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朗,中国古建筑的知音-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李乾朗,中国古建筑的知音
[日期:2010-01-07]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这是一本奇书。紫禁城、莫高窟、大雁塔等中国经典古建筑,无论宫殿、民居还是园林寺宇,一座建筑一张图,通过最能表现古建筑特色的剖视角度,配合实地拍摄的图片与专业而通俗的解说,让那曾经熟悉无比的“名胜景点”就此时光倒流,如书名《穿墙透壁》般带你引领其筑建时的奥妙。

  这本奇书的作者、台湾著名建筑学者李乾朗曾将古代建筑比作人类历史留下的录音带,“没有政治、道德、美丑之分,它是要人解读还原的中性的存在。”建筑就像千年前匠人的高山流水,等待今天的李乾朗去作知音赏析:“我喜欢那些房子,我深信那些房子如果有灵的话,也会喜欢我的,它们会跟我对话,将它最好的一面给我看到。”

  与“林家花园”三段情

  采访那天北京罕见地下起雪,李乾朗沉浸在刚刚从故宫看戏台归来的兴奋中,被雪打湿的帽子都没脱,就抓起笔在图上画起戏台的图。这种兴奋从他13岁时第一次看到一座花园起就不曾消退。

  “那是读初中时,一天班里的同学请我们到他家的花园玩,我以为就是普通公园,去了一看,哇,他家原来不是砖砌的楼房,是头造的,果然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虽然破破落落,反而有‘枯藤老树昏鸦’的感触。”看到花园的震撼,李乾朗记忆至今。隔了许多年,李乾朗已经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学生,偶然在书上又看到那栋记忆中花园的黑白照片,原来这就是位于台北板桥的“林家花园”,由台湾历史上著名的林氏家族建造,只是此时的花园比李乾朗小时候看到的还要破败,“甚至要拍几张好看的照片,都找不到角度”。又过了十几年,林家人决意把花园献给台北县政府,由政府委托学校来作测绘调查,李乾朗也参与其中,亲手一根根地在杂乱无章中描绘出古宅的原样。李乾朗百感交集,曾经的人事已非到今天焕然一新,让他欣慰的是“林家花园”如今已是台湾最著名的古迹经典。

  不是每次古迹保护都会有这样的Happy Ending,台中著名的木雕建筑“敦本堂”就是因为大地震后无力翻修,被夷为平地,“以前那么漂亮,现在盖了个水泥楼,我都不敢再去看,怕会伤心。”“敦本堂”是台湾古建筑与现代建设发生冲突时的命运缩影,当建筑系的同学大部分投身房地产、拼命拆古物时,李乾朗拼命地保护不要拆:“古房子没有人替它讲话,我要替它讲话,我是它的喉舌。”

  “穿墙透壁”解析古建筑

  身体力行保护古建筑的同时,李乾朗也撰写大量着作,迄今六十多部作品获得包括台湾金鼎奖在内的众多奖项,但怎么能让建筑方面的书超出专业领域被普通读者看懂,一直是他思考的方向:“很多人小时候,因为参加了一次旅行或参观一个博物馆,引发小小心灵的兴趣而改变了他们一生。只要一两百个人里有一两个被我的书籍影响到了,长大以后对建筑产生兴趣,那么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可能就这么诞生了。”一本在希腊看到的古罗马建筑书启发了李乾朗今天的创作:“这本书中有一页是现在的照片—废墟,只剩下几根柱子,但当你把前一页一张透明印刷的纸叠上去后,废墟所在的想象中有墙壁、屋顶的屋子就立体显示出来。”李乾朗于是想到以一种全知观点来看古建筑,用一张剖面图把建筑里里外外的设计精妙都说清楚,能让不学建筑的人看得懂建筑的奥妙,这就是《穿墙透壁》。

