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村落评选传承乡村文脉-名胜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南海古村落评选传承乡村文脉
[日期:2010-12-1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今年6月,南海启动“十大古村落”评选活动,18个古村落进入候选名单。近日,10个自然村被授予牌匾并分别获得奖金3万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南北朝的往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南宋临安的旧景;人们描绘一个时代,最先描绘的往往就是这个时代的建筑。这是因为建筑见证了其时的人踪事迹和风云变幻,待时光渐渐沉淀,建筑就从一个物理的土工程变为精神的文化象征,成为一种穿透历史的现实存在,供后人缅怀凭吊。

  正因为古建筑串起了历史的链条,彰显出鲜明的文化特色,人们多会倍加珍惜。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常常会惊叹于那里古建筑保护之完好,巴黎的凡尔赛宫、布鲁塞尔的议会大厦、阿姆斯特丹的水坝广场……这些数不胜数、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欧洲各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保护古建筑,任何人任何时候对古建筑的破坏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当然,他们不排斥现代建筑的建设,但新老建筑必须协调,新建筑物不能对古建筑的风格有任何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的建筑却呈现出断裂的态势。人们悲伤地看到,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文物古建、历史街区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灰飞烟灭”,楼龄不久的高楼被爆破的消息也不是新鲜事。前不久,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原因是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而资料显示,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为74年,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132年。

  城市建设毕竟不是谱写诗歌,不能一味地发思古之幽情,人口的增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高效地利用空间,更加科学地设计建筑。很多地方面临现代化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矛盾,不是现代化建设湮没历史建筑,就是历史建筑妨碍现代化建设。这种矛盾,在佛山这样的城市尤为突出,一方面,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给佛山留下了大量的古迹,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沿的风雷激荡又使佛山发生千年未有的剧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破旧立新与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就显得格外关键。

  南海评选“十大古村落”就是一个好办法。过去,很多地方的农村建设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缺乏官方的引导和支持,很多古建筑毁于无意识的村民之手,古木参天、鸡犬相闻的古村落风貌渐行渐远。政府发起古村落评选并发放奖金,不但会激起居民对栖息之地的热爱,还让他们有了保护古村落的资金保障。而在那些没有古迹的村落,则可放手进行现代化建设,展现乡村的现代之美。

  当然,保护古村落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仅靠财政经费难以满足修缮与保护古村落的需要。在历史遗迹保护中,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国内外比较普遍的做法。如德国的许多古城堡在二战期间被毁,政府通过转让方式,将这些古城堡交给有足够经济实力的贵族进行修复与保护,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基于同样的道理,南海可动员社会力量,引导乡村名门望族主导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实现文化传承与居民自建家园的良性互动。

 

编辑:anna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古村落  南海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