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国内名胜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蟒河[山西晋城]
蟒河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阳城县桑林乡一带。北纬35°13′——35°15′,东经112°21′——112°29′。面积约57.8平方公里,包括三盘山、莽山风景区和砥柱山,绿化顶原始森林区。主峰海拔1572.6米,一般海拔800米。山体由奥陶系片麻岩、石英岩、灰岩和白云岩组成。年平均气温9℃,年平均降水量680毫米。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地形复杂。原始植被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树。经鉴定,在300多种植物群落中,有30多种起源古老,为中国特有的亚热带珍奇植物领春木、山白树、红豆杉。常绿匙叶栎等树种的存留地。这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国家确定山西省应保护的此类植物有11种,在蟒河保护区发现有9种。保护区内的珍贵动物有猕猴、麝、大鲵、金钱豹、金猫、金雕等16种,占全省保护动物品种的半数以上。这里是名贵药用植物山萸的主要产地和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的中心分布区。有珍贵植物、动物200余种。 蟒河自然保护区方圆20多平方公里,这里青山泛翠、山峰叠嶂,鹰鹫声声鸣,猿声阵阵啼,以山奇水秀,自然景观奇特、幽美著称。桑林是古代名君汤王祷雨圣地。出桑林沿崎岖小路往南行10公里,陡立眼前的是高耸入云的指柱山,其山锦云盖顶,翠色披身,沿盘山小道拾级而上,可到达山巅,南望黄河如晶莹玉带,自天而垂;北眺阳城锦绣河山,尽收眼底。下达指柱山,向东南而去数里,再登形似宝塔一般的高峰,俯瞰深谷,深不见底,乃人迹罕至青云谷,出谷相望便是蟒河。 蟒河,丰水缓流,琅琅有声。饮之,甜甘似糖;浴之,滑如膏脂。喝点洁净的河水,润肺生津,延年益寿;洗浴一番,更使肌体光腻,肤疾顿消。这里盛产珍贵药材红山萸,闻名中外,远销异国他乡。 站在北岸的石崖上,遥望北岔口山盆地,即“平地突兀起一峰,翘首直插九霄重”的棋盘山,是阳城古之八大名景之一。距此东南5公里,便是山崖当道,别无他路,壁间唯有一缝,只容一人侧身而过。传说西汉末年,王蟒赶刘秀至此,千钧一发之际,刘秀举刀用力一砍,劈开一条石缝,逃遁而去,因此得名“铡刀缝”。往南再爬几道峻岭,一座横亘延绵的高山半崖上悬挂两个大窟窿,钻过窟窿便是一马平川的济源县。据传,这窟窿便是当年刘秀用利箭射透石山厚崖,方得绝路逢生留下的历史铭记。 转到西南方,看到的是令人惊讶不已的滴水盆。滴水盆镶于两崖之间,底平口阔,圆如满月,光若釉瓷,酷似铜盆。无鬼斧神刀之痕 ,有巧夺天工之妙。两崖壁滴水汇入其中,清澈透底。滴水盆亩余之大,奇而怪之。雨季滴水成河,盆水齐缘,不溢流;山洪漫盆而过,盆中不见污泥沙砾;枯季滴水如泪,盆水亦不减少;山风呼啸而吹,盆面不见柴草浮渣。昼行盆边,疏影横斜日清浅;夜经此处,暗香浮动月黄昏。 无独有偶,再行5公里之地,又有一个天生的洗脸盆,面积三分地大,形似滴水盆,圆如规定径。水无源,清波荡漾;盆无盖,一眼见底。当地人将滴水盆与洗脸盆称为筋骨相连的子母盆。 过了洗脸盆便是水帘洞。一股两米宽的泉水从北峡沟的洞中涌出,缓流四五十米后顺山崖直壁而下,一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其后一深洞,哗哗瀑布落就半崖伸出的青石板上,打着飞快的漩涡卷人洞内,而后又从洞底端漏口处喷出,惊涛骇浪之声震山荡谷。泉水正是莽河之源。这个洞叫“出水洞”,一年四季泉水奔流不息。泉水流经之处,有一个悬崖,形成瀑布,这就是莽河著名的风景区“水帘洞”,因为悬崖中间有个洞,像是在瀑布中间有个巨莽的脑袋,蟒口大张,吸水喷雾,戏耍流泉。