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旅游的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名胜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关于绿色旅游的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
[日期:2007-09-12]  来源:人民网环保论坛  作者:佚名   发表评论(0)打印



       什 么 是 绿 色 旅 游?

  当今“绿色”正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绿色革命风暴”,绿色旅游也在其中。

  (一)绿色旅游的定义
  绿色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具有亲环境或环保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服务。狭义的绿色旅游即农村旅游,即发生在农村、山区和渔村的活动。本文所论及的绿色旅游取其广义。

  (二)绿色旅游的内涵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而“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在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小,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作为旅游者是在旅游时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物、植物,进行绿色消费,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三)绿色认证体系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当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为此,21世纪的旅游业必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同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者也会自觉地寻求“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在90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游行业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绿色环球21”认证。当今,“ISO14000”、“绿色环球21”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也是旅游业增强竞争力,跻身国际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人民网环保论坛)


绿色旅游体系: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皆绿色

  人民网环保论坛 王兴斌:地球在呼唤绿色,人类在渴求绿色。作为生命象征的绿色,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珍贵。
  旅游作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前卫生活方式,现在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搞活、利国富民的新兴产业已经被官、企、民认同,旅游开发汹涌成潮,排浪推进。
  此时此刻,在蓝天、碧水、青山、绿茵的千岛湖畔,海峡两岸学界业界同仁聚首一堂,共同切磋旅游与环境的世纪性和世界性话题,呼唤绿色世纪的到来,是顺民心、合潮流的适时盛举。
  旅游业是以特定的资源为依托的服务业。它与任何产业一样,也以消耗一定的资源为代价。但是,与工业、矿业等第二产业相比,与伐树开荒、毁耕田、放牧渔猎等传统农业相比,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笔者曾在鄂西一个偏远山岳旅游地,看到在大洋彼岸的全球第一个国家公园中的一句警语:“除脚印以外什么都不要留下,除相片以外什么都不要带走”。旅游者离家出门花钱“购买”的“旅游”这种“商品”是一种观赏、体验和经历,而不是去“买回”那里的一花一、一山一水、一景一物。

  多少次对中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都是相同的:选择出游目的地首要因素是优良的环境质量。环境已成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成为旅游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天然的藕合性。旅游业应当而且可以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锋产业。
  但是,任何发展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无序、无度的旅游开发,导致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损伤或破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旅游是“无烟工业”,但并非“无污染行业”。

