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让人惊叹的北京远景展望-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纽约时报:让人惊叹的北京远景展望
[日期:2010-09-13]  来源:中国网  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   发表评论(0)打印



  “亨利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坐过这张椅子,”展馆讲解员说。“亨利 鲍尔森(Henry Paulson),美国前任财长坐在那儿。”

  讲解员说的这些椅子都配有安全带,确保在动感电影厅观影时椅子倾斜旋转不会发生事故,坐在座椅上,配合着银幕上的高科技画面,能让人们体验虚拟现实,模仿高速穿过隧道或者飞翔在摩天大楼上空的感觉。

  观看影片时,你在隧道中穿梭,飞过2020年的北京城,那时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完成。该片是北京这座高科技规划展览大厅的特色,最近,这里成了中国贵宾来华的必到之处,包括前文提到的基辛格与鲍尔森。

  这座高三层的展厅主题不言而喻。中国领导人的动机是要将这座2000万人口城市建成光彩夺目,高效环保,建筑风格鲜明的魅力城市,配得上崛起大国首都的地位。

  对于我这样的客人,每年都会来中国1个多月,展览有那么一点宣传的意味,至少有点打广告的意思。展览有点怀旧,像几十年前官方彩色出版物上展示社会主义成就那样。

  展厅忽略了北京城的一些缺点,比如时常发生的刺眼的污染,标志性的交通拥堵,还有巨大空旷的马路显得对行人总体上不友好。

  这并不是一场关于城市发展理念争论的展览;展览目的就是为了庆祝北京市整体规划。但展览却没有数以万计农民工的位置,而正是他们为这座城市的疯狂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不过,展厅本身的设计让人目眩,提供的信息也很丰富。展馆位于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南面,紧邻维多利亚风格的前门火车站,这里一直以来都有种在老北京腹地看到旧时欧洲的感觉。

  一件小展品却详尽展示了北京城如何变迁,城市规划的态度又如何随之而变。展厅一层有排铜像,展示的都是在北京历史发展中发挥关键角色的人物。

  比如蒯祥,正是他在大约600年前的明朝,设计了通往紫禁城的巨大的天安门。

  与古代人物并排陈列的还有梁思成,他是现代中国建筑的先驱人物,共产党执政后,他恳求毛泽东保护北京的历史遗迹,特别是环绕整个城市的明城墙还有众多城门。

  毛泽东没有听取梁的建议,北京为摧毁城墙付出了高额代价,这种损失至少在这尊小小的梁思成纪念铜像中得到了某种暗示性承认,他在1950年代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酷迫害。

  展厅的中央是1302平米的城市规划沙盘,展示了现如今北京四环路内的细节。包括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和水立方,还有其他新建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建筑师雷姆 库哈斯(Rem Koolhaas)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还有法国建筑师保罗 安德鲁(Paul Andreu)设计的椭圆型钛金玻璃结构的国家大剧院。

  某些新建筑引发的争论并未在展厅提到,特别是库哈斯先生的设计。一些北京人称之为大裤衩,实际上的确像伫立在华北平原上的一条巨大短裤。

  不过这些建筑物都是世界级建筑师的作品,反映了展厅希望展示的中国官方决心,利用国家新增财富将首都几年前破旧不堪、杂丛生的城市面貌转变为国际化的模范规划大都市。

  该计划和最近西方城市规划中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多有不合。庞大的环城路网,老城区的消失,还有疯狂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反映了整个规划追求“雄伟建筑主义”(monumentalism)。

  北京不是一座可以悠闲漫步,在街区里就将工作、生活、购物和娱乐结合起来的城市。不过,动感影片展示的公共交通规划,与之相比,纽约交通可真是陈旧低效。北京已有一条连接新国际机场到市中心的高级快速轨道线,纽约却无法做到这点。

  另外北京还有全国性的高速铁路网络,美国也没有。铁路会跟北京的22条快速高效的地铁线路无缝对接,其中9条已经完工。

  还有一些单独的关于地方环保主义的展览,展示了低碳住房的模型,计划增加风能太阳能的使用,以及垃圾和水的回收利用,还要着重考虑到风水来保护一些老城区的四合院,风水是中国古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里展示了古老北京如何向现代化城市持续不断的变革,令人印象深刻。

编辑:elle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