩黄磊年纪轻轻,已经是自己创业的公司的合伙人了。但是这次他千里迢迢来到哥本哈根,却有一个重要使命:装扮成一棵“许愿树”,让大家把写满环保愿望的“树”贴在他身上。“环保许愿树”只是他在哥本哈根15天中扮演的一个角色。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活动小组的负责人,黄磊还参与和策划了很多颇具中国特色的活动,比如“中医问诊”和“放风筝”。当然,在这些活动中,他同时也要兼任“临时演员”。

  尽管要耽误一点自己的生意,尽管还要自己承担一些经费,黄磊仍然觉得乐在其中。“如果仅仅是过来看看场面,就太浪费这个绝好的机会了。”他说,一定要利用这个平台大胆说出中国青年的心声。“大概西方媒体难得在这样的场合见到中国青年,而且我们穿着大红的衣服,所以一不小心就要接受采访。”黄磊笑着说。他的“中国红”外套确实很夺眼球,上面还有醒目的英文口号:“Nootherway!NOW(没有其他办法,立即行动)。”“我们不但要把中国青年的环保理念展示给世界,更要将别人好的做法带回中国,带回上海。”黄磊只来了两天,买东西时就已经注意到,丹麦瓶装水的价码其实包含了瓶子的费用,如果喝完水把瓶子退回去,还可以领回3克朗。“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废物回收中来,上海也完全可以效仿。”

  他说,与哥本哈根会议相比,明年上海世博会来的客人更多,持续时间更长,上海究竟可以展现出哪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这一切,都应该从我们青年开始。”◆同济女生黄静水和李敏霞

  参加中法“娘子军”

  一支由中法大学生组成的“娘子军”9日就将抵达哥本哈根,队伍中两名同济女生向晨报表示,希望以这样的形式让大家意识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合作双赢。

  同济大学这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团队由6名女生组成。4名是法国Euromed大学在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的交换生,另外2名则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三年级的本科生黄静水和正在读研二的李敏霞。这支队伍没有一个明确的名称,不过因为都是由女生组成的,所以被媒体戏称为“娘子军”。“4个法国学生在她们二年级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碳抵偿资金的文章,她们很热心于环保事业,这次活动就是她们发起的,”李敏霞告诉记者,“她们想和中国的学生一起组团去哥本哈根参加气候大会,学校就想到了我们学院的碳减排课题小组。”

  李敏霞在学校的时候做过公民应对气候变化讨论会的志愿者,而黄静水则在同济大学“绿色之路”协会环保社团里做志愿者两年多,策划组织多次活动。

  黄静水告诉记者,她们这次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去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所以会从学生的视角来观察这次大会的进展,并通过博客记录所见所闻和感受。再来,她们可以通过这次出访的机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NGO和观察团进行沟通和交流,回来之后可以把信息反馈并加以宣传。

  对于这次的哥本哈根之行,李敏霞表现得很期待,“这次能去哥本哈根真的觉得挺开心的,也觉得很有意义。”

  [洋“中国”面孔]

  ◆丹麦志愿者马茨

  会中文还会说四川话

  “你们好!是从中国来的吗? ”12月5日晚上,记者一行从德国法兰克福转机,抵达哥本哈根机场。一路上,听到的都是英语、德国、丹麦语。突然有人用普通话跟我们打招呼,不觉有些惊讶。定睛一看,竟然是个高高瘦瘦、黄头发的年轻人。只见他身穿印有“COP 15”标志的白色T恤和蓝色围巾,原来是大会的志愿者马茨。

  “我叫安天赐。”马茨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他是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学生。他曾在重庆学过三年中文,口音却带有些京片儿,并且还会说四川话。在他的指引下,晨报记者一行很快找到了需要搭乘的车辆。

  ◆丹麦志愿者伊娃

  学中文时看过晨报

  这次丹麦安排的志愿者里,会说中文的还不少。同样在机场为与会者服务的伊娃,是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她主修的专业就是中文。

  伊娃告诉记者,此次大会期间,机场共有大约70名志愿者。为了方便与会者,他们中除了有会说中文的,还有会说阿拉伯语的、西班牙语的等等。

  和安天赐一样,伊娃也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袁田”。小时候,她曾跟随做生意的父母在广东和广西生活过三年的时间。“学中文非常有用。 ”她说。

  高二的时候,伊娃曾回到中国,在南京师大附中学习过一段时间。到哥本哈根大学就读后,她在那里学习有关中国的语言、历史、文化、政治。其间,还曾到北京进修过半年。她告诉记者,在丹麦,学习中文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

  听说记者来自 《新闻晨报》,伊娃竟然表示读到过我们报纸。原来,她的中国老师常印发给他们一些中文报纸的报道作为学习资料,晨报也在其中。 2年前,她曾来过中国旅游,对于上海的印象是“好漂亮,我非常喜欢。特别是外滩,很好看。”为此,她准备2011年前往复旦大学,继续进修中文。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