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秦王川新区规划形如“琵琶”-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甘肃兰州秦王川新区规划形如“琵琶”
[日期:2010-09-29]  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王家安   发表评论(1)打印



宽阔令人期待的秦王川。

本报记者 房毅 摄

 

琵琶状的兰州新区蓝图。

  为解决兰州发展的瓶颈问题,规划中形如“琵琶”的秦王川新区终于在今年8月初“千呼万唤始出来”。

  但在众人期盼下,如何在秦王川这块土地上建出规模完善的新城,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零”的突破,引人深思;在资金依然短缺的情况下,这支美妙的乐曲到底该如何奏响,令人关注 。

  “突然通知说要征用土地,盖成和城里一样的楼,让我们多少有些意外。”

  9月26日,五条通向秦王川新区的道路设计稿正式向外界亮相,其中,主干道最宽156米的一条快车道,更是将人们引入畅达通行的蓝图中。从8月3日兰州市政府提出秦王川新区建设思路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寄托着兰州未来梦想的地方,就一直未淡出人们的视线。

  “千山百里无飞鸟,村若晨星树更少”。9月27日,当记者来到这块唐人诗词如此描写过的土地时,依旧是一片空旷和沉寂。顺着高速公路,两旁田地开阔,人烟稀疏。中川小镇在两排低矮的平房间拉开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早市,零散的菜蔬摊点和仅有的两间肉铺便能满足这里常住人口的生活需求。除此以外,只有立在镇口“建设新区”的广告牌,在告诉人们这里即将开启的变革大幕。

  放了一辈子羊,年近七旬的白忠贤这天停在路口,等待着前来征地的人。“突然通知说要征用土地,盖成和城里一样的楼,让我们多少有些意外。”指着镇口被新区筹委会借用的三层小宾馆,白忠贤告诉记者,这场变革突如其来,又倍感新奇,他有些诧异地说:“听说就要靠这小楼里的四五十人,要在我们这建一个比兰州城还要大的城哩。”

  9月26日,刚接手3000多万元的征地款,作为兰州新区国土与环保局负责人之一的杨昌福准备在国庆放假前再完成500亩地的征地计划,这是自新区筹委会入驻秦王川镇办公一个月来,这支队伍目前最主要的工作;而根据规划,这仅是秦王川新区所需土地的很小一部分。

  杨昌福说,虽然几天没有休息,还搭上了中秋假期,但十几个部门挤在这个小楼里,干劲十足。

  用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的话来说,选择在秦王川大干一番,是兰州市政府在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时,跳出峡谷、另谋出路的主战场,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陆武成还将此概括为“反弹琵琶”,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拓展兰州城市的发展空间,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因此,在兰州交通拥堵、房价上涨、资源紧张等城市化问题接踵而来之际,这个“琵琶”应弹得响亮。

  “一开始规划,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块荒地建成产业的摇篮,城市的花园。”

  目前,这支“琵琶曲”已在众人的期待下缓缓奏响。

  9月27日,记者在这座三层小宾馆的一楼找到了“筹委会”最大的一间办公室。八九张办公桌紧挨着原先的“半圆吧台”摆开,中间仅有的两张会客沙发上,不时会有四五个人围在一起,将一张张图纸铺开,在一处处标识上细细圈点,为一个个问题认真讨论。这里是新区负责具体规划工作的筹委会临时规划局所在,未来,承载“新兰州”的这张蓝图,正是由这里绘就。

  据其中一名负责人介绍,按照兰州市政府提出的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化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要求,新区前期规划如今已基本成型,在他提供的十几块规划展板上记者看到,条条路网清晰可见,各个片区条状分明。更有趣的是,根据新区选址,整个地形从北到南,还真像一个倒立的“琵琶”。一名设计师开玩笑地说:“想必是机缘巧合,要在这里奏出那美妙的华章。”