另有一块巨石,像是一只乌龟从甲壳底下探出了头,似乎在祈求帮助。哗哗瀑布落就半崖伸出的青石板上,打着飞快的漩涡卷人洞内,而后又从洞底端漏口处喷出,惊涛骇浪之声震山荡谷。 漫步林前小径,只见那满山遍野猕猴群挂满枝头。隐身石后细看,猴之王国,乐趣无穷。有的攀枝缚藤,吊耍千秋;有的携婴抱子,尽享天伦;也有的东追西赶,蹿上蹿下;还有的磨肩擦耳,啃果嚼食。一见有人出现,领首猴王高叫一声,群体奔窜如箭,霎时跑得无影无踪。 前行半里之地,一只偌大的乌龟呈现眼前。其似一块整石雕成,横卧大河中心。龟头如蛇,龟胫似鹅,嘴巴大张,弯曲向上。短小的尾巴下留有屁眼窟窿,龟爪前高后低,其势活像往岸边爬行,虽静若动,妙趣横生。腹腔空荡可容数人,贴耳聆听,嗡嗡之声不绝。 峰回路转,自东而北,约三公里地便是连三汪。一条狭长的青石沟,两边陡立峭壁自下而上向外直斜上升,呈漏斗状,光滑如锋,难以立足,擦壁而过,提心吊胆。沟底青石板面,天衣无缝,面上直线排列的三个聚水汪,圆似皮球,间距相等,相互间有不足一尺宽深的半圆小道,左右通水,贯连三汪。昼观,日出水中,红霞映崖;夜看,月沉汪底,清辉迷人。 转一弯,过一崖,映人眼帘的是巨人牵悍马。巨人一块整石,身高丈八,腰粗膀圆,头大如斗,挽髻冠顶,鼻高耳垂,五官分明,宽衣大袖,长袍拖地,一臂贴膝,一臂半伸,面南背北,英姿勃勃。悍马亦是一整石,与巨人相连,身二丈有余,背高九尺还多,腰肥体壮,四腿如柱,前腿高抬,后腿着地,两耳直竖,昂首向前。 再过一崖,又是别具一格的一柱峰拔地而起。高十余丈,形如尖顶宝塔,直冲云霄。其自然之美,着实令人叹服。 走出后大河到达树皮沟,远见高山顶蹲着一只大石猫,其头直径两米,竖耳三尺有余,猫背如弓,体大超过巨象三倍,虎视眈眈,窥测四方,人称镇山猫。 沿坎坷小道西行7公里,是西山第一景——索道崖。高一千二百多丈,云雾之中只有一条天然石梯可通崖顶。崖顶峰一块坚石圪嘴上建有庙宇,柱为荆叶木,梁是酸枣树,可见山之深邃,木之珍贵,庙之久远。再攀三丈余,到达崖巅,又是一小巧玲珑的庙宇,神清气爽,如临仙境。南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东看太行巍峨入云天,西眺中条山脉林苍茫,北望太岳群峰无尽边。 下达索道崖便是孪生崖。孪生崖双崖矗立,齐头并肩,高数百米,宽数十丈,有腿有臂,似人非人,彼此一模一样,而又互不相连。双崖左右,峭壁凌空,飞鸟云集。中夹一峡谷,深不见底。两崖外表尽同,唯石色有异,其一朱红有泽,其一灰黑无光,虽一脉相承,竟红黑分明。自然之谜,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翻越孪生崖,经一线天、牛郎织女石、红龛崖和药王沟,看到的是桑林的又一大奇景罗圈崖。罗圈崖,一南一北,相向对称,崖顶齐如刀切,崖身光若铣刨,两边垂直于地,上下竖立卷曲,像一块空心圆石正中开裂,活似一个罗圈劈为两半。游人赞曰:罕见罗圈崖,巧作出神仙。置身罗圈中,抬头望天圆。 继续前往西行,就是“隆冬不知天降雪,三九不觉手脚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裸石之下鲵鱼甚多”的石圈河(亦叫青萝河)。《漳州府志》载:“人鱼又曰带鱼、鲵鱼、孩儿鱼,皆能缘声如婴儿。土人云‘闻雷则奔帘山谷,今青萝河多有之’。” 再往西行便是桑村与杨柏两乡的两界地——桥山。此三山相连,中峰高而顶圆,形如上弦半月,侧峰低而少凹,形如下弦半月,远看似一连孔拱桥,故名桥山。桥山有殊景,谓之“漏明”。远看山腰有一窟窿,穿石破壁,透过两麓,高可站人,宽容行驮。上午东侧向阳,西侧背阴,太阳从窟窿东口泄光于西口;下午反之,太阳从窟窿西口漏明于东口。逢月之夜,与日出相同,故而居位于东西两口之地的数家庄户人,谓之“ 东西漏明”。东漏明属桑林乡,西漏明归杨柏。 到此为止,行蟒河五、六十公里,天之作,地之道,神之居,仙之境,无暇一一亲睹。风景美之绝,妙之极,古之传,民之说,不能一一赘述。君若有兴,请到蟒河一游,定可成仙一时,不仅尽阅其山水春色,且祛病去疾,增寿延年。
编辑:理想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