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观点评论|规划设计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李建伟:建筑与场地景观
我们经常听到建筑师这样的抱怨:我那么一个伟大的建筑,景观为什么总是配合不好,像一堆垃圾?同时景观设计师也常常指责建筑师总以大建筑主义的姿态对待景观,场地内很多资源都被他们破坏了。 建筑和景观设计应该是相互交融,才能彰显各自的价值和魅力,实用和美观是其外在指标,而与天、地、人的内在和谐才是关键的精神所在。 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只有经过充分的沟通,才能就一个项目形成最全面的理解,发挥资源的最大潜能并且减少对场地和生态的破坏,同时也不会让自己因为某些认识方面的偏差而造成对场地的遗憾。 现在的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亲临场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都只顾在电脑里搜集各种现成的示意图片拼凑出最终的方案。场地应该是给我们最多灵感的地方,更应该是我们的设计根本。建筑设计师在实现建筑功能和创意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场地内的资源和景观,就可以增强对场地和环境的理解;而作为景观设计师在改造场地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景观和建筑的关系,以及建筑本身,就可以避免造成双方的认识脱节。 无论是景观设计师还是建筑设计师,我们都不应该把自身局限于某个单独的专业或是某个传统的单一定位,以全局的观念看待场地,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放开思路、开阔视野、遇到的各方面羁绊才会更少。现代景观的概念范畴在不断扩大,早已不只是亭台楼廊、山山水水。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见所闻的任何事物都成为了景观的一部分。也许这种“泛景观”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的设计师拓宽视野,将建筑语言融汇到景观之中来。 在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的要求,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营造技术的提高,人们把建筑当作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及精神意义,建筑逐渐地成为了一种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从对解决生活实用的建筑发展到对非实用方面付出,比如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垒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从此建筑不仅具备了物质功能而且还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向技术和艺术的更高层次发展。 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他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这个被长期分隔的两个领域重新结合起来。更广泛地说,真正的现代设计是抽象主义艺术的胜利,这对人类现代生活的繁荣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建筑设计开始弱化细节处理、简化工艺流程,从传统的工艺时代解放出来,突破形态的束缚,成为思想概念与造型语言的集中体现,逐渐步入一个新的平台。现代设计语言把人类从模仿、陈述的传统形式中解救出来,从此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并有机会创造新的形势空间。现代设计已经在各艺术门类之间构筑了一种沟通的桥梁,我们不再孤立地看待建筑园林、规划、甚至电影、广告等等。 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新的想象空间、创造新的形态,诠释新的功能和概念,创造一种足够完美的空间。艺术的概念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羁绊,当然这也不能脱离建筑功能这个基本层面,否则设计将成为空中楼阁,建筑本身就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而形成的技能,兼具功能性和思想性的完美载体。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丰富的创造资源和想象空间,无论是冰原、海洋、沙漠、还是戈壁,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基础。设计是一种感觉的艺术,当我们深入场地,感受当地的土地、风光、道路,体会场地带给你的那种感觉,再结合周边环境、人文历史以及社会风尚,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体验。 设计师具备非凡的眼光和洞察力,他们能够透过项目本身看到其未来的前景和价值。设计师的思想高度决定他们的设计水平,通过他们的创造,能够为我们展示一种全新的形象空间,创造一种全新的价值体验。利用好的场地要素往往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地形地貌对建筑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利用地形地貌与土地的融合、在自然与交融可以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我国,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一方面,国土面积辽阔,但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另一方面,人口迅猛增加,使得人们的住房紧张,因此节约农田、保护湿地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发展趋势。多利用坡地和山体来建造房子成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既可以保留更多的土壤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同时保证地下水和地上水的循环畅通。 水是富有灵性的,我们身边的河流、湖泊在赋予我们无限想象空间的同时,还给了我们无限的创作灵感,滨水的吊脚楼、滨湖的山庄、滨河的走廊、溪涧的木屋无不是我们结合水景创造出的一个新的空间。 人类的生存不再是一个唯物质至上的年代,我们在享受无尽工业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气污染的侵害,世界变得越来越大,而我们的居住空间却越来越狭小。人类的追求应该回归最纯粹的层面,阳光、空气和水。因此当今社会对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就非常看重,通风和采光不仅成为建筑工艺方面的要求,也更加成为设计的重点和亮点。很多能够称之为艺术品的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这两个方面功能上的要求还能够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创造出新的形态。 在目前的设计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先考虑建筑的立面、造型、功能等,随后配上绿化植物和小品,场地规划设计成为一种填空游戏,必要的功能组织、使用需求、空间效果等场地设计的基本要素缺乏与建筑的统一考虑,造成建筑与场地设计的脱节。 建筑本身的功能属性应与其场地的功能相吻合,建筑的整体风格,应当与环境设施、植物配置的风格协调统一,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场地景观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视觉感受,包括场地的建筑群体、自然环境以及各项功能设施,还包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生活、活动所反映出的文化、习俗,精神风貌等。场地景观始终不断的更新着新的内容。 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历史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建筑应该符合其场地文化。城市往往因为建筑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艺术造型等,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如北京的天安门、延安的宝塔、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因此,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风格、色彩等都对城市景观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筑是构成城市轮廓、空间构图、标志的主体物,城市景观离开建筑将是暗淡无光。 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城市的建筑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每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因其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自己独有特色,如深圳的现代化气息,苏州的江南水乡韵味,青岛的滨海城市风貌等等。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建筑带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的变革。不同的时代建筑,因其功能、风格、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具特色,有鲜明的时代性。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并非提倡建筑盲目“复古”,是要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与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突出个性,不断地给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点。例如:贝聿铭先生的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面对建于16世纪的古典式建筑,贝先生没有采用仿古式的折衷主义形式,而是采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金字塔的现代气息给建筑增添了新的生机,这无疑是创新的体现。同时,精致简炼的三棱锥与老建筑物没有任何可比性,从而使金字塔对原有气氛的破坏减到最少。而且三角形是一种最古老、最纯粹的几何形,这又与原建筑氛围的悠久历史相吻合,使建筑既具突出的现代风格,又与原有环境相互协调。 建筑要与城市景观协调发展,其创作者必须了解和研究城市,对城市有总体的认识。综合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区位、地段及性质等,可为建筑创作提供依据,了解城市的建筑文化特征(如风格、标志、色彩等),更能使建筑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新的表现形式。 建筑在追求土地开发利用价值的同时,需要满足甲方及规划部门的要求,更应注重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延续城市历史。延续历史不是重复历史,而应该更有效的反映今天城市生活的特征,进而塑造与其身份相符的建筑气质,既能融入城市景观,又突出建筑个性。
编辑:dff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