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草桥——访草桥实业总公司王茂春-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创新改变草桥——访草桥实业总公司王茂春
[日期:2008-08-04]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方成   发表评论(0)打印



  访北京花乡桥村党委书记、草桥实业总公司董事长王茂春

  采访背景

  王茂春与记者是老相识,1988年曾写过他的一篇通讯,题目是《花乡有个王茂春》,反响很大。

  那时候,王茂春还是北京市丰台区草桥绿化队的队长,队址就是现在的三环路玉泉营立交桥西北角。当时,那里还没建立交桥。先修了一个转盘,在修转盘时,王茂春担心路边温室里的花卉丢失,便彻夜守候在那里,此时正值夏日。一天晚上从那儿路过,从此便与他相识了。记得他坐在一张露天的简易床上,不时地朝周围望望。当时记者就意识到,这个以队为家的小伙子责任感非常强,值得好好写写,因此我们谈了很久。没过多久,他就作为花卉新兴产业的农民代表,当上了丰台区的政协委员。很快,他就接过了领导草桥的接力棒。

  岁月如梭,一晃20年了。20年来,草桥在王茂春的领导下,更是一日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采访他的前两天晚上,看北京电视新闻。头条是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和副市长赵凤桐到丰台区进行调研的内容。其中,在草桥世界花卉大观园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在一个茶桌旁,郭市长坐在左边,王茂春坐在右边,郭市长微笑着听取工作汇报,气氛非常融洽。

  次日,给王茂春打电话问能否尽快见面。他说今明两天不行,只好后天了。

  采访是在公司进行的,这是坐落在南三环到南四环之间的一栋二层小楼,小楼很旧。要不是楼顶有一个很大的“草桥实业总公司”广告牌,很可能就会错过了。因为,周围有很多漂亮的高楼大厦。以草桥的实力,盖个豪华的小楼不费吹灰之力。

  王茂春告诉记者,那天郭金龙市长对草桥的发展和他介绍的草桥的分配制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从1999年草桥实行股份制后,草桥实行的分配制度,是劳动分配收入和资产收入并举的经济分配制度。草桥的村民每年可以有两块收入,一块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收入,还有一块是作为集体股民的分红收入。1999年草桥实行改制时,净资产是1.7亿元,到2007年已上升为17亿元。王茂春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按草桥现有人员计算,每个村民实际拥有资产已接近50万元。

  从办公楼出来,在院落记者猛然看见地势起伏的草地上矗立着一个奖杯雕塑,上面写着:“2006年北京最美的乡村——草桥村”,落款是北京市经委等单位。

  想想,今天的草桥能够赢得最美的乡村称号,王茂春功不可没。

  搞经营从细节抓起记者:1985年,你是怎样当上草桥绿化队队长的?

  王茂春:一开始我并不是草桥绿化队的队长。最初,我是在草桥的一个花圃里养花。只是一个小组长,说白了就管一排花栋子。但经我养的花,就能挣到钱。从南方进的花,像四季常青的橡皮树,养3个月,别人养的只长四五片新,而我养的就能长出十五六片叶子。

  记者:怎么又去绿化队了?

  王茂春:上绿化队也是一个机会。绿化队是一个新单位,负责三环路两侧的绿化养护。当时只有几个村民,每天薅薅草,其他什么事儿都没有,连个呆的地方都没有,没有任何效益,吃的是集体积累,他们缺个懂业务的人。这个事从上面传下来之后,我们单位的领导立即推荐我过去。

  记者:这时候你就当上队长了?

  王茂春:没有,过了一段时间。咱负责,咱就要甩开膀子干,想尽一切办法把能量释放出来,为大家谋福利。一年时间,绿化队就有了收入,可以自食其力,不再用大队发工资了。不仅如此,到了年底,还给大队上交了十来万元。

  记者:你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茂春:首先我抓场容场貌,花棚里不能有垃圾,植物摆放要用小线绷,整齐划一。一个星期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扣分并与经济效益挂钩。

  记者:为什么要求得那么细?

  王茂春:那时候没有花卉市场,人们买花差不多都到花圃去。摆放不整齐,没规矩,就会直接影响人的视觉。花摆规矩了,让人看着舒服,就能产生一种购买欲,对销售大有好处。

  记者:你的这一套管理方法,到现在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去过一些花圃,甚至一些公园,房前屋后,大棚内外,挺漂亮的地方,堆着垃圾,让人看着就不舒服。

  王茂春:现在强调花卉生产要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如果你连环境卫生都搞不好,怎么可能生产出精品花来?话扯远了,我当时除了养花,抓生产管理,还承揽绿化工程,搞租摆。

  广开门路效益大增记者:我听说你当年还搞过个人盆花存放经营?

