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让公众共享文化遗产(图)-遗产要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关注:让公众共享文化遗产(图)
[日期:2008-06-20]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中最重要的演出之一———四川民族民间歌舞《蜀风古韵》中的“康巴舞韵”

  6月14日,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来自四川的民族民间歌舞《蜀风古韵》正在演出,当来自正在遭受地震灾害的88位四川民间文化传承人向北京的观众展现羌族古乐、彝族风情、康巴舞韵时,得到现场观众最热烈欢迎,这场演出也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众多非物质文化演出中最重要的演出之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传承人很多都是农民,有的家里房子倒了,有的还有人员伤亡,我们考虑到四川的这个情况,准备这个活动就不搞了,但是四川的民间艺人坚定地表示,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展示出灾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要表现出四川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力量。


  这些传承人中有23位来自北川重灾区,足见民众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已深入人心。“遗产日”中的灾区文物保护

  记者从文化部了解到,6月14日作为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正恰逢奥运会开幕前夕,因此,北京2008年“文化遗产日”活动也同时成为了2008北京奥运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本次遗产日除了众多演出和展览、发布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评审情况之外,还特别关注了汶川地震灾区内受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工作。

  据介绍,连续3年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宣传,群众在感知、认同、接受,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行动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对此,周和平深有感触,他说,“这次地震共有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馆藏文物292件。我去灾区调研期间,看到了灾区的干部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一些行动。虽然当时余震不断,有的地方还经常有4.0级以上的地震,但是灾区的文化工作者和群众还冒着余震所带来的危险抢救文物,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和实物,同时也开始搜集地震的一些实物和记载当时的情况,准备给子孙后代留下这段难忘的记忆。最让人感动的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灾区的群众仍然按照传统的风俗继续过端午节,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慰藉心灵,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内心强大的支持作用。”

  此外,周和平还透露,温总理在几次会议上强调在重建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文化遗产,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学界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关心,前不久冯骥才和一批专家也在呼吁对北川羌族文化重灾区重建时要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启动羌族重灾区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将来在重建中,在受到摧毁性破坏的地方将建立起一批新的博物馆来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活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介绍说,灾情发生后,各文博单位紧急关闭开放的馆舍,实行24小时双值班制度。我们当地看到地震时段的录像回放,基本上是观众往外跑,博物馆的职工往里跑。保管部的职工向库房跑,展览部的职工向展厅跑。像都江堰文物局、重庆三峡文物馆职工冒着余震迅速将文物用海绵、软纸包装及时转移,足见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人人共享

  据介绍,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达2.36亿元。仅为抢救保护昆曲一项,从2002年开始,国家5年实际投入了5000万元。

  今年在北京,遗产日活动的项目超过了往年,在北京白塔寺举办了文化遗产日图片展;在北京帝王庙举办追索文物展,展出近5年来从海外回归祖国的五批共109件文物;彩画研究基地敦煌研究院和陶瓷研究基地故宫研究院等10多个文物研究单位在文化遗产日向社会开放,此外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博物馆或者优惠或者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外,还组织了专家对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学术讲座、论坛等,介绍和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知识。从6月4日开始北京市的各区县博物馆、社区组织了端午节、传统戏剧展演等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还有国家珍贵古籍特展、非遗传承人技艺展、北京老字号保护传承展等14场技艺和经典文化展览。

  此外,各地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山西从5月开始就启动“山西文物新发现大搜索”、“山西省文博事业推新人”、“文物保护志愿者考古体验”等活动。苏州在遗产日启动苏州园林监测系统,使将来如遭遇天灾系统能预留下来所有园林的“重生密码”;上海市推出古琴、昆曲、越剧等11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展演;湖南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特点是”文化大餐免费品尝“,为市民提供免费文物鉴定、各类展览、经典偶戏等;湖北在遗产日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落户三峡大学的消息……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政府对文化遗产日的文化保护宣传投入很大,而且,大投入的宣传是为了让更多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仅深入人心,更能发扬光大的目的明确,这种投入将随着时间的延续使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人人共享”成为一种公民认知常态。打造每一个人的文化遗产日

  从名字镌上故宫“景仁榜”的文物捐赠者,到长城脚下数十年如一日的“守城人”,随着全民族文化自觉时代的到来,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正在加入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行列,形成每一天都是每一个人的文化遗产日的氛围。

  目前的情况看,普通百姓为文化遗产“守夜”的现象正在增多。比如,河北抚宁农民张鹤珊、孙振元几十年来一直巡护长城;沈阳85岁的何钧佑坚持讲述记录即将失传的锡伯族民间故事,而都江堰“修坝”问题、圆明园防渗工程、北京大学“大拆迁”……民间对文化遗产的行动,推动了社会和政府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

  一直不断有学者提出,文化遗产是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基因”。没有过去和现在,就没有未来,文化遗产不仅是联系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正因文化遗产是我们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基因”,因此,“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创”。

  长期为文化遗产保护呼吁的冯骥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DNA。一半的中华文化延续的生命线便是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如果传承人没有了,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剩下的只能是一种纯物质的“历史见证”了。比如年画,虽然它本身是物质性的,但年画的技艺与使用时的风俗是由一代代人口口相传的,是非物质的,如果艺术没了,技艺消亡,不再制作也不再使用,剩下的却只有物质性的年画。它活态的生命便不复存在。他说,不让任何一项重要的遗产失去传承,让每个民众都有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非常重要。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有一句名言: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人的肌体;而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从目前我国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主要还处于政府完全主导,大众保护意识逐渐唤起的阶段,还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力量进一步积极认同和广泛参与。只有到了全民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使命,让文化遗产日成为每一个人的文化遗产日时,文化遗产保护才能真正持久、深入,才能真正让每一天都成为我们自觉的“文化遗产日”。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