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铺前镇-国内名胜-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铺前镇
[日期:2009-01-14]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雄伟的七星斗柄塔

高73米的兰头灯塔

南洋骑楼风格的百年老街

古色古香的溪北书院

  铺前镇位于海南岛的最北部,三面环海,陆路距美兰机场42公里,从海上距海口市仅18海里。地处琼州海峡出海口,内连琼北腹地,东南以珠溪河和各邻镇为界,是海南的“岛中之岛”。辖区面积13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8公里,拥有5大天然港湾,滩涂面积9万多亩,锆钛、石英、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辖下有4个圩,12个村居委会,154个自然村,236个经济社,耕地面积38697亩,总人口3.8万人,本籍在外干部3000多名,4.7万侨胞分布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

  铺前圩前身为土城,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后改为石城,建在新埠铺门,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琼北大地震后迁现址。因铺前居民多数从福建莆田县迁来,为纪念故土,初取名铺田,后改今名。铺前港是该圩的组成部分,位于西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渔、商港,明万历年间已开发利用,在海运史上曾起一定的作用。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为保卫海疆,明政府在该港设水军重寨。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海边建炮台,属海口北师管辖。19世纪末至上世纪30年代,是该港的鼎盛时期,当时有多艘商船可直航东南亚各国,成为名噪一时的商贸港口,当时广为流传一句话:“东走西走,不如铺前和海口”。连接港口的一条百年老街(现名胜利街)也见证了当时铺前的繁荣。该街始建于公元1895年,1903年重新规划,形成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十”字街,南北长180余米,东西长354米,街宽7米,两旁建有南洋骑楼风格的铺店133间,铺面宽7-10米,楼高2层,楼顶注重装饰,阳台、花栏各具特色,柱梁、峰顶美丽绝伦,各建筑立面、柱体、墙面图案、女儿墙竟无一雷同,中西和璧的立面装饰、匠心独运的细微处理手法以及它们组合形成的独特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虽历经百年风雨浸蚀,现仍古色依旧,风范犹存。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特色,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

  在该圩的北边,还有海南省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溪北书院。该书院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由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字儒初)发起,在雷琼道朱采和粤张之洞的支持下筹资建造。占地6000平方米,是一所硬山门的四合院型古建筑,由大门、讲堂、经正楼、经堂和斋舍五部分组成,全部砖瓦结构,其间由东西廊相连,四周由围墙环绕。南开山门,阔三开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门匾上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镜所题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建成后一直为教书育人的场所,特别是辛亥革命后成为了宣扬新思想的场所。在离该圩北面约8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连绵七峰的俊秀山岭,名叫七星岭,主峰上有一座塔,尤如七星排斗,故得名七星斗柄塔。该塔建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塔呈八角形,共7层,内设螺旋式阶梯104级。塔高约20米,塔基围44.8米,塔身厚3.55米。该塔始建至今已有370年历史,虽屡遭风吹雷击,仍屹立如初,对于研究海南古塔的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该圩西面一带的海湾海底,有由于明朝万历年间(1605年)一次大地震造成的海底村庄遗址。每当海水退潮时,乘船游览,依稀可见海中村庄的轮廓和废墟,是中国唯一因地震导致陆地陷落成海的古文化遗址;此外,在该圩的周边还有反映某一时期民间建筑风格的林家大院、韩家大院和体现民间特色文化的北山伏波庙等。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铺前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力资源蕴藏着铺前发展的巨大潜能。如今,铺前镇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6大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拟引进企业,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各历史文化古迹,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魅力,加快铺前发展。在贯穿该镇的“两桥一路”建成后,铺前将融入到海口的半小时经济圈,成为从海口至文昌航天城的途经之地,势必得到更快的发展。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