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园林学习网 → 国际动态|园林动态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第22届国际灵长类学大会在英国爱丁堡召开
8月3日,第22届国际灵长类学大会在英国爱丁堡召开,共有来自52个国家约1100人参加。灵长类学是专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学科,涉及灵长类进化、遗传、行为、保护等各个方面。灵长类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有80年历史,研究水平已经达到较高层次。国际灵长类大会是一次世界灵长类研究和保护工作的盛会。 北京动物学会刘志槿博士在北京市科协的资助下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8月7日下午了大会报告。主要内容是:受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滇金丝猴种群在560,000~785,000年前经历过瓶颈效应,并导致种群的隔离,其后原本独立进化的两个进化支重新融合,而到了近期,由于栖息地的减少、生境的破碎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种群再次隔离,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地理分布格局。通过对157个滇金丝猴个体的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的分析,种群间的基因流主要被人类造成的隔离所阻断。我们认为栖息地的减少和人类活动是滇金丝猴致危的主要因素,而非遗传多样性的降低;所以建议今后对其保护工作的重点放在栖息地的恢复和保护。报告引起了听众的广泛关注,许多国际同行纷纷提问进行交流,表达了对我国灵长类保护研究的关注。 刘志槿博士从事我国濒危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的保护研究,2007年在分子生态学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Ecology”上发表封面文章。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