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中国湿地-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湿地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日期:2007-07-30]  来源:  作者:王贞   发表评论(0)打印



一、湿地城市湿地

  湿地是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的水域。在城市园林中,河流、湖泊、沼泽和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据有关资料,全世界共有湿地8.5亿hm2,占陆地总面积的6.4%,我国大约有湿地0.63亿hm2,天然湿地0.25亿hm2,人工湿地0.38亿hm2 [1]。城市的湿地区域根据其自然属性进行的园林绿化,既为城市湿地绿化。湿地作为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往其作用没被认识,湿地的园林绿化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到50%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并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伴随着城市大园林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城市湿地绿化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缔造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大有可为[2]

  二、湿地生态系统

  2.1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需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结合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进行设计,从而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

  2.2植物因子
  植物的配置设计,从两个方面来考虑,既能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又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一方面,从层次上进行植物搭配设计,结合灌本植物的特点,有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之分,将这些各种植物分层次进行搭配设计;另一方面,从功能上考虑植物搭配设计,发达茎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而发达根系类植物则以利于吸收。这样,在进行精心的配置后,多种类植物或摇曳生姿,或婀娜多姿,给整个湿地的景观创造一种自然的美。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另外,在植物的配置方面,还应考虑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选择乡土植物,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水深情况构建植物群落,体现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在恢复及建立湿地植被时,利用本地物种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也可节约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包括非正常因素的人为引入),则易给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2.3水土因子
  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水的生态和水资源的管理,实现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水量和水位,第二个是水质。保护并增加现有的水体面积,建立湿地湖泊以蓄积雨水,实现在丰水和枯水季节均有良好的景观。同时在滨水地带加强地被植物的种植,推行生态河岸的设计,建设半自然的湿地系统,以更好地发挥生物净化功能。为景观水系单独建立一套人工湿地系统,对水体进行二次生物过滤,以达到国家有关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
  土壤结构对湿地公园的营建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砂土营养物含量低,植物生长困难,而且容易使水体快速渗入地下,所以不宜设在最下层。而粘土矿物有利于防止水体快速渗入地下,并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茎穿透,故通常采用粘土构筑湿地下层。壤土也可以代替粘土置于底层,但应适当增加厚度。在水岸空间设计上,岸线若采用混凝土砌筑方法,它会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基因及天然湿地对自然环境所起的过滤、渗透等作用。针对不同的岸边环境,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并在水陆交接的自然过渡地带种植湿生植物。这样,既能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还能充分发挥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同时,也在视觉效果上形成自然和谐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2.3生物因子
  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中国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亚洲有57种处于濒危状态的鸟,在中国湿地已发现有31种;全世界有鹤类15种,中国湿地鹤类占9种。中国许多湿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水禽、鱼类的栖息地,天然的湿地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的植物群落形成,湿地生物也变得多样化。首先,它提供生物栖居、繁延的栖息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生物发展提供适宜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其次,它为生物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条件。自然生态环境稳定加强了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使得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不受污染,形成稳定气候的条件,提制了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绝灭,经济代价是农林渔牧业产量、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防治费用的耗费[3]。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时,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

  三、城市湿地保护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未受异常自然和人类扰动的湿地,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处于健康状态。当外力扰动超过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时,湿地生境恶化,功能退化,进而影响区域环境[4]。城市湿地的保护及恢复,需要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国家湿地保护政策对城市湿地治理起着重要作用。前瞻性的、科学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方针,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而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5]2003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并要重视对湿地合理的利用。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就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5]。湿地素有自然之肾之称,湿地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式净化各种污染,人们利用湿地这一功能设计出多种人工湿地[6]

  32合理的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
  高速公路、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当考虑维持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科学的湿地景观设计,维护湿地生态安全和公众安全。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33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监控机制
  城市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以对城市湿地进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在城市湿地治理过程中,湿地监控时间的长短是重要的决定因子[7]。在湿地生境退化和丧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可通过恢复和重建湿地生境来维持其特有功能。要完全恢复功能健全的湿地一般需要经过10—15年,而且湿地系统各项功能的发育速度有所不同。如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得比较快,营养物质也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而成,但要发育成支持多种野生动物的湿地生境则需要多年的时间。大多数城市湿地恢复项目,当其湿地群落结构有比较合理的比例时,可认为湿地恢复得比较成功。

  34提高全民素质,公众参与保护湿地
  休闲和娱乐是城市湿地主要的功能之一,城市居民对湿地的任意践踏,垃圾处理方式不当等,都会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保护城市湿地生境,提高城市环境是市民共同的事业,维护城市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靠市民的共同努力。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不仅是城市湿地保护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8],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瑞山,王毅勇,杨桂谦等.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资源科学,200022(1)913
[2]
陈向远. 现代化城市需要建设城市大园林[J].中国园林,2001(5)36
[3]
蒋明康,周泽江,贺苏宁.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J].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9-84
[4]
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J].地理科学1999(5)385—391
[5]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9-13
[6]
俞孔坚,李迪华,孟压凡. 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J].中国园林,2001(2)2628.
[7]
万方浩,郭建英,王德辉.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2(1)119-125
[8]
宋朝枢. 城市绿色肾肺工程与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论文集[C]1015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湿地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