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遗产要闻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全国政协与部委座谈:京杭大运河先保护后"申遗"
人民政协报报记者 乌云斯琴: 十届政协以来有几十位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多次通过提案呼吁,加强京杭大运河历史遗迹保护、研究大运河历史文化、挖掘传承大运河文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建议进行水利、航运、文化研究挖掘、全面规划实现大运河可持续发展。2006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由全国政协文史委组织筹划的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考察活动,掀起了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潮。国家文物局去年底公布我国重新设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时,将大运河列入其中。 “联合国对申遗工作采取平衡性战略,鼓励没有申请的国家积极申请,而对我国这样的遗产申请大国管理严格,这对我们的项目申请造成很大阻力”,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京杭大运河“申遗”的复杂性时表示,大运河是一种新型文化保护项目,属于文化线路保护,涉及面广、文物类型众多。他表示,京杭大运河涉及地区多,各地对大运河保护意见不一致也是问题之一。如果个别地区保护不力会影响整体“申遗”工作。考虑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规则和程序,以及国家申报世界遗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也考虑到大运河保护管理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与会各承办单位认为,应积极探讨构建高效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和计划,争取早日将我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座谈期间,提案人、有关专家学者和提案承办单位普遍认为,目前在“申遗”工作有难度的情况下先行保护是当务之急。大家认为,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应该设立有权威的、协调有效的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领导协调机构,建立大运河沿线相关城市的合作、协商和对话机制,以统筹各部委力量和各省市力量。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大运河沿线的相关省、市,在近期内集中开展大运河区域的文物资源全面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并制定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 据介绍,国务院各部门已采取相关措施推动大运河保护工作。如,国家文物局将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将京杭大运河文物作为重点进行普查。为便于各地协调保护工作,他们要求各地上报保护计划,以形成整体保护方案。国家发改委正就大运河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保护运河的同时考虑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财政部已将大运河保护列入“十一五”规划,并拨款项大力支持京杭大运河保护。
编辑:admin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