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6区县争创森林城市 “秋季大战”一触即发-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重庆16区县争创森林城市 “秋季大战”一触即发
[日期:2010-09-16]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核心提示 

  “新加坡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却吸引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落户。”在今年6月举行的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说,美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还能让城市整体增值。咱重庆“江”、“山”如画,要在继续种大树、种好树的同时,多建广场和公园,进一步提升重庆的环境档次。

  根据会议提出的目标,全市要在2012年前实现新增造林120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632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与此同时,我市还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打造西部最优的人居环境。

  于是,刚刚结束“春季战役”的各地各部门,拿出了“一年再种十年树”的气概和“连续作战”的精神,早谋划、早安排、早发动、早部署,一场气势宏大的“秋季战役”即将全面打响。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321.6万亩,占500万亩年度任务的64.3%。其中,主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1079亩,占年度计划的131%。在接下来的“秋季战役”中,全市还将完成200万亩造林面积、栽种大树55万株。

 

  16个区县各有亮点各有特色 

  “我们将在2012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杨光平说,今年7月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及办事机构,今年8月,市林业局首次启动创建市级森林城市申报与评选工作。

  “各区县的森林建设成效,让评选专家大吃一惊。”杨光平说,我市虽是首次评选市级森林城市,但报名区县却多达16个,主城有大渡口、江北、渝北、北碚等4个区,远郊有荣昌、铜梁、永川、开县、奉节等12个区县。这些区县在森林建设上各有亮点、各有特色,集中反映了森林重庆建设各个方面的成就。

  其中,大渡口区在城市公园建设上独树一帜,该区共规划了42个城市公园、148个小游园,已建和在建公园达到27个。不仅如此,该区每个公园都有主题文化,中华美德公园以中华传统美德文化为主题,思源公园则以西南军政文化为主题,还有爱情公园、义渡公园等系列主题公园。

  此外,江北更注重精品工程的打造,无论是鸿恩寺公园还是江北嘴中央公园,都是城市绿地景观的精品;渝北的通道森林工程建设独具特色,机场高速等主干道种了大量的大树、好树,绿化效果好、档次高;奉节在立体绿化上别具一格,不仅屋顶、边坡都绿化了,就连电线杆也种上了攀爬植物;双桥区则在生态文化建设上成效明显,该区通过广泛发动群众评选区花、区树等活动,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主城区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的131%

  “今年的‘春季战役’是城市森林工程启动以来,推进速度最快、落实力度最大、完成城市园林绿化任务最好、取得成效最明显的半年!”市园林局副局长汤勤说,上半年全市共新增城市绿地36626.3亩,占总计划量的88%,其中主城区完成21079亩,占计划量的131%。

  今年上半年,璧山仅用100天就将璧青公路建成了“第一森林大道”。对这条22公里长的城市主干道,璧山一改过去在道路两边排队栽种的方式,而是采取组团式、景观式的栽种方法,将近百个树品种进行巧妙搭配,拉近远山和近景的距离,使视野骤然开阔,山上的森林和路边的组团式小森林融为一体。大道两边的数十家企业,也全部拆违建绿,栽种大树,将工厂掩映在绿树丛中,达到了“树与山、山与城、林与路”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

  今年上半年,大渡口区投资10多亿元,新建和续建双山、思源等10个城市公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74.3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该区还引入社会力量兴建公园、广场,小南海水泥厂投资兴建南海温泉公园、普世地产投资兴建诗情广场、鑫鹏地产投资兴建古渡春色广场,政府在不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就形成了400多亩公园绿地、3万平方米城市广场。

  另外,总长58公里的北部新区金渝、金山等17条大道,仅在一个多月里,就新栽了2.2万多棵挺拔俊朗的高大银杏和香樟树,成为一条景观绿化长廊;沙坪坝区天梨路已建成3公里的银杏大道,结合城中村改造,正在建设一个6万多平方米的绿壁生态修复工程;九龙坡区利用植物净化污水功能,建设了彩云湖城市湿地公园…… 

  截至6月30日,全市共完成投资61.1亿元,栽植各类苗木2.6亿株,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321.6万亩,占500万亩年度任务的64.3%。其中,渝中区、渝北区、大渡口区等3个区县提前完成市里下达的年度任务,另有17个区县任务完成率超过80%。

 

