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中:我们从欧洲流行设计趋势中学到了什么-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陈跃中:我们从欧洲流行设计趋势中学到了什么
[日期:2008-07-29]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李佳   发表评论(0)打印



    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国内很多设计企业也把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引入国内,一边学习和吸收他们的先进经验,一边反思业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着近20年北美、欧洲工作经验的易兰(亚洲)规划设计事务所就是这样一家企业。采访中,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陈跃中专门强调了中国建筑师要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先要学会把握和领悟那些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方案背后的设计思想。

  很多中国青年建筑师的作品,不是缺少自然环境元素,就是本土文化过于浓重,传承的符号太多,发扬的东西太少。这是他们往往与设计大奖失之交臂的原因之一。

  尊重自然环境,不是把自然元素移植到设计中,而是一边引用一边提炼,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提炼来反映本土文化的特色。这是当下欧洲流行设计趋势之一,也是其他国外大型建筑设计公司所具备的优势。陈跃中认为,大家经常提到的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是指设计中融入中西方思想,不是把西方文化照搬过来,更不是拘泥于某一种中式风格。

  比如,2005年举办的日本爱知世博会,共有12个国家获爱知世博会展馆自然睿智奖,但中国不在其列。为什么呢?在欧洲国家的展馆区,最具视觉冲击的是隐于展区角落处处可见的垃圾桶。这些垃圾桶被设计成树墩的形状,与爱知世博园内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垃圾回收一般分12个垃圾桶,墨绿色桶口有日文、英文和图案对分类品种给出标志。展馆的装饰创意也是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最突出的创意是整个背景墙和天花由废弃的易拉罐、报纸及塑料袋装饰而成,没有用一点油漆和材料,全部用手工工艺拼成艺术图案,既醒目、美观,又节能环保无污染。

  在这里,设计师没有刻意强调本土文化,但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为环保服务的文化精神。而在中国馆,到处是豪华的装修,满眼是奢华材料。有复古的屏风、桌、椅,大红的灯笼、剪纸……为表现本土文化不遗余力,而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引用却很少见。我们之所以没有获奖,缺乏的正是欧洲设计领域中最倡导的、社会最需要的、从民族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自然元素。

  如今,建筑设计领域回归自然的步伐越来越快。正如欧洲一位建筑理论家所言,建筑界正在回归不同的自然。一种是有机的自然。比如格吕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整个建筑几乎没有一条直线,镀钛的金属外观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闪亮。不管它是像动物还是像植物,给人的感觉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另一种是审美的自然,或和谐的自然。建筑物必须是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感观信息相融合。如笛卡儿传统所提倡的,建筑以直觉、官能性、人际关系来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对于国内设计行业目前存在的习惯性照搬、艺术水平低、设计与施工脱节等问题,陈跃中的看法是,应该把心态放平,要虚心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避免盲目崇洋媚外。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