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园林学习网 → 国内动态|园林动态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中原花博会难掩产业隐忧“庭户式栽培”困惑
9月6日,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在许昌鄢陵拉开帷幕。这一次已经是“中国花木之都”许昌的第十届中原花博会。 十年来,花博会的规模不断扩大,会议规格不断升级,签约金额不断增加,然而当地的花木产业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依然存在着产品雷同、新技术运用较少、单位产值不高的现象。 “庭户式栽培”困惑 鄢陵县是许昌市的花木主产区,全县花木面积58万亩,占许昌市栽种面积的2/3。 据悉,目前鄢陵县大部分的种植模式还是庭户式栽培,规模性企业不多。栽种介质也几乎全是土壤,高科技和新技术运用较少。产品普遍以盆栽花和绿化用花木为主,对于行业内普遍认为盈利空间较大的鲜切花却涉及较少。 “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鄢陵一家花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认为当地的科技人员不足和鲜花市场不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直在加强与各大农林类高校的联系,这次花博会上就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相关协议,把鄢陵地区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 市场需求不足也是当地产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当地的民众更容易购买鲜花,而买花对中原地区的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件奢侈的事。 期待政策引导和技术咨询 “政府需要对花农进行适当的引导,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咨询。”台湾景观工程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张荣杰说。由于当地大部分种植还是庭户式的栽培模式,花农对技术和咨询的获得渠道较少,如果由政府出面做免费的培训和引导的话,将会加快当地花木产业的发展速度。 虽然鄢陵地区的栽种面积已经达到58万亩,然而至今依然没有特别响亮的品种。前几年,腊梅曾被作为当地的品牌花卉,然而随着中原花博会规模的逐年扩大,腊梅也不再被重点提起。目前,整个产业面临着“只大不强”的问题。 台湾花协总经理钟国城说,台湾11月将迎来花博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编辑:ellen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