  下半年造林200万亩、种55万株大树

  在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召开仅仅3天之后,市林业局就组织全市林业系统开展“一年再种十年树”大讨论活动,围绕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提建议、谈思路。与此同时,各地立足于早筹划、早部署、早启动,积极备战“秋季战役”。

  綦江县表示,他们将坚持周报制、月报制、季报制,严格工程进度,确保全年完成15万亩,完成市下任务的156%;巴南区表示,下半年将以“一江一城、二山二环、三园三库、四河四路”为重点,新增2万亩森林面积,年底实现森林覆盖率37.5%;沙坪坝表示,将按照“建设200平方公里的城市,100平方公里的森林,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后花园”的发展目标,在大学城新建11个城市森林公园,改扩建沙坪公园等6个城市公园……

  市林业局造林处副处长王太强称,前段时间市林业局共组织了9个工作组,分赴各地对“秋季战役”的准备情况开展督察和指导,目前各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已准备到位,预计全市“秋季战役”完成森林工程200万亩以上。

  汤勤说,截至8月30日,主城各区已经完成了“秋季战役”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根据主城各区上报统计,“秋季战役”建设项目达到288个,新增绿地约61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35.5亿元,栽植直径8厘米以上大苗约47.7万株,直径20厘米以上大树约10.4万株。全市将在下半年的城市森林工程中新增55万株大树。

 

  区县动态

  奉节:

  贷款1亿元 长江边上造林8万亩

  长江沿岸一直是我市造林条件最差的区域之一。昨日,记者从奉节县获悉,为了尽快绿化长江两岸,在相关资金还未到位的情况下,奉节县自加压力,贷款1亿元用于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目前,该县已完成造林8万多亩,占该县今年长江两岸造林计划的73%。

  奉节县是我市林业大县之一。以往,由于该县长江两岸土质条件差,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种树成本高,树木成长速度慢,加之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跟不上,大量树苗都无法存活,一些已经10多年树龄的树木,仍然只有1.5米高,远未达到成林的效果。

  为改变这一状况,去年,奉节县将长江奉节段42公里的江岸绿化作为该县森林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大窝大树、足水足肥、客土栽植”的新型造林方式。

  此种方式就是选择6-12厘米的常绿、速生、景观效果好、适应能力强的树种,并在栽植过程中,实行大窝大坑保水保肥。在造林前,按每株树5-10公斤有机肥施足底肥,然后根据天气状况3-7天浇水一次。在土地贫瘠、苗木生长缓慢的地方,还按照每株300-500公斤肥土的标准,从异地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塘泥、熟化土壤进行造林。大大提高了林木的存活率。

  “今年奉节县的长江两岸造林任务为12.5万亩。”奉节县一负责人说,按照去年的经验,要使树木有效成活,每亩的平均投入在3500元左右,投入巨大,在资金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奉节县贷款1亿多元,利用春季植树,在朱衣、安平、永乐等乡镇实施造林,面积在8.25万亩左右。

  “时下,秋季造林即将开始,我县打窝备苗的工作已基本就绪。”该负责人表示,一旦秋季造林拉开序幕,我们将立即行动。在年底前,就能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目标。

  梁平:

  林亩产值提高近10倍 

  郁郁葱葱的竹林长势喜人。昨日,记者在梁平县竹山镇看到,与以往“少有人烟”不同的是,在竹林中,不少农户正在忙着为竹子除施肥,精心打理着自家的林地。一问才知,经过低效林改造,竹林的竹材、竹笋产量大大提高,加上林下种菌,竹林亩产值提高了近10倍,已经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金竹林”。

  梁平县竹林面积达20多万亩。长期以来,农民对竹林缺乏管理,很少进行除草、施肥等管理,加上采伐方式也不科学,采伐时只顾眼前利益,伐优留劣,使竹林缺乏粗壮的母竹,竹林效益因而越发低下。以寿竹为例,每亩的产值不到1000元。

  从2009年开始,梁平县依托专项资金和项目,对竹林采取了除草、土、施肥、疏林等低效林改造措施,并教导农民进行科学采伐,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效果非常明显。市里“民生十条”发布后,梁平县又加快了低改的步伐,投入1200多万元,对10万亩竹林进行低改,截至目前,已完成3万亩的低效竹林改造。

  林农李羡刚就尝到了甜头。他家承包了60亩竹林,一开始每亩寿竹只有百十株,每亩白夹竹只有五六百株,发笋率和上林率都很低。平均每亩竹林竹笋产量只有三四十公斤,竹材产量不到500公斤。

