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两个城市公园世博园“对话”-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西两个城市公园世博园“对话”
[日期:2010-06-04]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叶薇 陈晓彦   发表评论(0)打印



中西两个城市公园世博园“对话” 伤疤变宜居乐园

  “从自己的破坏中获取最好的东西。”这句话出现在城市最佳实践区蒙特利尔案例馆的影片开头。

  中西两个案例——成都活水公园和蒙特利尔圣·米歇尔环保中心在本届世博会“对话”:如何用不同方式抚平污染造成的城市“伤疤”,通过提取“复活细胞”,最终达到同一个目标——把污染地变成宜居乐园。

  早先:污染人见人厌

  成都活水公园的诞生,起源于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府南河是成都的母亲河,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臭水沟”。过量工业和生活垃圾使城市常年弥漫酸臭味,成都市政府着手整治府南河,并接受国外专家的建议,在府南河边建设水处理主题公园。

  同样,蒙特利尔西北部的圣·米歇尔区曾经也人见人厌。圣·米歇尔区占地2平方公里。60多年前是一片采石场,后来变成垃圾填埋地,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垃圾无序扔进采石坑,年复一年,环境越来越糟,周边社区的居民纷纷举家外迁。1995年,蒙特利尔市政府提出综合修复计划,立志将垃圾场改造成一座大型城市公园。

  实验:垃圾场变公园

  一个微缩版“鱼形”成都活水公园被复制到世博园区。“鱼头”是一个厌氧沉淀池,汇集园区污水,世博园每天有15吨污水从这里开始“净化之旅”;途经“鱼鳞”般的多个水池,接受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处理,水质转好。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水池里的浮萍、睡莲、茭白、芦苇、黑藻等交相作用,除污吐绿。在成都,府南河部分河水流经活水公园,“洗澡净身”,重归府南河,由浊变清。

  如果说活水公园像一种现身说法的行为艺术,讲述“死水”变“活”的改造过程,那么圣·米歇尔区的转变更像一场从无到有的神奇魔法,颠覆性地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修复土壤、恢复植被、管理废弃物、收集沼气发电、秋天落变成堆肥……展馆用三维影像再现了一个垃圾场如何变成宜居乐园。环境改善后,吸引许多居民和公司回迁,就连世界著名的太阳马戏团总部也搬来安家。如蒙特利尔市长谭保利所说,政府正积极把“负债”转为“资产”,用百倍努力来弥补和平衡自己造成的“灾难”。

  成果:人人可以分享

  成都与蒙特利尔在治污过程中回答了同一个问题:如何处理人与城市的关系,让市民回归母亲河,让荒地变成宜居家园。两座城市都在努力做一场关于城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实验,不约而同选择从人入手——让市民分享实验成果。

  闲适的成都市民,赋予成都活水公园这个高科技实验场浓郁的生活气息。记者在活水公园采访时看到,管理部门把人行道并入公园,特意让过路市民绕进去走一走,感受自然美景。公园里,晨练大妈、捞鱼孩童、散步长者和谐相处,还有人自带架子鼓、电子琴现场演奏。

  在蒙特利尔案例馆的主题电影中,昔日的垃圾场已变成休闲场所,跑步、骑自行车、遛狗的市民不时出现,57个文化社区集聚于此。到2020年,整个项目完成后,圣·米歇尔区将成为蒙特利尔最大的公园之一。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