  王茂春:没错。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北京最早的一种花卉经营方式。比如,你家的花养大了,没地方摆放,就可以搁到我这里来代卖。有人买了,我提点管理费。如果你的花不要了,我就收下来。代卖代销的花,基本上都是市场紧俏的花。养花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市场紧俏的花,可我们清楚,所以,我们花不了多少钱就把花收来了。

  记者:这也是生意经。

  王茂春:实际上这是找便宜,节省了绿化队不少资金。当时没钱,还要挣钱,怎么办?精打细算,就要想少花钱的招儿。那时,我们收了不少大盆的文。家里没地方放,又开不了花,只好往我们这里放。大盆的文竹,一年能结几万个籽,一颗籽能卖一毛钱。如果种出来,就能卖三毛钱。那年,我收的文竹摆了一花栋子,打了不少籽。文竹是秋天开花,冬天打籽。光文竹这一项,来年就挣了十几万元。

  记者:我记得你还从广州进了不少花?

  王茂春:从广州进的都是北京没有的观叶植物,还有福建的水仙。为了增加水仙的附加值,我还找了好多学生帮我们雕刻水仙。现在雕刻水仙不算什么,但当时还是很少的。自从进了水仙后,我又从福建进榕树盆景,还有福建茶、雀梅,配上小山石、小配件,能卖30元到60元,很走俏。1988底,我们的收入是全区第一。

  创大商场售鲜花先河记者:1990年,你又打开了新的经营之路,在西单购物中心卖花。

  王茂春:在大商场卖花,这是我的一个创意,在全国是首家。

  记者:怎么想起来的?

  王茂春:西单购物中心是新开业的,我去跟他们谈租摆植物的事。到那里一谈,他们用不了多少花,货车进去也费劲儿,眼瞧着这事要黄。其实,任何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转念一想:换一种合作的方式行不行———免费向对方提供花,对方给我个柜台,我在那儿卖花,我的想法一亮出来对方就说成。一年我就卖了70万元,而我们花圃的收入才五六十万元。

  记者:当时在那儿负责的是林凤军。现在,她已经是花乡花木集团的总经理了。前些日子提起当年在西单购物中心卖花的事,她还很感慨,她说,那时候钱真是好赚,其实现在钱一样好赚,就看经营者有没有新的思路。

  王茂春:没错。这种新的经营思路一定要迎合新时代的需求。

  抢先建起花卉市场记者:到了1994年、1995年,在大商场卖花的多了。这时候,你在经营上又有了新的创意,在玉泉营环岛西南角建起了花乡花卉市场,于1997年1月6日开业,当时好像有人想不通。

  王茂春:是的。他们说,咱是养花的,卖花的钱咱一家挣。如果搞了花卉市场,别人就会抢咱的饭碗。那时候我还不是草桥的总支书记,于是,有人正式找到总支书记反映情况。总支书记问我,建花卉市场可能会对我们产生一种冲击,你是怎么想的?我听后对书记说了一句话:建花卉市场是必然趋势。咱不建,可以,别人要建,咱拦得住吗?书记一听,说咱既然拦不住,还是抢先建。所以,我跟书记的意见统一了,阻力这才少点。实践证明建花卉市场建对了,市场的效益不仅非常可观,而且草桥所有花卉企业的收入都翻了番。“花乡花海花乡情,买花就到玉泉营”就是从那时开始响彻北京城的。花乡花卉市场一炮打响后,我们一鼓作气,又在玉泉营环岛的北面建起两个市场,一个叫玉泉营花卉展销厅东厅,一个叫玉泉营花卉展销厅西厅。

  记者:为什么叫展销厅呢?

  王茂春:申报不批,因为各种市场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花卉市场还要建,怎么办?只好换个名,不叫市场叫展销厅,实际上还是市场。我们等于是在夹缝中发展,但把这篇文章做足了。通过一个又一个花卉市场的建立,草桥的花卉发展进入了高峰,每年的利润都保持在2400万元左右,销售额突破了1.6亿元。没有市场的建立,草桥的花卉就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草桥的知名度就不可能这么高,草桥的竞争力就不可能这么强。

  记者:草桥所属花卉企业的领导怎么说?

  王茂春:他们说,你脑袋瓜想得就是比我们远。我回答,我说咱们草桥有个传统,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回答。我想好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当然,不是盲目的,都是通过反复调查看好了的。

  改造环境建花卉大观园记者:2002年,在南四环路北侧建世界花卉大观园时顺利吗?

