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道亚洲设计战斗营的队员们在西关老街上拍摄资料素材,供接下来的规划设计参考
西关大屋、十三行遗址、珠江边旧厂房,留在荔湾区的老广州记忆,吸引全球的旧城改造精英到此协作。昨天,世界知名环境规划公司美国易道从各地调集50多名景观设计专家,正式开展在荔湾旧城为期一周的工作训练营活动。
选题:河涌和大屋
Scott甚至还不知道那些窄街巷、老房子就叫“西关”,但已经有一种强烈的想法:“政府需要做点事情把它们保护起来。”这位年轻的设计师来自澳大利亚,第一次到访亚洲,一切都感觉新鲜。他曾参与布里斯班中央大街的旧城改造,在他的国家,楼龄超过50年的建筑都是必须保留的。
易道主持了伦敦奥运会的场馆规划,从选址到设计,全部由其一手包办。本次活动主要负责人、美国注册建筑师李立人表示,“虽然这只是我们公司的一个训练活动,但也希望向政府传递我们对城市发展的一些理念。”
据悉,这次活动有两个项目,一个是荔湾区的滨水区域定位、开发策略及概念性总体旧城改造,包括信义会馆二期(下市涌-冲口涌)和花地河北出口-塞坝涌段(石围塘火车站),一个是荔湾区旧城更新改造策略及概念性总体旧城改造,具体研究范围是昌华街西关大屋与昌华苑周边片区。
破题:拆迁和补偿
当记者向Scott提及广州老城改造的焦点问题“拆迁”和“补偿”时,这位老外压根没概念。易道亚洲区主席乔全生表示,如果老城的文化只是“圈起来保护”,就不能和社会互动。改造项目内的人员安置问题应该由项目本身决定,“如果只是在社会责任上把居民留在原地,当经济繁荣起来后,他们靠什么生活呢?”
乔全生表示,训练营最后形成的规划方案,将无偿交给相关政府部门,供城市决策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