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园—第七届园博会展园设计方案-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呼和浩特园—第七届园博会展园设计方案
[日期:2009-09-25]  来源:济南园博园官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呼和浩特展园效果图

    呼和浩特展园

    2009年第七届园博会在济南市举行。本次园博会的主题是:文化传承  科学发展。呼和浩特市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在园博园参展,呼和浩特园位于园博园国内展区的都市?现代园林展园。

  1、立意

  蒙古族文化源远流长、多彩多姿,如何将内蒙古的蒙元文化与本届展会主题相结合将成为方案立意的关键所在。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不断在继承的基础上螺旋上升式发展,而最主要的文化传承方式无疑是文字。蒙古族拥有自己民族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文字造型多样而特别,独具审美价值。将蒙古文字与园林小品结合、融合在园林中,表达、解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蒙古族文化与园博园主题的结合点。

  思路确定后,从蒙文的起源、传播、运用等方面来阐述蒙元文化,进而组织园内各景点,力图将文字与园林之美结合。

  2、现状分析

  呼和浩特园位于都市现代园林展园的A8地块,滨湖大道以东,A8路以西,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呼和浩特园西南高、东北低,南北高差超过1米,可依据地势做相应的地形变化。园西侧为滨湖大道,是园博园的主要游览路线,应作为呼和浩特园主要的观景方向进行景点的组织和布置。园南侧和东侧均有次级园路,视线较为通透。便于景点的展示。

  3、景点设置

  方案平面布置依照蒙文“呼和浩特”变形而来,主路蜿蜒曲折、宽窄不一,似河流、似哈达,为静止的空间增添动感,配合其他园林要素营造多样空间。

  3.1主入口

  主入口面向滨湖大道,入口两侧设置制哈那墙,淳朴且有民族特色,作为园内外空间的界定。主入口景观为在主路两侧相对排列的六个牛角造型,选用纯洁的白色作为基调,并在牛角和基座上雕有蒙古族纹饰。造型象征着力量和积极进取的气势,同时隐喻着呼和浩特支柱产业之一的乳业。

  3.2苏力德雕塑

  在牛角东侧密植乔灌木,起到背景和障景的双重作用。沿园路前行豁然开朗,一组苏力德雕塑映入眼帘。苏力德的蒙语意思是“长矛”,是蒙古的象征,是战神的标志。苏力德代表着战神,它是成吉思汗所向披靡的旗徵,又是太平无事的吉祥物。园内设置三个一组的苏力德,形态相似大小各异,统一中寻求变化。

  3.3釉质雕刻

  在苏力德东北侧设计两个釉质文字雕刻,以展示蒙古文字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现文字之美。一雕刻造型为未完全展开的书卷,一雕刻为残缺的造型,为游客增加想象的空间。釉质做法在呼和浩特市由来已久,釉质器具遍及民间。两种民族形式相结合,彰显民族特色和独一性。

  3.4双亭

  顺园路东行便看到园内的主景——双亭。亭柱为圆柱体,与蒙古文字形态相似,故在柱上雕刻蒙文“经济”,寓意用坚强的经济基础支撑起内蒙古的美好未来。亭顶创意来源于蒙古族的帽饰,顶与帽均处于最高位置有相通之理。主亭顶造型为蒙古族成年妇女佩戴帽饰,色彩浓重造型优雅;副亭顶造型为蒙古族少女佩戴的帽饰,颜色洁白而轻巧。双亭似一对母女携手并肩,走向美好的明天。

  将双亭置于园区平面的重心之处,立面置于假山之上,运用主景升高的手法予以突出。

  3.5次入口

  次入口设钢制蒙语“欢迎”标志,标志立于一深色基座之上,基座刻有标志对应的汉语释义。标志表达欢迎之意,展现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内蒙古做客。

  3.6小品

  在园路两侧散置一些蒙文古迹的小品,有钱币“大元通宝”、蒙文印章和一些蒙古族特有用具,用石刻等方式来表现。增添游园的兴致。

  3.7植物

  植物设计按造景的需要,依地势进行疏密配置,丰富景深和层次。树种选择以内蒙古当地品种为主,体现地域特点。

  本园主要以蒙古族文字为蒙元文化的表现点,力图通过各种园林手法,充分运用园林各要素,结合所处的特定环境,营造出景观丰富、富有民族特点的公共空间。

编辑:zhaohua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