  世界旅游组织(WTO)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吉艾黎先生,在2006年3月3月柏林世界旅游推销会的开幕式上,展望今后20年世界旅游发展前景时喜忧交加地说:“1995年到2020年之间,欧洲旅游者流量将翻一番,而全世界将增长3倍。这样惊人的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不难想象的。一方面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大量活动,但另一方面带来的文化、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一前景需要我们深思,通过旅游业的发展究竟希望为我们自已和后代建设怎样的经济和社全?”他自己的回答是:“我们希望建设这样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平衡、负责、关心环境,与此同时,有益于贸易自由化和技术创新,有利于人类交流。”
  权衡利弊得失,发展旅游无疑是利大于弊,尤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旅游资源十分珍贵的地区,开发旅游比起开发其它产业,更是利多弊少。能否趋利避弊,关键在于能否按照生态规律和旅游规律进行科学的旅游开发、消费、经营和管理,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其利发挥到最大程度,把其弊减少到小限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建立旅游绿色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体系,坚持旅游科学开发管理,减少粗放式开发,防止低水平开发,杜绝破坏性开发,是实现开发与保护的统一,达到旅游与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绿色开发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原则,对旅游开发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有序、合理开发建设。
  景区景点、饭店餐厅、交通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的建设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绿化和生态保育规划,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饭店、餐馆、接待中心等各类服务实体的体量、密度、质料、风格、色调等要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和功能用途相协调。自然风景旅游区内的建筑物,一般“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宜隐不宜显,宜土不宜洋”。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景观区内修建索道、缆车、滑道等有可能损害景观和环境的人工设施,要反复论证,权衡利弊,慎之又慎。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他、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保护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敏感区或精华区段,实行“区内游、区外住”。在环境与资源易遭损耗的核心旅游线路、区段,必须控制游客流量,采取定线、定时、定量游。
  对自然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段实行分区轮流休游,以休养生息、保育生态。
  对各类旅游目的地测定社会环境容量(或承载量)、生态环境容量和接待设施容量,确定最大容量与最佳容量的界限,力求使旅游活动对资源与环境的耗损最小化,保证旅游质量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绿色产品
  以海内外各类游客,主要是各群体城镇居民的心理、生理、理念和审美的需求为导向,以本地的特色生态资源为基础,寻求供需之间的最佳对接点,推出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产品。
  大力开发森林旅游、观鸟旅游、农业观光、草原旅游、海洋旅游、江湖旅游、滑雪、漂流、登山、攀岩、探险、沙漠旅游,兴建植物园、动物园、海洋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自然旅游产品、绿色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品,引导旅游者广泛地、畅通地走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同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绿色经营
  各类旅游企业,尤其是饭店、餐馆等,推广节水、节电技术、减少废弃物、设置无烟客房、餐厅和会议室,实行绿色经营。
  各类旅游地实行绿色装修,不使用污染性涂料、器材、家具,少用塑料餐具、提袋。尽量使用自然能源、生态能源(沼气)清洁能源、无氟制冷。为
  游客提供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食品。
  开发绿色旅游商品,不生产、不出售用保护动物、植物制造的旅游食品、用品、纪念品。
  开展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地方的、民族的、乡土的文化、娱乐、体育、竞技活动。
  发展绿色交通,提倡无污染交通工具,如电瓶车(船)、畜力车、人力车(船),控制汽车、游艇尾气排放。修建环保停车场、绿色停车场,使用无污染生态材料,如石板、卵石、沙子等铺设自然景区的道路。
  提倡清洁厕所、节水厕所,设置环保厕所,推广生态、沼气厕所。
  在旅游企业中,广泛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绿色消费
  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环保旅游、理性旅游、知性之旅、负责任旅游、低影响旅游、艰苦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陡步旅游,提倡游客在旅游全过程中讲究卫生、回收垃圾、保护动植物,不购、不吃、不伤保护动植物,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做一个文明旅游者。

  ●绿色宣传
  广泛、持久地开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工作,提高旅游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绿色旅游意识。
  各类旅游目的地,主要是自然生态旅游地和文化旅游地建立游客宣传教育中心,建成向旅游者宣传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的课堂。
  精心编写富有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导游词,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著名历史发生地等,设置科学的说明碑(牌)。
  通过书籍、报刊、电台、电视、网站等宣传、信息媒体,广泛、深入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以旅游为重要或支柱产业的地区和著名旅游城市,把旅游知识、环保知识列为中小学教学的内容,增强全民的旅游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

  ●绿色培训
  对旅游开发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服务人员、后勤人员、导游领队,普遍进行生态教育、绿色培训,使他们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生态和环保的专门知识。
  要培训管理者,首先是培训主管与分管旅游的各级干部。
  决不能让“生态盲”去主管旅游、开发旅游、经营旅游。
  旅游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把旅游环境与生态保护列为必修课。

  ●绿色管理
  制订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旅游产品质量标准、绿色旅游服务标准与绿色旅游管理标准,如绿色饭店标准、绿色餐馆标准等,
  使绿色旅游开发、经营、消费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健全全省环境监测网络,各旅游区(点)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工作。
  旅游主管部门对定为绿色企业、绿色景区给于表彰、奖励和优惠。
  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通过税收(如旅游资源税)、环境补偿(环境保护费)、罚款、赔款等经济方式,影响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的行为,从而达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正确处理游客数量与旅游质量的关系、游客人次与人均消费的关系、旅游收入最大化与旅游资源耗费最小化、短期增长与持久发展的关系,旅游经济发展的粗放式与集约式、外延式与内涵式、数量型与质量型、速度型与效益型的关系,探寻旅游可持续的新方式。

