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之肾永远健康-中国湿地-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让城市之肾永远健康
[日期:2010-05-2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佚名   发表评论(0)打印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浙江省的天然湿地类型比较齐全,杭州市北部杭州湾滩涂更是全国八大区域湿地之一。今年2月,杭州市有关部门与全球环境基金会(GEF)达成了建设湿地保护区并享受有关资金补助的意向;今年3月,杭州市人大领导又与市旅游局、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有关负责人,专程考察了杭州西溪湿地保护建设情况;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批准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望东垟高山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浙江省第一个高山湿地类型的保护区。一系列的行动表明,浙江人正积极投身到一场保护湿地的运动中来。

  杭州:西溪湿地“一曲溪流一曲烟”

  近年来,杭州市全面开展了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等,通过“禁燃区”、“禁养区”、市区工业企业搬迁等一系列整治工作,着力打造亲水型“宜居城市”,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方,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正是由于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惟一的一块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在今年2月,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西溪湿地逐渐被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人类生存和生活使部分水域遭受污染,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河道阻塞,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此外,还有居民建筑杂乱,风格不协调,历史遗迹遭严重破坏等许多问题。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根据这一规划,西溪湿地分为核心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和周边控制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保护区总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整个保护工程预计投入资金为30亿~40亿元,分三期实施。目前,总投入约15亿元,面积为3.2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已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西溪湿地的开发总策划、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周少雄教授见证了有“杭州之肾”之称的西溪湿地整个开发过程,并以很文人化的四字概括了西溪湿地的特点:“野、忍、优、雅。”在他眼里,国际著名的高品质生活大都市都应该有一块湿地,比如著名的伦敦湿地中心、香港的九龙海塘、上海的崇明湿地等等。“湿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旅游目的地,还有着为城市净化空气水体、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和确保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在推进品质杭州的过程中,合理开发西溪湿地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周少雄在谈及西溪湿地的保护开发工作时说:“目前侧重提出的有缓解洪水,补充地下水,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调节气侯等十个功能。我们现在西溪进行建造杭州之肾,也是通过西溪里面的水质的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完善,然后让他起到净化水,保护水的作用。我们在湿地里种植了大量的植物,比如我们请日本专家来做项目,他们吸取伦敦湿地的经验,在这里种了大量的芦苇,因为芦苇有着‘天然净水器’的作用,吸收了大量水体富营养化物,这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彻底优化西溪水体和部分城区水体。”

  周少雄认为,开发保护西溪湿地所带来的好处是长远的:“城市生态环境好了,市民居住在这里就会很舒服。这样也可以提高杭州的知名度,每个市民都可以在这里享受新鲜空气,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休闲的气氛。”

  绍兴:浙江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05年底,在绍兴镜湖的沼泽地上,挂起了浙江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牌匾。这个占地15平方公里的湿地,拥有65科132属、151种植物,丰富多彩的浮游生物,河湖底还有近1米的泥炭层,自然条件无可挑剔。而为了这张生态名片,绍兴人累计用了3年时间,投入了近9.4亿元。

  然而,在这一片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周围,却被绍兴越城、柯桥、袍江三大地方的工业区包围。如何保护、利用好镜湖湿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能,无疑是一大考验。为此,绍兴市从2002年起,对湿地规划范围内,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毫不留情地进行搬迁;2003年又对1万亩水面进行清理,并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起了7个安置小区;同时,合理设置湿地景观区、鸟类观赏生态区、湿地农业示范区、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等区域,将大片低洼易涝农田、养殖水面逐步恢复改造成河流、湖泊、滩涂等湿地地貌,高为林,低为水面,高低之间水丛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山体、水域、荷地”的地貌。

  镜湖周围,一边是古老的城市,一边是无垠的桑田,“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北侧的犭央犭茶湖是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东侧的梅山是白鹭栖息之地,西邻东浦古镇,南部河湖交错,宛如一片片荷叶飘浮于水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建设部规划司司长邹时萌这样评价它:“国内独一无二。”他认为,在世界上,只有荷兰的“城市绿心”能与绍兴的镜湖湿地相媲美。

  其实,镜湖湿地只是过去5年绍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一个剪影。在时空的变迁中,一曲更加动人心弦的绿色乐章,早已在825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奏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与生态相关的“桂冠”接踵而至,在国家统计局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最新排名中,绍兴环境类指标得分居浙江省首位。

  作为全国首批生态市建设试点市之一,绍兴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打造生态绍兴列入“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形成自上而下的生态氛围。如今,全市各县(市、区)纷纷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生态立市”、“生态立县”、“生态富民”,成为每个绍兴人的共识。

  保护湿地,开发湿地,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浙江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后要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争取到2010年,使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的管理、法制、科研监测等体系;到2020年,湿地保护与利用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完善的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湿地保护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