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兴衰与辉煌再创-经验交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兴衰与辉煌再创
[日期:2008-09-24]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长城与大运河,这两项世界上修造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古代建筑工程,在神州大地上一个东西、一个南北,画上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装点着我们多民族国家的锦绣河山。

  长城与大运河这两项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他们都开始修筑、开凿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的必然结果,见证着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阶段发展兴衰的历程。有人说,长城是中国历史的实物例证。其实,大运河同样是历史见证而且更为生动丰富。它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漕运功能,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地区,大运河是生产资料的最主要运输线,杭州等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运输量是由大运河承担的。大运河不愧是我们人类历史中的伟大功臣。

 


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罗哲文

 

  长城早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命运则为曲折。由于对它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未能把大运河作为文物来看待,并且加以保护。这未免有失公允而且造成了许多对原真性状态的改变和破坏。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皆引以为憾事。

  可喜的是,随着近年来对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关心大运河、保护大运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在专家学者提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有力推动下,一个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热潮已经形成。2006年5月,国务院已公布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国家文物局也把它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作为一个从事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工作者,一直也十分关心大运河的荣誉和命运。现在社会各界都为大运河贡献才智,我很受鼓舞。大运河的兴衰与历史地位,大运河的辉煌未来,尤其是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国特色,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逐步梳理并加以详细研究的工作。

  一、运河开凿的历史悠久

  中国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沟渠,与天然的江河有别;但它与天然江河又有着

  难解难分“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如大运河这样长达数千里、连接五大水系的工程,许多河段是利用了天然江河湖泊而非人工开凿。这恰恰是鲜明地印证了世界遗产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人工开凿与天然存在二者还是有所区别。在古书字典上解释说:渠,为人工开凿的水道、壕沟。《说文o水部》:“渠,水所居。”王筠解读:“河者,天生之;渠者,人凿之。”《史记o河渠书》:“蜀守水,穿离碓,避沫水之窑,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濅。”可见人工河渠很早就在水利中广泛应用了。人工河渠与天然河流的相互结合,历史悠久。《晋书o晋语二》:“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即把四条天然的河流利用作为城防的工事。在公元前7世纪楚国修长城时,把汉水借为城防,“方城以为城,汉水已以为池”,人工与天然相互交融,难以断然划分。

  运河作为人工开凿的沟渠、濠堑,其开始的时间应与长城的早期防御工事一样,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部落周围所挖掘的濠沟。大禹治水的主要经验为疏导,也就是挖开阻水的山石、岩壁,也是人工开凿的活动。从大运河的水利和航运两大功能来考察,大规模以航运为主要开凿目的的可查史料,当以春秋战国时期为始。仅仅从开凿历史上看,大运河和长城这两大古代工程,几乎伴随着近三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进展而前进。

  中国大运河修建开凿成型,经历了如下3个重要阶段:

  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逐鹿中原寻求统一,封建社会开始运河开凿

  公元前6世纪间,周王朝开始分崩离析;所谓的八百诸侯相互兼并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七雄和吴越等诸侯王国。为了积蓄力量逐鹿中原、争当霸主,诸侯首先想到的是要保卫自己和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长城与运河两大历史工程相继开始。

  据考证,早年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于梅里建吴国后,开挖渠道,西通太湖东入漕湖(古称蠡湖)。称“泰伯渎”。由此揭开了大运河人工开凿的序幕。到了公元前486年,具有雄才大略的吴王夫差为了北进中原称霸天下,由今江苏扬州向北到淮安开凿了一条长达197公里的运河邗沟。其他许多诸侯国家为了军事战略或发展生产,也相继开凿河渠。如公元前3世纪秦昭王时蜀郡守李水开凿的都江堰,今宁夏的秦渠等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除了大修长城之外,也大开运河,除了继续维修利用原有的各诸侯国的运河外,为了进一步统一和开发岭南(今广东、广西等地区),特别开凿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河──灵渠。灵渠翻越高岗,以斗门闸水使船只升降通过;联系漓、湘二江,使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相通。它与长城同样可视为中华第一个封建帝国大统一的见证。

