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遗产要“软硬兼顾”-经验交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保护遗产要“软硬兼顾”
[日期:2008-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林顶   发表评论(0)打印



  福建福州西湖是当地迄今保留最完整的古典园林。湖心屿上开化寺东的宛在堂,500年来声名不绝。不料到了2002年,宛在堂不知为何更名为“山水阁”。此后,当地三山诗社社长郭道鉴等9人联名发出“要了解并尊重福州历史,还古迹宛在堂原名”的呼吁。

  最终宛在堂得以复名。但该牌额下由清末诗坛代表人物陈衍创作的楹联――“聊增东越湖山色,略似西江宗派图”中的“增”字,误为“赠”字,一直没有得到更正。

  宛在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福州诗人傅汝舟所建,以其诗“孤山宛在水中央”为意而命名。后屡圮屡修,增祀历代八闽诗人,从首倡福建儒学的第一位福建诗人、隋朝太府卿郑露到民国福建省议会议长、诗人林翰,历时1400余年,涵盖了对八闽历史颇有影响的历代文人骚客。到抗日战争前,每到重三、重九、春分、秋分之时,文人墨客聚集于堂,把酒论诗,纪念先贤,传为佳话。

  回溯宛在堂的历史,可以说它是福州以至全闽诗人的纪念堂,留传下来众多篇章,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它的屡圮屡修,正说明人们对它的关心与爱护,不让其湮灭。

  可是,近年来宛在堂先是被作为工艺品门市部,继而索性长期关闭,与观众隔绝,随后又随意改名为“山水阁”,几乎让宛在堂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如今虽然保住了名号和硬件设施,但从错别字长期得不到纠正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部分八闽文化遗产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除了园林、祠堂等“硬件”的维护,更要有名号、文化底蕴等“软件”的保护意识。

  正如同郭道鉴先生所说,“一个名胜景点所以能引人留恋,不光是依靠它的自然风光和物质设施,更在于它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值得人们长久回味。”

  而笔者对宛在堂又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福州文人陈世容(字伯治),集三十余年心血,将入祀于福州西湖宛在堂的270位福建诗人生平、轶事及代表作编纂成《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近期此书在笔者编辑整理下出版。全书20卷近百万字,让现代人对福建古代诗人的思想、写作、生活、游历有深刻认识的同时,对福建诗歌的起源、发展、流派和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的影响,皆有一定的了解。不仅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得以流传,1400年福建地方文化生活灵动细致的一面也给后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正是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笔者加深了对宛在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认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产生了更多思考。

  从晋太康年间开凿的西湖到500年来声名不绝的宛在堂,它们深厚的文化积累,正是优势所在。我们应当利用这一优势,发扬它们自己的特色,体现历史文化景点的特有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上“软硬兼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风貌,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赏。把宛在堂轻率地改名,不能不说是认识上的短见和误区。

  因此,笔者建议宛在堂应当在恢复原名的基础上向观众开放,可以在这里举行诗会雅集或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重新营造宛在堂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的光芒。

  在闲暇之余游玩福州西湖时,不妨到宛在堂走走,也许在夕阳的余晖中,在凡世的喧嚣中,先贤的诗魂,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