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太阳能竹屋”亮相2010工博会-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同济大学“太阳能竹屋”亮相2010工博会
[日期:2010-11-24]  来源:凤凰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同济-新奥校企合作屡创佳绩科技创新引领低碳建筑新方向

  2010年11月12日,上海——日前,201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同济大学携其参展作品“太阳能屋”模型亮相本次工博会的“科技创新”展。“太阳能竹屋”由同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及指导教师组成的项目团队构思、设计和建造,由国内著名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新奥集团为同济大学提供赞助,于今年6月参加了由美国能源部与西班牙政府联合主办、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为科技节能领域的创新型成果,“太阳能竹屋”体现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在住宅建筑领域的巧妙利用,向人们展示了自产能源超越自耗能源近两倍的产能建筑。

  同济大学“太阳能竹屋”是一座建筑面积74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小屋,其设计结合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元素(反宇屋顶),与光伏组件的高效排布,充分体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理念和智慧。在今年6月参加“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期间,“太阳能竹屋”吸引了大量欧洲媒体及公众的热切关注。作为首次参赛并与发达国家著名大学同台竞技的中国团队,同济大学最终取得了总分第11名的优异成绩。对于“太阳能竹屋”参加本次工博会科技创新展,“太阳能竹屋”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洪卫教授表示:“我们在西班牙圆满完成了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佳绩,这次能在工博会上首次与国内公众见面,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新奥集团与同济大学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方面长期、深入的合作,也为我们不断坚持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中知名的创新型企业,新奥集团致力于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凭借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领先实力,新奥集团不仅为“太阳能竹屋”提供了研发资金,更和同济大学有多项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合作项目。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发电与建筑物有机结合,利用建筑物的迎光面,吸收太阳辐射能直接变成电能,将耗能建筑转变为产能建筑。BIPV充分利用已有立体空间,不需占用昂贵的土地资源,代表着低碳绿色的未来生态建筑发展新方向。除“太阳能竹屋”之外,双方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的合作项目还包括获国家专项资助的同济大学科技园“上海国际设计一场”与“同济校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之一的留学生楼建筑光伏系统。两座楼宇均应用了不同形式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展现出建筑美学与光伏技术的完美结合。

  同济与新奥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6年11月,双方就签署了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协议,以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为重点,坚持科技创新,通过组建“清洁能源联合研究所”等方式,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远的合作。在“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下,新奥集团与同济大学在清洁能源领域长期深入的合作,促进了该领域内的人才培养,并进一步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关于新奥集团

  新奥集团创建于1989年,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集团。新奥以创新清洁能源为使命,依托系统能效技术和煤基能源低碳转化技术的创新,围绕节能减排、传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并逐步构建了能源分销与太阳能源,能源化工与能源科技一体化的市场网络与解决方案布局,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用能、节能和环保要求。

  新奥集团旗下的新奥太阳能源公司是一家以高性能光伏组件的研发制造与集成业务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息太阳能源集成服务的企业。公司专注于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创新,新奥太阳能源已将光伏电池组件的转换率提升到9.2%,成为全球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技术最高的企业。

  上海国际设计一场是同济科技园的一部分,由既有巴士停车场改建,主要功能为建筑设计、创意设计及咨询服务等。本项目作为“环同济知识经济产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配合杨浦区的整体规划,融入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环境宜人的高校知识园区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的基地。该建筑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既有建筑而不是简单拆除,经测算可减少建筑垃圾50,000吨,节省混凝土材料18,000立方米,减排4,000多吨,年产生绿色电力1,300万度。

  同济大学留学生楼是新奥集团提供支持的校园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之一。该项目在南立面结合玻璃幕墙采用光伏玻璃,保持了建筑立面美观与太阳能光伏利用的协调。整个光伏系统采用64块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直流额定发电功率为7.104Kwp。发电区域为同济科技园留学生楼南立面,由单相逆变器均衡组成,通过交流并网配电柜连接到配电室220V低压单相并网,做到即时产生即时消耗的即发即用。

 

编辑:jo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