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地如何进行化学除草
注册· 登录· 新闻投稿· 新闻搜索· 热评新闻· 图片新闻·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加入收藏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植物养护管理  rss订阅
      高级搜索 
苗圃地如何进行化学除草
日期:2008-11-05     来源:中国农药网     作者:   我要评论()



    在苗圃地进行人工除草不仅容易伤及苗木,而且费工、费时,往往难以将杂草除尽;而采用化学除草效果好,省工省力、成本低,因而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苗圃地种植的苗木种类多,各种苗木的生长习性、栽培方式等各不相同,因而在苗圃地化学除草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择药剂除草剂的种类多,它们除草的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的苗木品种,各时期的杂草,有针对性地选用除草剂。一般来说,针叶树种抗药性强,可选用除草醚、盖草能等;阔叶树种抗药性较差,可选用地乐胺、扑草净等;苗圃主、副道,则宜选用草甘磷。杨、柳等速生树种,扦插苗圃的一年生苗木,可用果尔或扑草净、高效盖草能等除草剂。松杉苗圃地在播种后至种子发芽前除草,可选用果尔乳油等。

  二、掌握用药量苗木对除草剂的耐药性是有差别的,不同苗木对除草剂有不同的承受能力,超过这一能力,就会发生药害,所以不能随意加大用量。例如杨、柳插后至萌芽前化学除草,可用32.5%果尔乳油,每亩用商品量50毫升至80毫升,用50%扑草净,每亩商品量150毫升,用20%百草枯水剂,每亩商品量为100毫升,均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于杂草,除草效果好。一般针叶树种抗药性强,用药量大;阔叶树种抗药性差些,用药量宜低。同一树种对某种除草剂的抗药性随着苗龄的增长而提高。因此,苗龄增大,用药量相应加大。

  三、注意施药方法在直播或移栽的苗床上,可先用草甘磷杀死老草,然后进行整地。整地后再用乙草胺封闭土壤,杀死杂草种子,在十天后开始播种或移栽,既可有效杀死遗留的老草和抑制土中杂草种子的萌芽。苗圃地除草,拉索可在播种子之后,出苗前施用;都尔、精稳杀得可在杂草幼苗期施用,对苗木比较安全。使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鳞、无踪等,为防止苗木受到伤害,可以用可乐瓶割下前半部分套在喷头上做成一个防护罩,防止飘移到苗木绿色部分。苗木对除草剂敏感时,最好采用配制毒土的方法,避免药害产生。

  四、把住施药时间一般来说,为了做到安全有效,苗木在苗前期采用毒土法则比较安全。苗木的速生期,对除草剂比较敏感,使用时要特别慎重。苗木硬化期,苗木虽有了一定的抗性,但大部分杂草已经成熟,除草剂作用也就不大了。

  五、重视环境条件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大,沙质土壤,药效反应快,除草效果好,用药量可减少,但温度超过30℃,有些除草剂如2.4-D丁酯易对苗木产生药害,用药时必须注意。在有风的情况下,一般不用微型超低容量喷雾,以免因药液飘移,对苗木产生药害。土壤温度低、干旱、结构紧密时,药效反应慢,除草效果差,药量可适当加大些。敌草隆、西码津等光合作用抑制剂,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抑制杂草光合作用,杀死杂草,除草剂氟乐灵对光的反应十分敏感,见光易分解,施于苗床,表土易挥发,因此,施用时应及时与表层土混拌。有机肥料会吸附除草剂,同时有机质较多时,会使微生物分解除草剂的作用增强,从而降低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所以除草剂最好不与有机肥料一起或混合施用。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Aggie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