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明建起湿地文化博物馆 4月将向市民免费开放-名胜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华明建起湿地文化博物馆 4月将向市民免费开放
[日期:2008-03-31]  来源:北方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近日,一座出现在华明家园附近的奇特建筑引起了居民的特别关注。尽管尚未开放,但附近居民早已按捺不住好奇,纷纷前来一探究竟。原来,这座奇特的建筑就是近期将要向华明居民免费开放的华明博物馆。据了解,这是天津市首家乡镇级别的民俗博物馆,也是天津市第一家反映湿地文化的博物馆。昨日,在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探秘。 

  四大展馆纪录湿地历史 

  华明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室内展示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由四个大型展馆组成,展览物品总数达523件。这座博物馆将入门处约27平方米的区域设置成了序厅,设置前言和以华明镇为中心的天津东部地貌图,使人先对博物馆的背景及东丽、华明镇的区位有一个总体了解。 

  第一展馆:湿地景观展示区 

  又叫湿地景观展示区,不仅规划设置了湿地原貌看台、贝壳堤浮雕,还设置了互动狩猎场景和观景走廊,突出了该地区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让人们有机会站在历史的源头了解华明湿地时期的历史。在此处,有一道景观走廊,布满芦苇荡,人们经过时,如同在湿地上行走一般。 

  第二展馆:生产劳作展示区 

  第二展馆是占地约200平方米的生产劳作展示区。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水运码头、耕地景观,还可以一睹绳机编草的场景和推独轮车的场景。 

  第三展馆:生活场景展示区 

  第三展馆同样为约200平方米的生活场景展示区。这个展示区极具生活特色,它以1∶1民宅原型和人物原型的真实设置,真实地再现了东丽区早期居民的衣食起居及淳朴安宁的生活。一间屋子里老奶奶在纺线,另外一间屋子内一家三口在吃饭。老式的米柜、穿衣镜、炕桌等家具均是来自以前居民家中的实际摆设。游客置身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切实感受。 

  第四展馆:民俗文化展示区和现代及未来华明展示区 

  展示面积约为260平方米的第四展馆,被分为了(A)、(B)两个展示区。(A)区主要是民俗文化展示区,它以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拉洋片场景、爆米花场景、修鞋场景等结合民俗风情油画,展现该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B)区,则是现代及未来华明展示区。在这里,不仅设置了华明镇的原始村庄模型、现代华明镇模型,还设置了展现华明新生活的多媒体视频,华明镇1000万户居民的全家福都已录入其中。 

  特色设计让展览妙趣横生 

  据介绍,该馆力图采用声、光、电设计不同的程序自动控制,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的全方位感受,达到对时间、环境、自然状态的回忆与感知。在不同场景设计配合不同自然的声音,包括风声、水声、动物声以及昆虫声。采用多媒体再现、重叠投影再现等手段,让螃蟹、蝌蚪在水中“游动”、鸟群在空中“飞翔”。甚至气味都可以制造。另外,博物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让人们在用火枪狩猎、操作草绳编织机、压把井、拉洋片的过程中,体验民俗文化。 

  据了解,华明博物馆预计在4月中旬向市民免费开放,敬请关注。 

  有关链接 

  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座博物馆 

  最初建造这座华明博物馆的构想是,华明镇地处退海之地,具有典型的湿地环境生态特点,形成了北方独具特色的湿地人文景观。这种独特的湿地文化和生态烙印,具有更为宝贵的收藏价值。因此,将华明文化纳入滨海湿地文化的大背景,以湿地文明为主线,记录华明的历史文脉,串起华明的灿烂文化。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湿地  博物馆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