  “沿着‘琵琶’由北向南,六大产业园区依次分开。”一名设计师指着规划图说,从北向南,包括上川镇、秦川镇、中川镇和树屏镇的涝坝村、新园村、陈家井村、下华家井村和红玉村等十几个村镇都包括在规划范围内,整体布局上,居住区和汽车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石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园区有序分割。在规划图上记者看到,沿着新城区主干道“中川大道”一路向南,先是“农业示范区”,而后是“临空产业园”、“生物产业园”和“循环产业园”,最后穿过“中心商务区”,出了“创业产业园”,便是聚集着“秦王川古镇”和“湿地公园”等休闲娱乐场地的“旅游文化园”。最中心包围的商住区被绿色主题公园环绕着,一片生机勃勃。

  “一开始规划,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块荒地建成产业的摇篮,城市的花园。”一名规划师接过话题说,在景观建设方面,今后将沿主干道“中川大道”形成一条核心景观轴,再与其他干道构成“次核心景观轴”贯通起来。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农业示范园”、“山子墩公园”、“七山公园”、“湿地公园”、“生态谷”等13座生态观光公园及两个专门以休闲健身为主的“极限运动主题公园”和“体育公园”,形成由水系、农田和林地共同构成的“廊带景观”。这名规划师得意地说:“待路修通后,30分钟就能从老城到新城,那时,我们十几个公园还指不定你怎么玩呢。 ”

  “因为一条条路就像横纵交叉的经纬线,便起了这么个名字。”

  “这还不算什么!”听到这里,一名主要负责路网设计的规划师也插话进来,据他介绍,“琵琶”真正的点睛之笔,还要算安插在“琵琶”面上的那数十根“琴弦”。

  拿着倒立起来的规划图,他手中就好比握着一个琵琶。从远处看,偌大的“琵琶”上面,像围棋棋盘似的被划分成数十个小格子,这名规划师告诉记者,这些小格子的边线,正是今后撑起整个秦王川新区的路网。他们还给路网起了一个丝毫不逊于秦王川的豪迈名字,叫“经天纬地”路。“因为一条条路就像横纵交叉的经纬线,便起了这么个名字。”

  据介绍,这些“经纬线”主要依托全长52.8公里的北龙口至秦王川快速道路“北秦路”、全长33公里的安宁沙井驿至秦王川快速通道“安秦路”,以及全长3.73公里的“新区纬一路”和全长3.73公里的“新区纬三路东延段”,共同构成路网骨干格局,由纵穿新区的“中川大道”构成中心主轴线。然后,由南向北,横排列的道路从“纬一路”开始排起,一直排到了“纬二十三路”,顾名思义,便是平行着有23条道路;而纵向,则从“经一路”开始,一直排到了“经十二路”,共计12条;加上“纬线”23条道路,仅“经纬路”就合计35条。

  规划师还告诉记者,因为广阔的新区就像是一块等待描绘的“白纸”,土地开阔,不受既有建筑的限制,所以他们规划起来也就得心应手,道路排列就能规范许多,基本都是笔直路线。这35条“经纬路”从规划图上看,正好形成了一个个整齐的“田字格”,将新区分成了数百个小块,每个小块大小也基本均匀。“可以想象得到,未来这里的交通出行,将是极为规范和整齐的。不会再像老城区那样繁琐,也没有许多断头路和绕弯路要走。”这名规划师补充说,有了基本的路网格局,就形成了“围棋格”,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的水、电、气等管网也将依照这格局依次排开,而每个“小格”中,将根据不同功能分布有不同的园区,这就又好比是“棋盘”上那一颗颗安置下来的“棋子”,也像是“琵琶”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正如他所说:“若规划得好,就等于我们给后人走了一盘好棋,弹了一首好曲。”

  “但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面对总计806平方公里的征地任务,负责新区征地的杨昌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拿下了1700多亩地,加上国庆前准备再拿下的500亩,2000多亩地对于建设新区来说确实任重道远。而他认为造成目前征地较慢的最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这是兰州城市建设的“通病”。

