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现“盲点”——自行车道无踪影
当地铁、轻轨、BRT、公交专用线以及立交桥等城市交通设施,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开始普及的时候,城市中的车辆也越来越多。原本被认为是解决交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即通过兴建、改建、扩建城市的道路、桥梁,扩大交通流量的办法,在汹涌的居民购车大跃进面前,彻底失灵了。而随后而来的限号、禁购、提高停车费等一系列新的治堵措施,不仅没有解决各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反而更增添了市民越来越多的怨气。正当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对城市交通状况感到头疼和不满的时候,不少的城市人群开始尝试骑自行车出门。虽然无论是从中国的传统看,还是从我们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骑自行车本应该是一个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好办法,但是当你真正开始准备尝试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很多的城市,根本就没有自行车道。
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的从我们对城市现代化的认识谈起。
首先,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而绝大多数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把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和像蝗虫一样的汽车,作为城市的基本象征,这是产生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其次,刚刚走向小康的城市居民,纷纷把实现自己的汽车梦,作为体现个人身份和价值的一种象征,它不仅加剧了交通拥堵,而且还使得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病中的癌症。
虽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已经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汽车的数量,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用良好的公共交通体系,尽可能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但是,由于我们和他们对城市现代化的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它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即使在最偏远的中小城市,都能够随时看到堵车现象,而且绝大多数城市没有自行车道的事实,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默认。因此,对于城市中出现的交通拥堵和没有自行车道的现象,我们的第一反映,除了正常的不满和诧异之外,还应该对从城市管理者到市民本身的选择和认同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
目前,尽管中国还是名义上的世界自行车大国,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大中城市中,选择自行车出行的人还不到1%,联想到丹麦的18%和新西兰的27%,美国正在兴起的城市自行车运动,以及伴随着城市交通问题而出现的其它问题,我们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中,开展大跃进式的城市化运动,让自行车边缘化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
尽管大量的汽车会给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带来极大的社会成本,例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频发的交通事故以及生产越来越多的胖子等,而骑自行车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而且还能够产生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做的决不仅仅是建设一些城市自行车道那么简单,改变对城市现代化的片面认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编辑:wenweihua
相关阅读
专家:“路路通”或导致城市空间“摊大饼”
地铁越修越多,为什么城市交通越发拥堵?2040年前上海建设用地零增长,交通规划如何适应?昨天召开的“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城市交通与绿色出行”上,与会专家提出,轨道交通建设是一把“双刃剑”,随着郊区新城越建越多【详细】
城轨规划获批城市增至36个 今年投资将达2200亿
当前多个城市掀起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热潮。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中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今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专家表示,在地方一窝蜂地建设轨道交通时应注意防范融资风险。【详细】
交通规划:空间布局的“夹缝”中求生
“交通系统的意义,不在于满足更多小汽车的需要,使驾车者出行距离更远,能去的地方更多,出行速度更快,而在于将人与物带至他们最该去的地方,在有限的地段内集中尽可能多数量与多类型的人与物,从而增大选择的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一言以蔽之,成功的交通系统使不必要的交通量达到最小。”【详细】
湖北:“祖国立交桥”计划正式出炉
9月3日,湖北省交通厅对外正式发布了《“建设祖国立交桥”综合交通战略规划》。历时两年的酝酿和规划,“祖国立交桥”计划正式“出炉”。在铁路方面,将建成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合理、内联外畅、功能完善的“六纵四横”铁路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