  而在进行改造的5亩竹林里,每亩竹林竹笋的产量达到200多公斤,竹材产量达到2000公斤。按竹笋3元/公斤、竹材500元/吨计算,每亩效益增加了近2000元。“今年,我要完成30亩竹林的改造,到时候收入肯定还能提高很多。”李羡刚高兴地说。

  “梁平县拥有我市最为丰富的竹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赵月明说,为了加快梁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步伐,帮助农民增收,梁平县先后派出几个工作组到外地学习调查,最终确定在林下种植竹荪,并首先在竹山镇等地发展1000—2000亩的示范区。

  竹山镇正直村的村民周天佑说,他家的10亩竹林已经全部低改完了,今后如果种植竹荪,每亩基本上可以产70—80斤,也就是说每亩的收入可达到5000元左右,加上竹林效益,每亩可收入7000—8000元,和低改前不到1000元的收入相比,提高近10倍。

 

  区县经验

  大渡口:“钢城”“灰城”变“公园之城”

  大渡口区是一个因重钢而生、因重钢而兴的行政区。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冒着黑烟的8根巨大烟囱和占据着城中心的大片旧房,就是该区的风景线。大渡口因此成了全市有名的“钢城”、“灰城”。

  但大渡口仅用两年时间就改变了这一面貌:建桥工业园区每隔500米就有一个“森林”绿岛;城市中心建起了1200亩的双山公园;上万平方米的香港城屋顶公园是重庆主城最大的“空中花园”;即使面积仅为1.2公里的大渡口商业步行街,也有一座绿化广场和一座占地100多亩的公园。现在的大渡口已是一座“公园之城”。

  大渡口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快?该区区委书记刘本荣说,重钢2007年实施环保搬迁,为大渡口推动城市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

  2008年,大渡口编制完成全市首个绿色空间规划,形成“两带七廊四十二园”的绿色空间:由中梁山、长江两条绿带构成山、水生态屏障;以7条主要道路、山体、河流为骨架构成绿色生态廊道;以42个城市公园(面积5公顷以上)、148个小游园等构建城市的绿色肌理……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大渡口将公园建设放在了“第一位置”。刘本荣说,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园是受益面最广的森林工程。

  九宫庙街道的百花村是一块濒临长江的黄金宝地。2008年,大渡口区花费1.8亿元进行了该片区的拆迁安置,置换出土地6万平方米。若招标开发建成滨江楼盘,肯定能获得大笔土地出让金。但大渡口没有这样做,而是投资3700万元建设起了“思源公园”。

  不仅如此,该区还把沿长江的12公里岸线全部规划为城市阳台和城市公园。刘本荣说,最好的地就应该建公园、广场,为大多数市民所用,而不是搞房地产开发、只为少数人所用。 

  在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城市公园的同时,大渡口区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修建公园。南海温泉公园、诗情广场、古渡春色广场均由企业投资兴建。目前,该区已建和在建公园达27个。

  “公园是群众受益最广的民生工程。”为此,该区提出了“公园大渡口、生态宜居城”的理念,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投资10多亿元用于公园建设,全区已建和在建公园达到了27个。从2008年至今,该区人均公园面积增幅已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

  在大建公园的同时,该区还以“一个公园一个主题”为目标,为每个公园注入文化内涵。中华美德公园以中华传统美德文化为主题,通过石刻、书法、雕塑等形式,表现礼仪诚信、爱国敬业的中华传统美德;思源公园则以西南军政文化为主题,重点讲述解放初期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主政西南的丰功伟绩;还有爱情公园、义渡公园等系列主题公园,无不传承诉说着大渡口的历史文脉。刘本荣说,沿长江的12公里崖线将融入5000年中华文明,使其成为一条历史文化长廊。

  另外,大渡口区还在关键节点栽植银杏、香樟等大树,对每一条街都合理搭配鲜花和树种,至今已基本实现了“月月有花、四季闻香”。目前,大渡口区正在东风村片区进行改造,这里的危旧房被拆除后,将修建广场与商业中心,并与附近的大渡口公园连为一体。届时,市民不仅可以住在公园、行在公园,就是购物也在公园。

  推窗见绿、开门进园,处处有绿地、处处有公园,现在的大渡口已是理想的宜居之地。

 

  四排银杏树分列两旁成主轴线

  机场高速绿化带将成“银杏大道” 