  《穿墙透壁》以李乾朗二十年来在大陆走南闯北,考察古建筑的心得为基础,涵盖三个主要内容:神灵殿堂—宗教建筑及石窟,帝王国度—皇家建筑、园林、礼制建筑及陵墓,众生居所—城市、私家园林、书院、民居、桥梁等,深入探讨16类51座经典个案,时间从秦汉到明清,空间遍布华北、西北、江汉、江南、闽越、岭南各地。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中国文化里三种主要组成,儒家、佛教和道教文化作为考量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得出“中国建筑(4.59,0.00,0.00%)的外在形式得自孔孟与佛学较多,而空间架构则得自老庄之道较多”的结论。譬如讲究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审美是强调对称感,注重虚实对应的道家文化建筑注重因势导形,而佛教建筑与轮回修行等紧密联系:“说中国建筑缺少变化是很大的误解,中国建筑的变,不在皮相与技巧之变,而是深刻地领悟到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由此,古建筑成为李乾朗钻研中国文化的方法,贯通儒释道的手段:“这真的是一种享受,我不敢独吞,所以要写出来让大家知道。”

  台北与北京,两座城两类人

  在李乾朗眼中,五千年的古建筑无声而客观地反映出那时人们所置身的时代文化,“往往哪个朝代建筑很美,就是最强盛的时代。唐朝的龙门石窟,奉先寺,那是唐太宗到武则天的时代;清朝最盛是乾隆,你看乾隆皇帝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而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多数是皇帝,皇帝的喜好起到推波助澜、风吹草漾的作用,“譬如唐朝信佛信道,玄奘被唐太宗礼遇,大雁塔就格外雄浑:宋朝福建地方志里就写到泉州‘路人皆圣人’,这个‘圣人’不是讲孔夫子,而是信佛的人,可见那时的泉州上上下下都在鼓吹这个玩意儿。”

  反过来,不好的时代对当时的建筑也会有伤害。最近的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几千万人跟着运动,“我听建筑界的朋友讲,那个年代盖的房子都很难看粗糙,没有品位。”李乾朗认为建筑说到底是创造建筑的人内心自然的流露,这是受香港一位著名法师的开悟,当时看到那位法师的寺院里每一尊佛像都很漂亮,李乾朗曾问既然谁也没见过释迦牟尼本人的样子,为什么都朝着最美的样子来塑造佛像?“她居然这样回答我——你如果觉得这个佛像是很美的,你的心就是美的,我们只是做一个美的东西,自然、不刻意、不做作。”

  “人创造环境,环境再来改造一个人。”这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的话,也是李乾朗走南闯北看到各地建筑后的直观感受。以北京和台北为例,台北这座城更细腻,大街上有高楼大厦,但随便拐一个巷子进去,里面家家户户有栏杆,有花花草草,延长几百米都很漂亮,台北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文化在巷子里”;北京则是大路两边壮观,一旦拐到胡同里,感觉就退回了上世纪70甚至60年代。“我没有褒贬的意思,不过北京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奋起直追,只做了大路两边和公共的区域,而私人的或者是陋巷里的,还来不及发展。这或许是因为台北的城市建设是很缓慢发展,是走斜线的,而北京是这样直线冲上去的,自然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两座城市的不同风格也影响了两座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也许我这样讲很不礼貌,不过台北人更懂得礼貌的技巧,他们的礼貌可能很做作,但孔子所讲的‘礼’,就是哪怕我内心对你有意见,但是遇见你的时候不失礼。台北的大街小巷都会比较注意到礼的问题,做什么都是要排队的,不需要警察在旁边,乖乖地一个接一个进去。”

  浸淫于古建筑中的李乾朗并不排斥现代化的建筑,即使钢筋水泥、即使跨国设计师纷至沓来,只要那建筑里有灵魂在就是他欣赏和接受的:“我只是觉得现代建筑离古建筑太近会不好,比如国家大剧院离天安门很近就破坏了那一带的和谐感,鸟巢固然很有创意,可是如果盖在前门大街,哎哟,那会是什么样?”李乾朗很赞同“看古迹如看花,慢了看不到”,在日益失调的都市建设中他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后人保存尽可能多的古代建筑。然而比起“守护神”,李乾朗更愿意称自己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知音”:“我喜欢那些房子,我深信那些房子如果有灵的话,也会喜欢我的,会说:哟,你小子,你来了,你来了……我相信它们会和我对话,所谓对话,就是说让我看到它,它也将最好的一面给我看到。”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古建筑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