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野公园何日榜上有名-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上海郊野公园何日榜上有名
[日期:2010-12-31]  来源:建筑时报    作者:倪超英   发表评论(0)打印



    12月20日,作为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2010科技活动节第一场分会场的活动,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正在进行一场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学术讨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春江作了《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基于生态学的观点》的学术报告,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朱祥明作了《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与实践的探索——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为例》的学术报告,让人们看到了郊野公园的建设不再是遥远的梦。

  郊野公园并非真的不存在

  在上海尽管至今几乎没有一座公园被命名为郊野公园,但据多年在国外从事郊野公园研究的刘春江博士的调查,我国郊野公园并非不存在,如千岛湖就是典型的郊野公园类型,主要理由是其负离子浓度达到了每立方厘米数万个(而室内仅几十个),符合这样的条件郊野公园在多个城市里都存在着,如北京、南京、昆明、深圳、成都等城市都有郊野公园。

  刘春江指出,郊野公园涉及人们对郊野景观的认知,特别是对乡村景观的认知,如溪流、青山、绿水、稻田等景观的完整保护和再现等。而上海正是缺少这样的不可再生的乡村景观,如果不在建设的过程中挖掘利用的话,上海就会在郊野公园的建设上迷失方向。

  设计为郊野公园定位

  对于郊野公园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但是都没有落地建成郊野公园。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在设计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过程中,实践让他们总结出郊野公园的概念。这样说比较合理:位于城市近郊、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以生态保护、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由于是在原来的苗圃基础上设计建设的,因此设计从一开始定位于郊野公园的设计。基地原是一座经营了20多年的生产性苗圃,原有乔种类95种、灌木62种、本149种、藤本28种。公园的设计主题为“生态、自然、野趣”。

  按照郊野公园的特点,对现有河道中景观效果较好的区域加以维护;区域加以治理,梳理河道,通过不露痕迹的人为干预,形成流动的自然水系。利用地形及水位高差产生水系循环动力,形成活水系统。运用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算出服务设施的体量、数量及合理安排其定位,均匀、有效地控制全园的服务配套。各类服务设施尽量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规划便捷的道路系统,全园设置无障碍设施建设后的林中木栈道景观,在几乎全部保留原香樟林的基础上,合理布置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游客畅游其间,流连忘返。

  通过规划设计理水环节中“聚”与“分”的处理,使水面拉宽,增加了场所的景深层次。另外通过架栈道、设景亭、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改变了原先脏、乱、差的景观面貌,成为滨江森林公园内又一景区——水生植物湿地区。并保留了水杉林,与新建的木质小品很好地结合。

  郊野公园建设步伐亟需加快

  学术讨论中专家指出,郊野公园的兴起与发展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考验。如何定位郊野公园的整体形象?如何规划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郊野公园?这些都是急需解决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城市居民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拥有郊区的独户住宅并通过“住”的形式增进人与自然的交流,我国城市居民与自然的交流只能寄望于郊外的短途“游”来实现。就此意义而言,郊区生态环境成了城市人认识、接触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窗口”。

  上海从2003年开始,便引入郊野公园的概念并进行了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初步探索实践。因此,上海加快郊野公园建设首先要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将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中,全面明确郊野公园的法律地位,尽早形成郊野公园的体系和特色;二是加快郊野公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权威的开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包括概念、定位、目标等等,避免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概念化、标签化;三是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郊野公园的成功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郊野公园审批、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