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仁:千年彝村美丽转身-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云南永仁:千年彝村美丽转身
[日期:2010-05-26]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李毅铭 周永源   发表评论(0)打印



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依山就势钢混结构土掌房式别墅群、宽敞而曲线优美的村中硬化路,户户房顶上熠熠放彩的太阳能、设施齐全的体育设施、宽敞的打歌跳脚场子。

“啊啧啧,仿若图画中欧洲富人建在山边水口的楼庭!”

客人们纷纷称赞:这是雄起在滇川界边上的“中国彝族第一村”。

饱经沧桑收获幸福好日子从今迈步

诸葛营村民小组离四川省界不远,甚至两省的村民放牧、打柴,一脚就会越过省界。

在村口,我们遇见了82岁的彝族老奶奶王桂珍,她和另一位年龄相仿的老奶奶都身穿崭新的彝族服饰,正要去看演出。走在平展的水泥路上,两位老人一点也不觉得蹒跚。“我们80多岁穿上了花衣裳,感谢党和政府!”她们的笑颜久久绽放脸庞,像盛开的花。

沿着“幸福路”,我们从村头走向村尾,又从村尾踱向村头。村里有79户人家,每家都拥有一院“洋楼”,清一色彝族“土掌房”风格,建筑独具特色,房屋外观设计和所用的装饰构件全都包含彝族文化元素,墙壁缀有美观的彝族传统壁画,红、黄、黑、蓝主色调和火图案和谐地溶在其中。每家门前都有一个门牌:简朴寨、文杰居、粮丰苑、安乐居、咏发苑……既描写现实生活,又蕴涵憧憬。楼外高大的樱桃树结满了成熟的果实,有的把果枝伸进栅栏,将成串的果实递进院中。

诸葛营,从村名就体现出与三国的渊源。据载,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10万余征南中,5月从鱼乍渡过泸水,因水土不服士兵大量生病,曾在这里休整军队、设防抵御追兵,后留驻部分部队在此建立了村庄。虽历经1800多载风雨,可在村头方山上还能看到诸葛营的古城墙、孔明洞等遗址,这里曾发掘出多面汉代铜鼓。在方山东麓,我们看到3道城墙,它刚好扼住古驿道咽喉,城墙长356米、高约3米、厚2.4米,用粘土夯成。城外的堑壕,经年久风雨剥蚀已经基本淤平。当地人告诉我们,诸葛营村还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村旁的七星桥,现今还留存有古驿道马帮往来的痕迹,默默诉说着这座千年古村的沧桑岁月。

诸葛营村用绿色装点家园,村内的绿化突出了田园风格,农户院内遍栽果树、花草、蔬菜,周围建造仿、实木栅栏,制作了形式各异的水泥、石制桌椅。村间的7条主次道路两旁栽种着杨梅、樱桃、桃树、梨树、茶树等10多万株,还安装有花架长廊。

诸葛营村盛产优质洋芋和萝卜,过去卖难增收难,现在,这些生态食品足不出户就能卖很好的价格。在村民钱金发家,远村的好几个亲戚早早赶来帮忙,杀鸡宰羊忙得团团转,当天他家预订了城里来的11桌餐,“以后客人还更多,收入还更好呢。”老钱的媳妇笑着告诉我们。

灾后重建多方关注大手笔绘就蓝图

我们从照片上看到了诸葛营村一年多以前的破败:土基围墙泥巴房,瓦垸朽烂大门敞。

家园要建好,生产要发展好。2008年9月,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到诸葛营村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恢复重建,针对方山诸葛文化渊源和良好的区位,做出要把诸葛营村打造成“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的指示。围绕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指示精神,根据诸葛营村的优势和资源特点,永仁县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树品牌”的目标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要求,着力从民族文化、特色民居、历史文化、自然生态、避暑纳凉、观光旅游等多角度把方山诸葛营打造成全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名村。

经过1年多的建设,诸葛营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特色充分彰显,文化内涵得到提升,生态环保深入人心。村里还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生态萝卜、洋芋等种植,年产值达到了96万元,生态经济林果年产值达150万元,以“节假日”游和“休闲纳凉”游为主的饮食服务、土特产交易日渐红火。如今的方山诸葛营,已打造成为集独特的彝族民居、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神奇、秀丽、古朴、幽雅的自然风光,休闲纳凉的避暑天堂,养心健体的天然氧吧为一体的“中国彝族旅游第一村”。(记者 李毅铭 周永源 文/图 云南日报)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