  王茂春:还可以。领导很关心。问我投资1.5亿几年能回本?我说建公园没想赚钱。我们改造环境,给草桥周围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回不了本,但赔不了钱,领导说还是要慎重。领导是好意,但我开始感到有点顾虑。建还是不建呢?就在这时,有人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谁呢?首都绿化委员会的老主任单老,单昭祥。我把单老请来,到现场去看,当时那里有废弃的烂猪场,有收破烂的,这儿一堆,那儿一片,环境差极了!然后,我又让单老看我们做的一个沙盘。单老看后说了一句话:这是提高绿化档次,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用有那么多的顾虑,干。有老领导的支持,2003年开工,一期工程当年就竣工了。中国花卉协会名誉会长陈慕华还给我们题了字,12月开园,当年就在世界花卉大观园承办了首届花乡花卉节。2005年秋,世界花卉大观园第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开园。整个园子运转后,经过精心管理,跟预期的结果差不多,不赔钱。

  记者:建世界花卉大观园给草桥带来了什么?

  王茂春:我想,有几百年养花历史的草桥,亲手把种出来的花销向市场,服务社会。我们把美送进了快速发展的北京,送给了市民,与此同时,我们能不能在自己的家园建一个繁花似锦的园子,给北京城市添一点美,让自己也享受一下?因为,经营花卉的利润不能吃光分净,应该给北京留下点什么,给后代留下点什么。实践证明,世界花卉大观园的建立,不仅大大改善了草桥的环境,使草桥的地价大大升值,方圆十几公里的地价和房地产也大大的升值了。

  记者:2006年,你们又在南四环路边上建起一个垃圾处理厂,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茂春:这个处理厂主要是处理枝叶废料的。因为,我们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枝叶垃圾。这些垃圾,每年起码有几百吨卸到垃圾场,垃圾场不爱要,容易发生火灾。这就有一个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怎么办?我们建了垃圾处理厂后问题就解决了。这些废弃的枝叶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成了养花的有机腐质土,成了养花的有机肥。现在,不仅我们自己的枝叶垃圾得到了处理,而且连丰台区3个绿化队的枝叶垃圾也送到我们这里处理。

  记者:保护了环境。

  王茂春:对,保护了环境。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创新。创新不是空的,不是喊口号,创新是实实在在的。2007年,我的眼睛又盯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花这件事。我在想,我们种花种了十几代了,如果奥运会上献给获奖运动员的花是我们草桥的花,该有多好?这个愿望要是实现的话,这辈子就没白来。在我们的全力努力下,最后经奥组委同意,所有的捧花都由我们无偿赠送。在这方面,我们不做广告,不做宣传,没有商业目的,就是奉献。

  记者:仅这一项,你们要花多少钱?

  王茂春:需要献花的有4000多人,要花2000多万元吧。我们的口号是:为奥运献鲜花,为首都添光彩。

  记者:你这些年所走的路,始终是一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路。

  王茂春:反正这些年草桥具备条件的,都做了。所有的商机,都抓住了。而且决策迅速,行动果断。可以说,草桥的整体改变,从1994年就开始了。

  记者:整体改变了什么?

  王茂春:全村的旧村改造。如果当初不搞,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展,草桥的地也早就被开发商征走了,我们抢先了一步。后来我们提出了四句话:转居不转工,离土不离乡,土地变资产,村民变股东。

  记者:这是哪一年?

  王茂春:1999年改制时提出来的。

  记者:现在看来挺超前,很有战略眼光。

  王茂春: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现在都很踏实,踏实得让你感动。

  记者:郭金龙市长前两天到你们草桥调研,我是在北京电视新闻里看到的。我看到在世界花卉大观园里,你和郭市长围坐在一起交谈得很热烈。都谈了些什么?

  王茂春:主要谈农村改制的事。

  方成:他是怎么评价草桥的?

  王茂春:草桥作为城乡结合部这样的村子,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的共同富裕,是北京非常好的发展典型。

  记成:你们人均收入多少?

  王茂春:3万元。郭市长说,村民能够收入3万元,这种生活标准已经超过了一般市民,老百姓能不满意嘛!要让老百姓满意,首先要发展经济,让老百姓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郭市长计划在我们这里呆20分钟,我一跟他聊草桥全民实行股份制,他自己提出来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聊。工作人员说时间不够了,他说时间不是活的吗?那天,他在大观园里足足待了50分钟。下午,郭市长在丰台区召开的调研总结会上,对草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版图片由草桥实业总公司提供)

创新让草桥成为“最美的乡村”

  王茂春(左二)向来草桥调研考察的领导介绍情况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花木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