  ●科技支撑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采用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生物手段、工程手段、计算机手段等,促进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推广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加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投入。

  ●国际合作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规划、项目和融资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领域、多种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计划开发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保护组织、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遣产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保护联盟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东亚自然保护研究、监测与培训中心等国际自然和文化保护组织广泛建立联系,加强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绿色旅游体系。
  在旅游企业中,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旅游业只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道路长得很。建立旅游绿色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个课题还没有真正破题。笔者愿以一孔之见,就教于海峡两岸的旅游学、环保界同仁。


你能做到绿色旅游吗?

  中国电力新闻网:众所周知,旅游可以愉悦身心,增长见识,陶冶性情。黄金周给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带来了滚滚财源和高人气,同时也留下了如小山般的垃圾。从景区看到,黄金周期间及其后,有数不清的方便面袋、乳品包装袋、一次性塑料餐盒等花花绿绿的塑料软制品,连田地里、树枝上、水池边也随处可见这些废弃塑料污染物。环卫工人每天要从景区清理出垃圾数以万吨计的垃圾,仅沙湖景区去年国庆黄金周每天就清理出垃圾20多吨,需要动用10辆垃圾车搬运。随意丢弃的垃圾成为黄金周里的不和谐音。
  据了解,每逢黄金周各大景区里最忙的就是环卫工人。去年国庆黄金周沙湖景区120多名环卫工人从清晨6点开始清扫,直到最后一批游客离开。沙湖景区共有40平方公里的清扫面积,每天可以清扫出20多吨各种垃圾,这是平时的4到5倍。在游客喜欢逗留的沙滩上,清扫难度非常之大,鸡蛋皮、瓜子皮等混在其中,环卫工人需要用特制的筛子过滤后才能清出沙滩。虽然沙滩上设立提示牌,提示游客不要随意在沙滩丢弃垃圾,但大多数游客似乎对提示牌视而不见。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随意扔方便面袋、乳品包装袋、鸡蛋皮、瓜子皮等杂物;二是不按景区提示牌践踏花草、折断树枝等;三是越界攀援树木、景物拍照,损坏景物;四是乱涂乱划,还美其名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到此一游”等。其它不文明旅游的行为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不文明行为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清理工作量,同时对景区自然景观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现在越多的游客进入自然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对当地的生态、动植物和文化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游客的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自然保护地区至关重要。调查显示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如果提供信息、加以引导,游客可以成为自然保护的促进力量,反之会对中国脆弱的自然环境带来进一步的破坏。
  近来“文明旅游”、“绿色旅游”得到了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普遍欢迎,我们提倡对自然友好的旅游方式,尤其是在五一黄金周的高峰旅游期,在全国公众中呼吁做绿色游客,留住美好自然。对自然友好的旅游方式让我们的后代还能享有美好自然。

  笔者认为,要实现“绿色旅游”,做一个“绿色游客”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仔细准备旅行携带物品,减少途中购买品种、数量,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带一张地图;二是选择提供环保信息的景区、旅行社、旅馆和导游;三是计算自己的碳排放并尽量选择用低碳的方式旅行;通过植树抵减我的‘碳足迹’,减缓气候变化,降低地球负担;四是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五是携带自己的旅行包,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六是不随意丢鸡蛋皮、瓜子皮等垃圾和电池等。
  最后想提醒的是,倡导“绿色旅游”是每一个游客应尽的义务,通过“绿色旅游”陶冶情操,饱尝祖国大好河山如图美景。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在你尽情旅游时,千万不要忘了“绿色旅游”,做一个“绿色游客”。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