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园林学习网 → 学术会议动态|园林新闻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矛盾还是共生?探寻皇家园林保护管理的未来之路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2010年8月19日,来自世界四大洲、八个国家的皇家园林保护管理的学者专家在北京汇聚一堂,召开“皇家园林与城市发展论坛”,共同探讨交流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名园在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价值、发展机遇和挑战,寻求皇家园林保护管理的新思路,创建皇家园林和城市建设发展和谐共生关系。
皇家园林与城市发展论坛现场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大伟主持论坛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西平做开幕致辞
两院院士周干峙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委员安其拉·罗哈斯(Angela Rojas)女士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 斯蒂文·布莱克摩爵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老舍纪念馆馆长舒乙先生
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之友学会会长、约旦专家毛维亚·易卜拉欣(Prof.Moawiyah Ibrahim)
日本景观协会主席杉尾伸太郎
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副主任蒂姆·安特斯勒博士(Tim Entwisle)
瑞士联邦文化办公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部门主任约翰·穆尔勒(JOHANN MÜRNER)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西平致开幕词,他表示在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如何保护和继承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京历史名园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并使之在城市发展中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生活,更好地延续和增强园林的生命和价值,已经成为摆在所有皇家园林和历史名园面前的时代命题。 两院院士周干峙以苏州为例,做了题为“中国园林城市规划的探索”发言,介绍了苏州在整体城市规划和古典园林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苏州城的古典园林特色一直传承至今,得益于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遵循的三条规定:一是,要全面保护古城,二是限制城市建筑高度,三是保留原有“粉墙黛瓦”的建筑风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先生通过对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北京城市布局的分析,得出帝王宫苑是北京城的主心骨和城市护心绿网的城市布局形式。主心骨包括皇宫、北海、中海、南海等皇家园林,护心绿网指的是清代形成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加上畅春园、圆明园。 会议也邀请到了众多国外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委员、古巴专家安其拉·罗哈斯(Angela Rojas)女士介绍了皇家园林在世界各地的不同表现和影响,认为探讨皇家园林的理念和意义是保护的关键所在。皇家园林是权利和意志的象征,更是活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从皇家园林中学习到很多。 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之友学会会长、约旦专家毛维亚·易卜拉欣(Moawiyah M. Ibrahim)介绍了阿拉伯古城安曼皇家公园的管理和保护,这座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之前的古城,经历了过往文明的冲击,历史遗址和现今城市发展相融。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斯蒂文·布莱克摩(Steven Blackmore)爵士,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副主任蒂姆·安特斯勒(Tim Entwisle)先生介绍了各自国家皇家植物园的概况、历史演变,人与植物、环境的密切关系,并分享了其保护管理发展方面的经验。 国际古迹遗址委员会文化景观委员会副委员、日本造园修景协会会长长杉尾伸太郎(Shintaro SUGIO)先生介绍了设计师安德鲁·勒诺特尔和他创立的法国园林,及其艺术理念和设计手法,并将法国规则式园林与日皇家本花园做了对比。前者重视安全性和防御性,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后者规模小,更重视文化仪式以及体现天皇家族的高贵。 瑞士联邦文化办公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部门主任约翰·穆尔勒(JOHANN MüRNER)谈到瑞士拥有与德、法、意等相关的多样性文化,政治上又分联邦、州和乡镇的三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联邦宪法等法律条文、政策和相关系统性工作,行之有效地进行了历史园林的保护。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