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派“加州花园”景观设计思想
[摘 要] 本文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派“加州花园”景观设计思想为出发点,结合实例探讨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思想 居住区
引言
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活行为都是围绕居住地展开,先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理活动需求,再通过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逐渐扩大生活圈,从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到居住区,从城市中心区到城市边缘地带,进而扩展到省内及国内外。因为居民的健身漫步、邻里交往等活动大多在居住地开展,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类使用人群的户外生活,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派“加州花园”景观设计思想
园林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加利福尼亚是二战后美国景观规划设计流派的一个中心。与东海岸移植欧洲的现代主义不同,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学派”是美国本土产生的一种现代景观设计风格。二战以后,轻松休闲的加利福尼亚生活方式充分地繁荣,室外进餐和招待会为人们所喜爱。“加州花园”随之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作为丘奇、艾克博和其他风景园林师的主要作品概括出来的样本,被描写成一个不规则的室外生活空间(图1,图2)。
“加州花园”通常尺度较小,位于乡村的一般333m2左右,位于城镇的约93 m2大小。其典型特征包括简洁的形式、室内外直接的联系、可以布置花园家具的紧邻住宅的硬质表面、小块的不规则草地、红木平台、木质长凳、游泳池、烤肉架以及其他消遣设施。使用者将花园视为露天客厅,围篱、墙和屏障创造了私密性,原有的树木和新建的凉棚为居民提供了荫凉,为了适应夏季干旱的气候条件,可以选择养护费用低的种植方式。有的花园还借鉴日本园林的一些特点,如低矮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常绿树和自然点缀的石块(图3,图4)。
“加州花园”是一个艺术的、功能的和社会的构图,它的每一部分都综合了气候、景观和生活方式的各种需求。是本土的、时代的和人性化的设计,既满足了舒适的户外生活的需要,维护也非常容易。
二、居住区中居民户外活动类型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户外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又称连锁性活动三种类型),并指出它们与户外物质环境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户外物质环境质量的提高将大大促进自发性以及社会性活动的产生,而不理想的户外空间只能引发必要性活动。
1.必要性活动
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的必要性活动,主要是指居民不由自主的、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如穿行、上学、上班、等候、购物等。经过分析,以发生必要性活动为主的居住区外环境空间主要包括宅间绿地、回家通道、入户道路等区域。
2.自发性活动
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自发性活动,与必要性活动相比它是另一类全然不同的活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晨练、散步、驻足观景、休息闲坐、老人或母携儿童玩耍等。居住区自发性活动较多的发生地点是公共绿地。
3.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也称为被动式接触。包括室外社交、聊天交谈、儿童游戏、各种球类活动、静坐观看、下棋、朋友聚会、野餐等。社会性活动较多的发生地点也是居住区公共绿地。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营造适于居住的户外生活环境,通过设置健身区运动场、儿童游乐场、休闲广场以及小绿地等公共空间,满足人们驻足、小憩、玩耍的需求,引导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产生。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绿化和视觉上的艺术美景,更应赋予室外空间更多功能:鼓励人们亲近自然,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场所和设施;为人们的交往提供条件,促进社区文化形成。设计重点包括以下几种场所景观:高利用率的步行道路;复合功能的休闲广场;生动有趣的儿童活动场地;设施完善的运动健身场地;形式多样的户外美食场所。
1.高利用率的步行道路
步行空间是居住区空间中极具平民性和大众性的组成部分,是融交通、商业、休闲、社会交往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也是一个绿色景观空间。步行道路不仅为居住区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而且能够使居民更好地亲近绿地,是营造居住区优质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
居住区中步行道路是绿地中利用率最多的场地,设计应以多样的形式适应更多的需求,例如散步路、健身步道、缓跑路、滑板路等(图5)。步行道路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最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力求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戏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次感(图6)。