  “自一期任务下达以后,我们都是拿到多少款,就去征收多少地。先行征收了6宗,便准备先行解决中心商务区的用地,其他产业用地,则考虑用另外的融资方式予以解决。但无论如何,还是要争取到今年年底前完成一期的16580亩任务才行。”在杨昌福看来,作为一切建设的先行条件,土地征收必须有序跟进。而资金问题,也不仅仅是困扰着他所在的国土这一个部门。

  “保守估计,建设秦王川在100个亿以上,目前的拨款只是杯水车薪,资金使用一直紧张。”

  兰州市发改委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说:“保守估计,建设秦王川在100个亿以上,目前的拨款仅仅是杯水车薪,资金使用一直紧张。尽管国家层面给予新区很大关注,但最主要还是政策优惠与特许,资金基本还是通过自筹和融资来解决。”

  因为在许多业内人士眼里,秦王川即使区位优势再得天独厚,有着一览无余的平坦土地,但这“一览无余”却真是除了土地再什么也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就是空白。

  “在道路建设方面,尽管五条最主要的道路完成了设计方案,但是总概算投资近80亿元,相当于修建两条南山路的成本。而众所周知,当初因为资金问题受困,仅修南山路,兰州就先后三次开工,一拖拖了十几年。”在兰州城建设计院规划师樊明眼里,仅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一项,对兰州来说压力很重。

  “此外,在能源方面,秦王川没有一处完备的发电厂,虽然依托于引大入秦工程,但也没有一处大型调水蓄水工程;同样,在供暖、供气等方面,遇到的压力也不小,就连基本的下水道,也得从头挖起。等到这时,你再去看那几十个‘小格子’,会觉得这‘棋’并不好落子,这‘曲子’也并非那么容易弹了。”樊明表示,他并不是在兰州全市上下齐心建设新区之际泼冷水,而是以一个规划从业者的身份认为,有关部门必须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因为资金断链,导致规划中途废止或全盘流产都有可能,这样的案例在兰州并非少见。

  樊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以来,兰州相继建设了雁滩、九州、安宁等三四个‘经济开发区’以及和平新区、科教城等‘科教新区’,还有‘平山造地’、‘兰北新区’等许多项目,起初规划都很完美,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资金这个根源问题开始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病症’,给这个城市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最明显的就是雁滩和九州。雁滩因为在有限的资金下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建设,使开发建设难以具备超前观念,最终刚建好没多久的‘新城’,竟成了旧城改造的对象;九州也一样,在没有对地质结构进行充分勘察论证的基础上,为了发展房地产项目便大面积盖楼,结果许多建筑都成了‘楼歪歪’,如果当初能挪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地质安全这个基本保障,九州也就不会出现日后那么多的事故了;还有科教城,原计划云集陇原高校于一区的,可后来,因为资金有限,配套建设跟不上,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许多大学不愿意来,现如今也只是两所大学在独立支撑……”说到这里,樊明郑重地补充说:“新区是为了促进兰州长远发展、实现城市重心转移而实施建设的,因此,老城建设的‘旧路子’现在绝对不能再走。不妨先学会策划,而后再规划。”

  对于他的这一观点,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信息研究处副处长汪少潭也深以为然。汪少潭认为:“新区的建设绝不是简单的克隆老区,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在这个起点上要超前,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也有专家认为,“此时,兰州市政府对老城区的一些项目要学会割舍,更需要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嗷嗷待哺’的新区上,打破行政区划、各自为政、谋求区域利益的观念,真正将此细化到一个事关兰州未来发展全局的战略。”

编辑:daodao712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10-1 18:37:01
兰州旧城区地域狭窄已无发展前景,秦王川是唯一的出路,但必须解决水的问题,建议在现有的引大上游修一条高质量的复线横穿秦川直通黄河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