  此后汉、魏、晋、南北朝,对各地区、各时代的运河都有不断的维修和增开新凿。

  2.隋炀帝平陈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为了巩固边防繁荣经济,开凿南北大运河

  公元589年,隋炀帝杨广受命灭掉南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叔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此时杨广虽然还没有正式即位,但他已经作为太子掌握了大权,为了巩固北方边境的安全,效法秦始皇大修长城,以抵御当时甚是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仅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一次就发动180万人修长城。男丁不足就连寡妇也被强征。隋炀帝修长城的力度较之秦始皇并不逊色。在他的一首《饮马长城窟》的诗中,对长城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树兹万世业,安彼亿兆生。”随后,为了江山的巩固和人民的安定,特别是为了保证兵马粮等后勤物资的运输供应,在陆路运输能力不足的前提下,隋王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通州(涿郡)、南达杭州的南北大运河。这条大运河不仅是为了军事的需要,更为南北物资的交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与繁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隋代大运河,可称是中国史上统一国家的国力标志。

  隋统一后,虽然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皆为时短暂,但为中国历史上的唐代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代又进一步维修开凿利用这一条大运河,使其为盛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军事的需要处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后五代、宋、辽、金各个时期,无不对初步成型的大运河加以维修、增扩,并加以利用。特别是宋代东京(今开封)和杭州等地,留下了许许多多运河的珍贵遗址、地下遗迹和历史文献资料。

  3.元代结束了宋、辽、金三朝分裂的局面,中国大统一的局面最终使京杭大运河得以完竣

  公元1279年元灭宋。最后一个宋代皇帝赵昺身亡,宋、辽、金(包括西夏、大理等等)分裂的局面宣告结束。

  元建都大都后,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特别是从富庶地区的江南地区包括华中、西南地区的物资与文明转到北方,改造了隋、唐时期已渐淹汲的通济、永济渠在南北向加以取直。大运河从山东济宁向北开汇通河至临清。这就形成了保留至今的京杭大运河走势。郭守敬还特别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城内长达75公里的通惠河,直入大都城内今什刹海。据《元史》上记载,当时积水潭这里“舳舻蔽水”,帆樯林立,各种货物堆积如山。元朝曾三造漕船8000多艘,可见当时的盛况。元、明、清三朝长达700年间,国都北京的宫殿、坛庙、官府、民房、建筑材料、人工、粮食、物资的供应,文化艺术的繁荣都靠京杭这条大运河。“飘来的北京城”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从历史形态上看,大运河与长城的不同之处在于,长城已经成为历史文物,不再承担它的防御功能;而大运河仍在流淌,发挥着在水利、运输等重要功能。

  二、中国运河何止万里

  长城与运河这两大古代伟大工程的长度,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多年前我曾对长城的长度作过一次分析,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实地勘察资料相结合得出了一个概念化而以文学语言的说法“十万八千里”。根据是八个诸侯国和不同朝代的长城都不在一条线上,有的朝代的长城在一个重要地段就有几重甚至二十多重。单就文献记载超过万里的朝代就有秦、汉、金、明各朝。汉长城有两万多里。根据实地初步勘察报告内蒙就有三万多里长城。准确的数字尚待进一步详细科学测绘结论。十万里左右不是没有可能的。

  大运河的长度,至今未见科学的统计计算。常说京杭大运河是1794公里或3600多里,其实也不是很准确。我从山东一张清代“德县全境河渠图”上看见的运河不止“九曲十八弯”,还有许多支渠相连,从文物特别是遗产的角度来看,这些支渠也要算大运河的一部分。就以吴王夫差最早开凿的邗沟来说,以后很多个朝代都改道开凿过。有好几条并不在原来的原址上,似乎也需要分别加以计算。这3600里的长度,还未加上从杭州到宁波的浙东运河。

  此外还有古代运河如广西灵渠、陕西郑国渠、四川都江堰灌溉渠、宁夏回族自治区秦渠、汉伯渠、唐徕渠……等等,长达数千里,加上支流渠道,不可胜计。就以隋代大运河而言,尚有已不通航废弃的永济渠、通济渠的段落,也有两千多里,不能不计算在内。至于新疆的地下人工渠坎儿井算不算运河也在可议论之中。大运河何止万里,尚待进一步科学的测定。