  随着机场高速路改造工程的实施,绿化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昨日,渝北区建委透露,该区已在秋季战役中开始为机场高速路镶上“绿边”,增加其“迎宾效果”,使其成为我市第一“绿色走廊”。 

  “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机场高速路的绿化不能小视。”渝北区建委副主任王谊称,机场高速路改造完工后,将是外地人乘飞机到重庆主城的必经之路,必须提档升级,才能更好地增强“迎宾效果”。

  由此,该区已着手在机场高速沿线两侧,并排栽植两排银杏树。这些直径在22至25厘米的大银杏树将如同“礼仪兵”一样挺直脊梁“站”在整条机场高速路两边,飒爽英姿喜迎四方宾客,成为机场景观轴线。此外,该区还将增植红李、紫薇等植物,加上原来的木芙蓉、玉兰、茶花等,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

  针对机场高速改造后绿化面积减少的情况,该区还将在两旁的山地、坡地上进行有重庆特色的垂直绿化,栽种三角梅、迎春、蔷薇、藤蔓月季开花垂吊植物,让五颜六色的鲜花妆扮山地、坡地。

  机场高速路上的各重要节点和转盘,也将栽植桂花、香樟等,进行重点绿化。如上跨机场高速路的中环立交西政节点,就已建设成一个占地200亩的菱形大花园,主要栽种黄花槐、重阳木、天竺桂、杜鹃等。新牌坊转盘则新增了北京桃花、银杏等植物,并用鲜花围合。

  画外音:走在渝北区城市道路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路两旁高高的树木郁郁葱葱,姹紫嫣红的鲜花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人的心情顿时大好。渝北区对龙溪片区的新南路、新溉路、余松路、兴盛大道、紫荆路、龙山路等城区道路进行了绿化整治,补种了罗昌含笑、皂角树、香樟、桂花等树种,丰富了景观层次。此外,渝北区还将按照“一树一路”的原则对辖区其他道路进行绿化,如空港与保税港区相接的6.7公里公路,分别栽种4000多株全市唯一的全树冠香樟树和雪松,成就了美丽的雪松大道和香樟大道。

 

  百姓感受 

  江北区南方上格林居民吴玲:曾经,大规模的建设,将城市变成了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然而,通过森林重庆的建设,我时刻都在被城市中的“绿色走廊”所吸引,为突然又“冒”出来的森林公园而惊叹。每个周末,我总喜欢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江北城CBD中央公园玩耍,看着孩子快乐地在草坪上嬉戏,一种身为重庆人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毫不夸张地说,重庆城区的绿化真是一天一个样,鲜花和绿色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新鲜,蓝天也更多了,市民的生活也愈加绿色、阳光、健康。

  渝北区回兴街道居民罗儒洪:我所居住的宝圣东路社区,是一个10多年的老旧社区,社区周围不仅没有绿化,脏乱差现象还特别严重。自从推进森林重庆建设以来,我们社区居然建成了两个小公园,居民楼中间的空地全部种上了碗口粗的绿树,绿树下安放着条形座椅,平时休闲娱乐都有了好去处。现在社区人行道、住宅小区都被绿荫包围,很多鸟儿在此安家落户,鸟语花香的文明社区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长江三峡游轮乘务员朱珠:我从事长江三峡旅游接待工作近10年了,每个月基本上一半的时间都在长江游轮上度过。以往,一到了巫山、奉节、云阳这些地方,岸边光秃秃的山坡都会引来不少旅客的非议。作为一个重庆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好多了,特别是近两年,岸边山坡上栽了越来越多的树木,虽然不少树木还比较小,但相信绿化效果会越来越好。大量的绿色,不仅让我看着很舒心,旅客也给了很多赞扬。可以说,每个过往的人都能感受到森林重庆带来的改变,作为重庆人,我感到十分自豪。

  黔江区石会镇工农村村民庞春波:以往我主要收入靠养蚕,虽然效益不错,但经常受到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收入不是十分稳定。现在,依靠政府发动,我在10亩桑树下种起了蔬菜,以莴笋为例,平均每亩能收入1700元,加上一年可种多季,总收入反而超过了养蚕的收入,加上专业合作社定点收购我们的蔬菜,完全不愁销路。看来,政府在桑树下发展种菜是真正地搞到点子上了。森林工程真正让我把这些林子都用起来了,我还要继续扩大桑树下的蔬菜种植面积,争取早日当上百万富翁。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