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磐岩:珍爱园林好平台 挥洒人生更精彩-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专访王磐岩:珍爱园林好平台 挥洒人生更精彩
[日期:2010-07-14]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汪仕豪   发表评论(0)打印



    建设平灾结合的园林绿地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您提出园林绿地,除了平日能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锻练功能外,在地震、水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可起到避灾避险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园林绿地还能对灾民受惊吓的心灵起到抚慰的作用,您能就此谈一下吗?”记者问道。

  “好的,这方面我的感触很深。”王副院长回忆着,整理着思绪、充满激情地说道:“首先是植物坚韧的生命力让我震撼、让我感动,第一次是88年春天北方森林的一场大火。灾后的7、8月份,我来到火灾现场,在已经完全烧成焦炭的大森林中,新的美丽的野花、新的碧绿的野,又从烧焦的土地上顽强地生长出来!这就是植物的生命力。这些野花、野草的形状、姿态、色彩,特别是它们的坚强,让我铬刻在记忆中,20年仍然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第二次就是汶川大地震,4月份,我刚刚去了四川都江堰,那是一座秀美清新的旅游名城,仅仅才一个月,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就让这座美丽的城市,危房林立、险墙四起、街道破损、面目全非,全城75%的房屋属于危房而无法住人,因此成了一座空城、死城。然而,就在这一片残垣倒壁中,让人眼晴一亮,精神为之一震的是,绿树仍然挺拔舒展、绿地仍然鲜活葱郁、鲜花依然盛开怒放。在灾后的满目苍夷,人与动物大量失去生命,生命在大自然的疯狂肆虐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能、无力无助、悲凉凄惨的时候;在这一特殊时刻,人们看到了植物――绿树、鲜花的生命尤在,而且它们的生命是那样的鲜活、坚韧与刚强!人们由此看到了生的希望,从中受到了感动、启发与鼓舞;于是人们受伤、受惊吓的心灵得到了抚慰,人们从中汲吸了精神的力量与勇气。因此,园林绿地中的植物,在汶川大地震后起到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坚定了受灾人们生存下去的信心。”

  记者听着也深受感动,说道:“这二点可能园林专家们以前也未曾想到,一是,植物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二是,植物顽强的生命力能对大地震后人们受伤的心灵起到如此巨大的抚慰作用。”

  “确实未曾想到。”王副院长继道:“因此重视园林绿地的避灾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那么您认为在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中,应该怎样考虑避灾的功能呢?”记者问道。

  王副院长思考后,认真地答道:“我认为要考虑到以下六方面的因素:

  其一,安全性,避灾是为了求生,因此避灾的园林绿地必需建在自身安全的地域,如要远离山体滑坡、河边湖旁、陡嵴山崖、高压电线。

  其二,要重视城市路旁绿带与城市中心区的小绿地的规划、设计,因为这些绿地容易实现人们快速紧急避灾。

  其三,要重视人口稠密地区避灾绿地的规划、设计,越是人口稠密,避灾绿地就越重要。

  其四,要将绿地平时的休闲、健身、娱乐功能与避灾功能联系起来,一并考虑,要做到平灾相结合。

  其五,不仅要考虑到地震灾害,还要考虑到水灾、热浪等灾害,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城市与地区要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地震多发城市与地区,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时,要以绿草坪为主,同时兼顾种树,这样会有较大空间,可容市民避地震之灾;而在水灾多发城市与地区,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地势一定要高,这样会避灾的市民躲避洪水的袭击;而在热浪较多的城市与地区,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时,要以种树为主,同时兼顾绿地,要让躲避热浪的市民,能在大树下遮阴纳凉。要因地置宜、结合实际,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所规划、设计并建设的园林绿地及公园,实现平灾结合,多种灾害都能适应。

  其六,目前尚缺少关于平灾结合,能适应躲避多种灾害的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相关指标标准,这需要有关方面尽快组织专家研究、并尽快拿出统一标准。”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