  三、大运河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伟大杰作

  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这两件世界上古代工程最为伟大。连续修筑时间最长的杰作。它们都开始修筑于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一直修整不停。它们在功能上各有侧重,长城主要是防御(但也发展了经济)。运河主要是繁荣经济(但也为防御起过重要作用),堪称姐妹篇之作。

  这两项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在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上也同样的突出。仅就万里长城的躯体而论,它有几千里是利用自然的河流、高山险阻和断续烽燧所构成的,并未修筑城墙,纯属自然屏障。而大运河的自然因素和结合就更加明显。

  1.从太空中才能够看到的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奇观。

  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他在太空唯一能看到地球上两个人工构筑物:一是中国的长城,二是荷兰的围海造田大堤。但他却忽视了中国的大运河,其规模之大远远胜过长城,更不用说荷兰的大堤了。其原因可能是他不知道中国还有个大运河,更不知道大运河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相结合所构筑出的神奇景色。

  仅以京杭大运河而言,就贯通联系海河、黄河(济渎)、长江、淮河、钱塘江五大(或称六大)水系和联系了东平湖、微山湖、洪泽湖、高宝湖、太湖、杭州西湖等众多的江河湖泊的水网支流。如果再把早期运河广西秦灵渠联系湘江、珠江水系,宁夏秦渠汉渠、唐伯渠等计算起来,中国大运河几乎含扩了整个中华大地。这一奇观只能从太空或地图上才能看到。可称得上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工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壮丽奇观。

  中国是一个河山锦绣、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我们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先民在这瑰丽锦绣大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使中国成为最为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其中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中国人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创造。从理论到实践上可以说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进数不清的伟大工程与建筑杰作;这些杰作又成为了国家的瑰宝、人类共同的财富,堪称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

  大运河与长城一起,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项杰作。

  2.中国大运河,具有文化与自然遗产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鲜明特色

  我们放眼观察,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概括起来不外乎是自然与人为的两个方面。举凡山川河岳、树花草、鸟兽鱼虫等等,皆为自然的存在。所谓天公之赐予。而琼楼玉宇、雕栏玉砌、大厦高楼等等皆是为劳动之成果、人工之创造也。自然之存在与人工之创造,二者虽属不同之性质,但是二者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一方面,中国尤为突出,古人有云:“从来隩境名区,天工居其半,人巧亦居其半。”我国古代造园名著《园冶》一书上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了自然的风景名胜需要人工的安排,而人工的创造也要符合自然的生态规律。这正是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特色。

  在我国世界遗产品类中,自然、文化、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经全部具备了。其形式之丰富完整,内容之辉煌灿烂,举世罕有。特别是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在一个国家之中数量如此之多也是排名第一。

  如果从现有的文化、自然分列的项目中分析,相互交融的更是为数不少。如以纯自然遗产列入的四川黄龙、九寨沟就包含有重要文化遗产;黄龙的黄龙寺就是明代著名建筑,黄龙风景名胜区即因有黄龙寺而为名的。武陵源自然遗产中的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内涵也十分丰富。文化遗产中的青城山与都江堰、武当山古建筑群,本身就是植生于绝妙的自然遗产之中:青城山在历史上早就以“青城天下幽”而闻名于世;武当山的地形地质、山岳奇观,与古建筑群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称之为人与自然共同的杰作,当之无愧。这些都是中国世界遗产特色的突出体现。浙东运河也正体现了中国遗产的特色。

  大运河“半是天工,半是人为”这一点可能历史上没有人特别强调提出过。只要我们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大运河的身躯,并非都是人工开凿的。虽不能把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和众多湖泊的全长都算进去,但是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和众多湖泊的一部分构成了大运河的躯体是客观存在。如果把这一部分自然的许多段落抹去了,大运河就被腰斩为许多互不相连的孤段而身亡了。

  我们在沿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看到很多段落,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应该结合这样突出的特点加以发挥。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将能够为大运河的前途和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形式都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大运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