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西宁市城市建设走笔-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十一五”西宁市城市建设走笔
[日期:2011-01-10]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十一五”期间,在西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宁市城建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继续实施“扩市提位”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定位,以完善框架、强化功能、彰显特色、贴近民生为着力点,挥洒大手笔,把城建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切实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欣慰地看到,五年来,西宁市主城区的建设按照“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同步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拉开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个性。坚持走“整片开发、综合开发”的路子,强化“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理念,不断推进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多功能城市格局转变,初步形成生活环境良好、服务设施齐备、对外交通便捷、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使得西宁日渐成为全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交通通讯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经济与技术开发中心、资源精深加工中心和商住休闲中心。经过五年的努力,使西宁市成为全省投资环境最佳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等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个文明大气的现代化中心城市雏形渐具。“十一五”确定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重点项目蓝图已实实在在呈现于眼前,路网、水网、绿网、亮网及社会服务体系网络给这座城市有效地编织起一张硕大的“功能之网”、“幸福之网”。新增城市道路102公里、道路面积358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9平方米;人均水面面积1.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伴随着这一个个激昂的音符,汇聚成这座城市高亢磅礴的交响。

  我们欣慰地看到,以城市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做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大文章。结合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把改善生态环境、营造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强化高原山水城市和塑造城市特色,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引导城市合理布局,增强城市功能,美化城市形象,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特别注重将城市建设与群众幸福指数紧密结合,没有局限于做“门面”工作,而是把触角延伸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注重选择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城市景观等与市民工作生活最为密切的“民生细节”工程进行重点建设,这些工程涵盖了城市发展的道路、休闲娱乐、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使得城市功能大大提升。

  我们欣慰地看到,城市建设的重点已沿四个城市功能轴铺开美丽的画卷。向东,西宁城市地标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起航,与建国路改造和周家泉危房改造项目共同提升了东大门的形象;向南,南绕城主干道和快速路构筑起了城市交通通达四方的快捷;向西,海湖新区容颜渐显,一个集生态宜居、行政办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向北,纳建材、仓储、交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蒸蒸日上,一个新兴的城市交通运转服务集散中心已经崛起……城市建设的旋律,在大气而快节奏地演绎着这座城市迅疾前行的节拍。

  我们更有理由骄傲和自豪,城市建设的步伐在一路赶超中不断加快,赋予了这座古城以年轻的生命、年轻的活力、年轻的风采。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四个发展”则为西宁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和资源。赶超,不是梦;赶超,将推动西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忘我努力,托起西宁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彰显千年古城魅力精心打造宜居城市

  市政管护营造舒心环境

  “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以市政设施管养为重,全面加强市管道路、桥梁、路灯等市政设施的管理维护,保证了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转及完好率,努力创建美化、亮化、优化的城市环境。

  市政设施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西宁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各项市政设施管理制度,加大市政设施巡查力度,规范市政设施管理行为,市政“110”投诉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及时受理、排查、协调有关部门及市民反映市政工作热点、难点,事件办结率为100%。

  坚持“全心全意服务于市政管养事业”工作宗旨,对市政设施进行专业的稳定的日常维修养护,全面做好各项市政设施管养工作,切实做到管养设施巡查到位,维护养护到位,现场管理到位,以良好态度服务市民。

  在做好市政设施管养工作的同时,做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以创建“城市大修样板路”为宗旨,“十一五”期间,实施市政工程项目涉及路灯、道路、桥梁检测、交通设施改造等7大项,24项工程项目,完成项目总投资约6.9亿元。特别是2006年实施亮化工程以来,对恰园路、夏都大道、柴达路、东关大街等25条道路实施了亮化工程,完成投资9500万元,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2008年,黄河路道路及景观改造工程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及市民的好评。2010年,完成海晏路、小桥大街、八一路、柴达木路道路大修整治工程,使城市道路主网络骨架日趋完善。

  西宁地标――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启航

  随着中西部铁路网尤其是国家快速铁路运输网的逐渐完善,西宁火车站的交通枢纽地位及运输辐射功能逐渐增强,同时,已开工建设的兰新客运专线以及拟建的西宁至成都等铁路线的接入,现有西宁站已无法适应青海乃至青藏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

  为了把西宁火车站建设成为融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商业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客流商务中心,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地标性建筑,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以这次站房改造为契机,结合我市长远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西宁站及周边区域综合功能。建设以西宁站为核心的地标性建筑群,塑造以站前广场和湟水河为核心的区域景观,提升西宁站商业品位。努力把西宁站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为融多种交通集散、综合商务开发、城市景观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交通商务区。

  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分为核心工程、配套工程及其他工程。

  核心工程为“快速疏散旅客,承担公共交通功能的市政公共设施”。主要包括广场周边道路工程、站前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工程、市政配套预留工程、公交首末站工程等。

  配套工程为“完善疏散功能,改善整体环境的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滨河南路工程、湟水河河道改造及水系景观工程、邮政枢纽及长途客运站工程等。

  其他工程为“保障项目实施,推进项目进度的必备设施”。主要包括西站过渡配套工程、弃土场、安置小区路网配套、安置用地征地拆迁等。

  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展、突出特色、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体现人文理念的要求,将其打造成依山傍水、灵动开阔、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环境优美、服务市民的活动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建成后的站前广场和水系景观,将是我市面积最大的城市景观区,为不断更新规划观念,力求不留遗憾,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全国范围内征集景观设计方案,委托国内知名设计院结合站房设计,开展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场景观环境、交通道路组织等专项规划设计。截至目前,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节能建筑引领绿色低碳新生活

  从2005年开始,西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全面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50%节能标准,居住建筑65%节能标准。2007年1月1日起,在西宁市区内的建筑工地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2008年年底前全市(不含三县)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推广应用粉煤灰砖、煤矸石砖新型墙体材料,以及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结构、页岩砖及页岩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

  “十一五”期间,完成5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以来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存在热工缺陷的部位发霉、返潮、结露等问题,改造后住户反映室内平均温度较改造前提高了3℃-4℃,受到住户和社会的好评。“十一五”期间,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组织申报了国家、省级太阳能热水、采暖示范项目4个、光电应用项目5个,建筑面积约60.88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照明道路总长8.04公里。西宁市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编辑:anna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