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论坛: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学术思想|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园冶论坛: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日期:2011-01-06]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   在12月26日召开的“首届园冶论坛暨园冶杯国际竞赛”颁奖活动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建宁以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网师园和罗马三大名园之一兰特庄园分别作为东、西方园林的代表,剖析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差异,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园林该怎么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朱建宁演讲:东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征之差异

    朱建宁教授讲到,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可以从两方面探源,即自然环境和语言文化。

  从自然环境上看,中国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地形多样,以高山大河为标志,其大部分地处亚洲内陆,只有东南面向大海,造就了中国多样性的自然环境风貌;而欧洲的43个国家中有33个面海,整个欧洲大陆就是一个半岛,整个美洲就像浮在海上的大小船只,而大洋洲就更像漂在海上的浮萍。不同的气候使得中西方农耕文明产生了差异。

    中国强调人为核心,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并提倡人格精神。古代皇帝重视天文历法,每年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西方人讲究天,在宇宙观中也有哲理性和感性的一面,但是,这种感性却体现为虔诚而深沉的宗教情怀。宗教事实上是一种哲学加上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西方的基督教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它主导着西方人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只应该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积德行善,才能从上帝那里看到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才有希望在末日审判时获得上帝垂怜,回归天堂乐土。这是基督教的教义。西方人把崇拜的对象归之于外在的人格化的神,以基督为代表,是绝对的权威,人类只是他的羊群,神职人员被称为“牧师”,老百姓都归他们放牧。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可就大不一样。宇宙本体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是一个自我感性的本体。意思是说,中华民族对待客观世界重感性,爱把客观世界纳入主观世界之中,以感性认识为起点,用社会性和哲学的观点来理解自然,注重伦常之理,着重于人的主观内省。我们的先祖非常富有人文情怀,爱把客观事物都赋予伦理道德和人性的色彩。一句话:重伦理道德、重感情、重人性、以人为本。西方人讲自然也讲社会,但主要是自然科学化的社会;中国人讲社会也讲自然,但却是感性化、社会伦理化的自然。

    我们因为用社会伦理化和人性化的感情眼光来看待自然,所以大自然无不打上人的思想感情的烙印,山水花鸟皆写意,落花流水都是情。这个差别引起了东方和西方在哲学思想上、道德观念上、艺术思想上一系列的差异。

园冶论坛: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中国的自然环境
 
园冶论坛: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中国的自然环境
 
园冶论坛: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西方的自然环境
 
园冶论坛: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西方的自然环境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