2.功能复合的休闲广场
休闲广场主要用于满足居住区中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等需求。景观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休闲广场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本身的完整性,应多考虑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形成大小不一的地块,使场地既能提供用于个人交往的小尺度的私密空间,又可用于大型公共活动举行。休闲广场具备大、中、小3个尺度,产生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3个层次,增加人们选择的余地(图7)。
居住区中的休闲广场设计,一定要避免城市广场缺少绿阴的通病。推着婴儿车的妇女在广场上相遇叽而语,手提鸟笼的老人石桌对弈,欢呼雀跃的儿童追逐藏觅等……这一切活动都需要大树遮阴,形成舒适的户外交往空间,提升人气。考虑到居住区景观建设的经济性及日后物业的养护管理费用,大量的配景及树群效果的遮阴乔木应选择养护费用低的乡土树种,根据植物的季相特点,体现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在休闲广场主要景区,可适当选用名贵树种,创造孤植、丛植等主景效果(图8)。
3.生动有趣的儿童活动场地
居住区户外活动场所对于儿童的影响比成人更大。从空间来说,儿童的行动能力不如成人;从时间来说,学龄前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和居住区内度过,城市的大型游乐场、公园与绿地、城郊的风景区虽然有趣又有益,但是由于距离遥远,儿童很难经常光顾。因此,居住区中儿童活动场地应鼓励儿童亲近自然,提供儿童自由玩耍的空间,将儿童与自然、社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当前居住区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存在数量偏少、空间偏小、内容单一等问题,常见模式为一块塑胶场地上放置一些小型成品儿童游戏器械,适合低幼儿活动,并没有充分调动起儿童活动热情,空间变化不丰富(图9)。日本著名雕塑家及景观设计师野口勇在设计儿童活动场地时,把地表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三维雕塑,如金字塔、圆锥、陡坎、斜坡等,结合布置小溪、水池、滑梯、攀登架、游戏室等,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由、快乐的世界。他的设计抛开了传统的操场形式,将大地本身造成高低起伏供人玩耍的设施,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创新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图10)。
4.设施完善的运动健身场地
居住区运动健身场包括网球场、羽毛球场、室外游泳场和一般健身活动场地。
网球场占地面积较大,一般成组布置,四周加网,地面使用塑胶材料,适合在规模较大、建设水平较高的居住区中设置,能够提升居住区的生活品位和社区凝聚力。在多层居住区中宜布置在小区级以上的公共绿地之中;在高层居住区中可布置在靠近居住区中心的宅旁绿地中,用隔音效果较好的落叶乔木与两侧住宅隔离。
羽毛球场规模适中,布局相对灵活,既可布置在宅旁绿地,也可布置在组团、小区级绿地之中。羽毛球场可按专业设计要求建设,也可利用一块符合羽毛球场尺寸要求的铺装场地(尽量达到两个羽毛球场的尺寸)。后者可单独使用或举办其他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可以有效提高场地利用率,在实际建设中应用较多。有的休闲广场也具有羽毛球场的功能。室外游泳场则应根据气候特点单独考虑。
一般健身活动场地应分散在居住区中,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又不扰民,可分组团灵活设置于宅旁绿地之中。一般健身活动场规模不宜过大,地面铺装材料多样,如草地、广场砖、塑胶等均可采用。室外健身器材要考虑老年人的行为特点,采取防跌倒措施;其周边灵活设置座椅,供人们运动之余休息使用(图11)。
5.形式多样的户外美食场所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居住区内休闲、娱乐。多样化的户外生活能充分放松人们的心情,即使在北方地区,人们也拥有春、夏、秋三季的户外生活,尤其是春季到来时,人们喜欢在公园、郊外的草地上野餐,更希望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能就近发生这样的户外活动。所以设计居住区景观应适当开辟几块野餐空间,要有大乔木遮阴供三五成群亲朋聚会,在附近最好设有清洁水源和垃圾桶,便于保持环境卫生。户外烧烤也逐渐走入人们的休闲生活,在居住区外环境中适当布置室外烧烤台、烧烤亭,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餐饮美食需求,丰富居民的户外活动内容,增加社会性活动(图13)。
结语
居住区户外空间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同时又有艺术和社会属性。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了解人们的室外行为方式,创造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场地;同时通过既实用又美观的景观设计引导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时代需要,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王向荣,林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林跃中.休闲社区——现代居住环境景观设计手法探讨.中国园林,2003(1)
4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2004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收稿日期:200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