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副市长杨雄:“低碳世博”将影响几代人-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上海副市长杨雄:“低碳世博”将影响几代人
[日期:2010-05-05]  来源:21世纪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自2008年1月担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务副市长以来,杨雄的肩上多了分管上海世博会这么一个重任。

  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世博会的临近,杨雄更是为其煞费苦心。本报记者注意到,在世博理念及进展的对外宣传上,杨雄的身影也是频频闪现。

  杨雄表示,不同于以往多数的世博会的是,上海是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举办世博会。上海世博会选址位于上海的中心城区,交通设施发达,服务配套完备,对参展方布展、游客参观都十分便利。选址所在区域景观价值明显、历史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能够更好地体现世博会主题,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未来城市生活内涵,带动所在地区的历史保护、旧区改造、功能转型、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他强调,上海世博会更是突出“科技办博、生态世博”的理念,在世博会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环保节能项目。

  “我们对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更加充满信心。”在1月份的国新办专门为上海世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3月底的中外记者世博大型联合采访以及4月28日的世博会新闻发布会上,本报记者均现场领会到了这位副市长对于世博的深刻理解。而杨雄在这些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提问时,更是思路清晰,谈笑风生。

  “不会走商业化展会的道路”

  《21世纪》:大家对于上海世博会的开发计划比较关注,请谈一下具体的运作方式?

  杨雄:我们编制上海世博会市场开发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世博会的筹办工作提供了多种渠道和机会,包括品牌赞助、标志特许经营、活动与项目经营、园区内商业服务等等。

  合作伙伴是品牌赞助体系中最高级别的赞助企业,合作伙伴除了提供资金和物资的支持外,还将在其行业领域内成为组织者筹备上海世博会的合作者。

  与赞助企业的投入与贡献相对应,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将以合理丰富的权益回报帮助企业实现赞助价值。赞助企业根据等级的不同将在不同程度上享有包括排他性品牌使用权、排他性商业权、活动优先赞助权、世博会门票优惠和现场接待安排等回报,以及由组织者提供的各类服务。同时,我们已争取国家支持,对上海世博会赞助者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市场开发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积极响应。我们也在通信、金融、保险、石化、汽车等行业,与一些著名的企业进行了深入接触。

  《21世纪》:不少外界人士关注,上海世博会是否会赚钱以及投资是否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杨雄:上海世博会不是最耗钱的世博会,将尽力做到收支平衡。世博会预算是286亿元人民币,超过4000亿元是没有依据的。为了改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早已列入上海“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这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即使没有世博会也将同样进行。世博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深远,留给上海和中国的遗产不能靠经济数据来衡量。

  世博会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不是商业展演。上海世博会不会走商业化展会的道路,更重点突出的应是世博会所起到的文化交流、开阔视野方面的作用,这些收获很难用经济来衡量,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将会影响此后的好几代人。

  《21世纪》:在开幕式上的资金投入如何?和奥运会的开幕式投入相比,哪个资金投入会比较大一点?

  杨雄:是关于开幕式的问题。实际上世博会的开幕式是很简单的一个开幕式。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世博会规定的官方仪式,还有一些简短的文艺演出。然后我们像家里过年一样放放鞭炮。至于投入多少,按照这种简单的模式肯定是低于奥运会的开幕式,我们和奥运会开幕式完全是两种情况。

  应对压力:精细化安排

  《21世纪》:目前来看,上海世博会的人流情况会如何?会不会对一些场馆带来压力?面对如此大的客流量,上海能否经受住交通考验?

  杨雄:上海世博会申办时根据专业机构测算,预计有七千万的游客数量,但目前客流量将达一亿人次的说法也很多。按照七千万人次计算,平均每天客流量达四十万。

  中国馆一天最多能容纳五万人次,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只能有八分之一的游客参观到中国馆。同样问题也出现在主题馆。尽管有五个主题馆,但一天容纳的客流量仅在二十到二十五万人次,还是无法满足所有游客。目前正在考虑在世博会结束以后,把主办方的展馆再保留一段时间,以便让游客继续参观。

  上海在硬件设施上花了很大力气,和世博会直接有关的几十条道路大部分正在逐步竣工,地铁建设到今年四月底可达四百二十公里,比两年前上海地铁公里数增多了近一倍。

  目前有五条地铁、十几条世博专线、九十多条公交线经过世博园区或者世博园的周边地区。地铁公交的运送能力达到九百万到一千万人次,按每天四十万人次计算,运送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但可能会在部分时段、部分路段出现较拥堵的情况。进出园的水上交通有四条航线,每天最多可运送游客一点八万人次。

  世博园区内安排了越江展区间的交通,跨越黄埔江包括轨道交通、越江轮渡和公交越江线三种方式。浦东园区设立了展区间的交通线,总长二点四公里,配备四十二辆大巴,高峰期发车间隔不超过一分钟,游客一般步行二百多米便可到达一个公交站点。

  我们从园区的规划建设上就开始着手考虑和安排。我们充分吸取了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有关经验,对园区很多设施安排都放大了量。我这里讲几个数据,比如世博园区的餐饮设施,我们是按照每千人面积240平方米进行规划和建设,而相应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每千人的数字是109个平方米,实际上我们放大了一倍多。

  目标:低碳世博

  《21世纪》:如何理解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副主题?

  杨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有五个,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这些主题和副主题,意在探讨如何完善城市自身功能,如何塑造城市与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命题。

  因此,世界各国都愿意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参与上海世博会,开展有关城市发展的对话与合作,从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教训,共同创造未来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21世纪》:您在多个场合提出,上海将努力实现“低碳世博”目标,方式有哪些?

  杨雄: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贯彻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也非常注重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把世博会的选址和上海城市的旧区改造结合起来,现在的选址地区原来是上海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原来有工厂,特别是有一个钢铁厂和居民(居住区)混杂在一起,通过这个旧区改造,通过举办世博会,把这个地方彻底改造了,把钢铁厂迁移了,直接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

  第二,在上海世博会园区的规划中就考虑了生态的理念、低碳的理念,包括步行适宜距离和节能、生态效应以及持续利用。

  第三,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和联合国环保署共同编制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同时,在世博会的建设当中大量采用了节能、绿色技术。比如,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了4.5兆瓦,这在一个地区集中太阳能的光伏发电量是国内最大的;还有大规模的LED照明技术的使用,以及很多新的节能技术在建筑、布展、运营过程中的应用;另外,世博园区的公共交通实现了零排放,在园区内全部使用氢能源汽车、纯电容汽车以及超级电容汽车。

  第四,上海世博会首创了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通过国际遴选委员会选出最好、最新的节能减排生态建筑,集中到世博园区进行实物展示。这些展示会极大地宣传和推动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

  第五,在世博园区里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建设,整个绿化建设的面积达到106万平方米。

  目前经过上海环保部门测算,通过在世博园区采取上述措施,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有望实现“低碳世博”的目标,在世博会举办以后的几年里面,有望实现碳平衡。

  我们希望上海世博会能够为今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一个样板,能够使城市与环境和谐,使世博园区成为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样板。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