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防止城市挤占田园-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田园城市,防止城市挤占田园
[日期:2010-11-1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毅   发表评论(0)打印



  假如要拿最后的保障参与城市化盛宴,农民一定会反复盘算。推进城乡一体化,如果只追求效率,那只能有城市的安逸,不会有田园的安逸。

  平原上的芙蓉花开了,像一张张美丽亲切的笑脸,述说着这片土地的安逸。这里的“安逸”由来已久。今天,“安逸”已经成为独特的文化、地理资源,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来旅游、居住、投资、兴业。

  历史上的鱼米之乡,如今更是一派淌金流银的气象。昔日的农田上,宽阔的马路、新颖的街灯、美丽的绿化树纵横铺排;气派的园区、辉煌的酒店、傲世不群的花园洋房拔地而起……

  近来,一个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正在实施,按照设想,“城在田中,园在城中”,既缓解了大都市拥挤、污染问题,破除了城市发展瓶颈,又加速农村城市化步伐,城乡一体,提升城市业态,增添发展空间。

  只是想想,就够美的了。走近看看,城市设施一流,乡村风景如画。想放身心,驱车十几分钟,就有闲适的农家乐;厌倦了霓虹灯,便可到郊外数星星。城市的便利与田园的诗意美好结合,真是安逸。 

  不过,说安逸的,大都是外来者——旅游的,山水灵秀,消费实惠;创业的,土地富饶,价格便宜;还有外来置业的,都说这里的房子是“原始股”、“农家乐”。因此,房地产商和房地产这条利益链上的人最安逸,一定赚得盆满钵满。

  据报道,有关机构进行了民意调查,市民对这个城市发展规划的支持率达98%。可是,农民的感受有人调查吗?看着乡村眨眼间长高了、变帅了,应该很自豪。可是,自己土地没了,宅基地没了,尽管说政府会有安置房,也承诺失业救助,并且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要与城镇居民接轨,但那不是一句话的事儿,看不见摸不着。况且,一下子从安居乐业的人变成了需要救助的人,心里怎么能踏实?不可能像一些专家说的那样,农民终于可以在城市和田园之间自由穿梭,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他们没那么愉快。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和最后的保障。假如要拿最后的保障参与城市化盛宴,农民一定会反复盘算:手里的土地价值究竟是多大?应得的利益究竟是多少?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暂时忍受这辈子的不公平、不圆满,却可能换来子孙的幸福家园、美好生活,面对宏伟蓝图,他们选择奉献。

  100多年前,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对后工业化时期伦敦的城市规划影响较大,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堡重新亲近绿色和生命,建起了绿化带、卫星城。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然而,必须考虑具体情况,一是我们人太多地太少,必须倍加珍惜土地;二是我们的农民对土地的去留基本没有话语权。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集约,更加强调保护农民权益。其实,目前许多地方,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也在走开发农村、土地换社保的路子。此事已引起中央重视。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明确指出,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

  推进城乡一体化,如果只追求效率,只青睐强者,那只能是城市挤占田园,只能有城市的安逸,不会有田园的安逸。

编辑:零度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