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绿最美的人居环境 生态福建成就绿色发展-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最绿最美的人居环境 生态福建成就绿色发展
[日期:2010-11-29]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吴美章 潘园园   发表评论(0)打印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

  我省作为全国重点林区,坚持弘扬生态文明,加快生态省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福建生态环境良好,一定要精心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家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今年初提出,全面开展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主的“四绿”工程建设,提高城乡绿化层次与水平。

  11月4日,省委、省政府再推举措,加快城乡绿化:着力抓好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因地制宜多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小街景等,加快城市立交桥、高架桥、坡岸、墙面、屋顶等立体绿化,加快城市绿化带、片林和重点地段的绿化美化彩化,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村镇绿化,2010-2011年计划创建300个绿色乡镇、2000个绿色村庄。

  八闽大地将更加葱茏,魅力无限。

  增绿,增绿,再增绿:延伸海西之绿

  庄水秋,漳州市龙文区碧湖村村支书。近来,他时常到村里各个角落转悠。碧湖村正在整体搬迁,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大型城市生态公园。他说:“村民们都和我一样很舍不得搬走,但大家对建设生态公园都很支持,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80%的拆迁任务。”

  这个生态公园位于漳州九龙大道以东,占地面积3400亩,是目前我省在建的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建成后将与目前在建的江滨公园相连,构成九龙江畔的一条生态休闲大走廊。

  不仅在龙文区,在漳州,在全省,今年初以来,这样建绿、插绿的场面随处可见,借助“四绿”工程建设,我省向生态省建设新高地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坚。

  山多林多是我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增强了林业活力,全省呈现出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良好局面。全省森林覆盖率也从62.96%提升到63.1%,持续居全国第一。

  “但是,我省森林覆盖率也存在二元结构。森林覆盖带主要分布在山区、林区,城市、村镇分布较少。”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说,“个别地方新区和新村建设‘只有新房、没有新绿’。如果一直在山上做文章,保持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很困难。”

  面对有限的绿化空间,我省该如何作为?

  积极争取发展政策。今年起,省级以上4226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2元,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去年,省财政对全省1.15亿亩森林实行火灾保险后,今年起实行政策性综合保险,将险种拓展到火灾、风灾、冻灾、病虫灾,目前全省承保面积450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全纳入综合保险;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从今年起省级财政开展林良种、造林苗木补贴试点,今年初以来,省财政已投入4000万元;从今年1月1日起,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到10%。

  突出重点区位造林。造林绿化在绿化荒山的基础上,由注重山区、林区向沿海、城市、乡村拓展,加快森林城市、森林村镇、森林通道和森林屏障建设。

  截至10月20日,全省“四绿”工程建设已完成绿化投入超过26亿元。其中,城市新增绿地2693.69公顷;新增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97公顷,新增乡镇公园绿地面积263公顷,初步建成602个“绿色村庄”。

  增绿,增绿,再增绿,海西之绿不断在拓展、延伸。

  减排,减排,再减排:成就绿色发展

  去年10月,在省环保厅对全省皮革行业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全省109家制革企业中有92家存在污染防治问题,直接威胁水源安全。于是,一场针对皮革行业的“环保风暴”拉开序幕。一张张“限产”紧急通知发出,全省90%以上皮革企业被责令关闭、停产或限期整改。

  日前,在位于晋江的全国皮革龙头企业兴业皮革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污水经环保处理后变得清澈见底,车间里一条条清洁生产线实现了污水分流分治、氨氮达标排放、中水循环回用。一场“环保风暴”成功倒逼皮革产业华丽转身,走上可持续发展绿色之路。

  “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被首次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按计划,到“十一五”结束,我省的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16%,排放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分别要比2005年降低4.8%和8%。

  “节能减排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通过实施一系列铁腕举措,让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感到痛!”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近年来,省政府与设区市、设区市与县(市、区)政府层层签订节能减排责任书,并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地方政府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

  为了保护母亲河不受污染,我省连续三年把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列入省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将整治情况列入各地官员政绩考核,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整治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每年5000万元、2800万元、500万元分别提高到1亿元、9000万元和1500万元。

  如今,接受环保“绿色”考核的政府和部门越来越多。今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环保“一岗双责”,对各级政府和40多个省直部门环保监督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并将环保监管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未完成环保任务“一票否决”。

  生态,生态,更生态:增强幸福指数

  “树多,水好,空气好,在福建生活真是一种幸福。”不少在福建呆过的外省人感慨地说。

  五年来,我省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仍然保持稳定,群众“环境幸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省主要河流水质、城市空气质量均保持优良水平并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年截至9月底,12条主要河流Ⅰ类-Ⅲ类水质比例达95.4%,比2005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七大水系平均水平;全省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首位,达到63.1%。

  与此同时,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稳步推进。经环保部核定,我省2009年COD排放量为37.57万吨,比2005年减排4.65%,“十一五”期间减排4.8%的目标近在咫尺;SO2排放量41.97万吨,比2005年减排8.96%,已提前1年实现减排目标。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市、县污水处理厂80座,比2005年新增60座,处理能力比2005年翻一番,达327万吨/日。已建垃圾处理场53座,处理能力1.84万吨/日。工业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省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已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染水处理厂均按要求安装了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运行。

  作为全国最早提出生态省建设的省份之一,我省林地面积达1.37亿亩,占土地面积75.29%;林面积1490万亩,居全国首位。全省有高等野生植物4703种;陆生野生动物824种,种类约占全国1/3。至2009年底,全省已建地质公园12个、自然保护区92个、森林公园85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

  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专家评估成果,我省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8项服务功能评估总价值为7012.73亿元,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平均为8.27万元。

编辑:零度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